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 瀛 遗 珠(2)——从那桐的《东使日记》谈起

▲ 金立言编著《东瀛遗珠》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东瀛遗珠(2)——从那桐的《东使日记》谈起

金立言(佳趣雅集学术顾问)

“国礼皇太后送日后六色:二玉、二磁、二绸(白玉柱雕花环玉提篮成件,白玉三羊杯碟成件,雍正年制豆彩牡丹磁梅瓶成件,乾隆年制青花九子大磁瓶成件,藕色彩缎衣料成件,湘色彩缎衣料成件)。皇上送日皇六色:二玉、二磁、二铜(白玉荷莲双童大吉葫芦瓶成件,白玉雕龙花插水盛双件,汉器古铜大鼎二件,雍正年制青花莲口大磁樽成件,乾隆年制粉青双龙大天球磁瓶成件)。桐呈日皇四色:一玉、一铜、二磁。桐呈日后四色:一雕漆、一磁、二绸。桐送日太子四色:一铜、三磁。拜客后另有单。”(注 1)

——那桐《东使日记》(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五,1901年)

▲ 图1 《那桐日记》 北京市档案局编 新华出版社 2006年

回顾历史,爆发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正是清宫文物大量流失的滥觞。慈禧携光绪仓皇出逃后,缺了主人的皇城呈现无政府状态,繁华街市上的店铺无论大小都变成了空壳,富裕人家成了猎取的对象,金银财宝,衣服器物都被抢走,就连著名的巨商高官,乃至皇族的宅园也遭受掠夺(注 2)。在此背景下,虽然紫禁城免于洗劫,但是颐和园、皇史宬以及北京周边的大小寺庙都遭到破坏,众多文物典籍被瓜分一空,陈设于庙堂宫殿的各种古董珍玩也随之四处流散,有的作为战利品漂洋过海、有的被就地拍卖出售、有的流落到民间商铺,普罗大众至此终于见识到了所谓宫廷典藏的庐山真面目。

在 如 此 混 乱 动 荡 的 局 势 中 , 日 本 公 使 馆 书 记 官 杉 山 彬(1862-1900)被当时负责镇守北京的甘肃董福祥部下杀害,酿成了中日两国间的外交风波。《清史稿》记载:“拳乱起,日本书记杉山彬出永定门,福祥兵杀之。”为了平息事态,清廷在次年(1901年)7 月派遣那桐(1856-1925年)一行出使日本,共计 56 日,期间的所见所闻在他的《东使日记》(图 1)中所述甚详。

▲ 图2 那桐(1856-1925)官服照

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图 3)正是当年那桐携往日本赔礼道歉的国礼之一。本品不仅胎釉精良,青花发色悦目,更带有木盒及硬木托座,正面题签“康熙年制青花大笔筒成件”,盒盖内亦有墨书题记“明治卅四年□□十九日,清国钦差专使大臣那桐□□献上,四个之内。”(图 4)参考《东使日记》,那桐在日本滞留期间,除了给杉山彬扫墓,更拜谒了明治天皇、皇后以及东宫太子(之后的大正天皇),分别呈上国礼,即前列之清单内容。光绪二十七年(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八月初五的这份清单非常重要,可惜的是,里面仅记载了慈禧光绪皇帝送的国礼明细,没有列出那桐自己所赠物品的详细内容。但对照上文,此件“康熙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的题签写明是在“四个之内”,所以可以断定在他本人所赠之列。

▲ 图3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来源:那桐出使日本所携礼品(1901年)

▲ 图4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木盒盖内外题签

无独有偶,乾隆青花釉里红瑞果梅瓶(图 5)是另一件皇室成员馈赠日本的重要瓷器。“明治四十年十二月十日。清国贝勒溥伦殿下御赠进。”以及“官窑加紫梅瓶一件”的题签清晰完整(图 6),可知是 1907年溥伦(1874-1926)赠送给日本要人的礼品。此器的青花及釉里红(加紫)发色俱佳,有可能是当时相关人员在清宫旧藏中将之特别甄选出来而作为馈赠礼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 (九)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 《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康熙青花特点
清康熙青花瓷——“翠毛蓝”是什么“蓝”
康熙青花笔筒,文人墨客的收藏首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