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深度(90)红楼寻梦:再走曹雪芹小道

曹雪芹小道是一条连接海淀山前与山后的山间小道,据说当年曹雪芹住在正白旗村时,经常走这条小道至山后的白家疃,其之所以被附会为“曹雪芹小道”,恰是小道连接着曹雪芹晚年最后居住的两个地方:山前黄叶村与山后白家疃。

几年前走过一次,这次以红楼寻梦的名义,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再一次翻山越岭。正宗的小道,应从植物园内的曹氏故居黄叶村出发,穿越卧佛寺和樱桃沟,从樱桃沟水源头攀上“三炷香”的山头,再下降到簸箕水村南侧,最后到达白家疃村西曹雪芹旧居的小石桥旁。

两头均已经走过,从樱桃沟水源头记起。及至水源头,通体浑圆的石身上,刻着“水源头”三个绿色大字,水源头侧上,一块巨石当道,名曰“元宝石,《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还有那贾宝玉的灵通宝玉“女娲补天遗石”,灵感即源自这里!!

从元宝石往上,是那种散发出旧时光的块石路,据说叫“十八盘”,盘旋而上,草木森森,路径清晰,并不难走,只是年久失修,古道多次被防火道截断,直至穿过三层防火道到达山顶。

大西山的消防通道,大多是水泥路面,四通八达,分布有着无数条的徒步线路,沿途徒步者络绎不绝。上至山顶,三炷香不过是远处三座并列的山峰,并没有体悟到那三炷燃烧升腾的佛香韵味。

在黄叶村居住时,正是曹雪芹最为贫困的时候,他多次来往于黄叶村与白家疃,据说可能与生计有关,他甚至在山后地带行过医,还有一说法是,他受到白家疃村民及怡亲王等相关人士的接济。下山的路口,在第三层防火公路旁,原先有行小字,现在更是模糊不清,很容易错过。

下山全程都是碎石路,一路都有红学元素的指示牌,为这条荒芜的山道,增添了不少景致与文化。小道沿途灌木繁茂,少有行人,遥想当年曹公,在这山野荒岭之间游走,不知是否会有寂寞?

靠山石!相传当年曹公从香山到白家疃时,走到三炷香西侧山顶,看到道旁壁立的大青山,曾倚靠在上面小憩,后人便把这块石头叫做靠山石或倚山石了!

终于下到山脚,现在的曹雪芹小道终点,大阳山谷的深处。多年前见到的“石头记”还隐在草丛中,“礼贤亭”更是增添了不少沧桑!再下曾是一处森林儿童乐园,或“红枫林度假村”,一付旅游不景气的样子!!

沿公路一路向下,经簸箕水村,曾建有一座不大的龙王庙,现在已无踪迹,据说当年曹雪芹从山前到白家疃时,第一处落脚的地方就在这里!从休闲文化广场进入白家疃。

来到白家疃村西。沧海桑田,曹雪芹旧居不复,仅存的遗迹小石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也仅剩下两块条石!从乾隆二十三年到二十八年,曹雪芹住在白家疃村西,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五年。

曹雪芹小道。蜿蜒曲折的山道,历尽沧桑的古木,见证风云的山石,也许当年曹大师都以他独特的审美眼光,欣赏它们,激发灵感。沿着大师的脚步,再次走过这条小路,是一条亲近大师实实在在的载体,是又一处红楼有梦的地方!!出白家疃村牌楼返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纪念馆
京城纪实·探寻一代文豪的行走与著述由来 曹雪芹小道
“水流云在”与曹雪芹小道 | 王伟
番外篇|樱桃五月的“曹雪芹小道”
翩翩金叶缀枝头
秋游植物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