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手拍〕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
〔每日手拍〕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走街串巷话胡同(八十二)
北京核心区藏着的小胡同
前细瓦厂胡同(3)
一座“莲花山下院”博济庵
引出旧京胡同多庙宇的话题

在前细瓦厂胡同,这条临近天安门广场周边核心区域的地界儿,还隐藏着一座“莲花山下院”的博济庵旧址。它位于胡同的中部,现门牌是17号。
说到“庵”,那一定是佛家女弟子的修行场所。不过据说它最早曾是座道观,始建于明代,名长生观。清道光年间重建,民国十五年重修过一次。原庵内有殿房二十六间,并设有木释迦佛等佛家造像。下院,即大的寺院的下属庙宇,不过这处下院到底是哪座寺院的下院,现已不详。
清末民国时期,博济庵的香火很旺,经常向灾民、流民施舍粥食。这是一座二进的院子,院落并不大,现已改为民居,院内住户讲,这里是属于佛教协会的房产。但经过历史的洗礼,这座昔日的寺庙如果没有门头遗留的题字,已很难看出它往日的样貌,只是在大门的门楣处嵌着一块石雕匾额,题字“莲花山下院博济庵”,人们才能相信这确实是一座庙宇遗址。在题字的左侧,是题字人的落款:吴佩孚。
吴佩孚,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国革命军一级上将,曾亮相《时代》杂志封面。据说吴信奉佛教,尤其是晚年的吴佩孚,钟情佛教,常常喜欢披着袈裟,讽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为何是他给博济庵题字,其中的历史背景还不得而知。
有文章指,吴佩孚的题字与道人冯继贵有关。相传山东人冯继贵,17岁在济南进玄帝庙,皈依道家全真华山派门内,道号“冯礼贵”,因其曾为吴佩孚手下多名将士治愈了疾病,为此吴佩孚拨款重修并题写了庵名。这篇文中还指出,后因女眷在内以修道来避难,成为一座尼姑庵。
问题来了,一位道士为何请吴佩孚为一座佛教的庵题写庵名?女眷修道避难,是道姑,咋就成尼姑庵了?这就引申出博济庵到底是道教的观还是佛教的庵的问题。从名称上说是庵无疑,即尼姑庵,老百姓有时叫姑子庙,是不是吴佩孚钟情于佛教,出资把道姑的观改为了尼姑的庵了。
这只是猜测,从现如今留下的吴佩孚为博济庵题写匾额的落款“丙子”年上可知这事发生在1936年。
其实“观”改“寺”的事还发生过多起。西海南沿的普济寺历史上曾经为道观,民囯时期就改为了佛寺。
北京的胡同中像博济庵这种寺庙还有许多,特别是明清时期一直到民国。据市社科规划办“1949年以来北京城区寺观变迁研究”统计,至1951年的古寺观档案记录,城区寺观仍有846所。而清代《乾隆京城全图》,标有1400条胡同,寺庙有1300余座,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寺庙。
今天,北京城区中的寺庙保存的已经不多了,寺庙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也显得很遥远。但是在历史上,北京的寺庙其实和胡同及平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首先是由寺庙的密度和数量来决定的。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宗教民俗学学者鞠熙的梳理,自1750年至1950年这两百年间,在北京内城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曾经存在过1500座寺庙。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站在当时北京内城的任意一点上,距离自己差不多150米的地方就会有一座庙。一条常见的300到500米的胡同里,平均要有两三座庙。
美国学者韩书瑞在《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一书中认为,北京的寺庙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演剧、市场、慈善救济、士大夫讲会、外人投诉、节庆进香、藏书、出版、艺术与休闲等活动都在寺庙中进行,这些公共活动有助于北京构建共享的城市文化,最终有助于形成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共同认同的“北京市民”身份。
可惜,曾经的1500座寺观大部分已荡然无存了,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
(图1-5 莲花山下院博济庵影像)
(图6-9 前细瓦厂胡同街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步入中年,要过“生死坎”,这3件事别再硬扛了
高中物理——实验(基础的分点必拿)
开车撞到人牢记这十点,不吃亏
《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是“类书”还是“丛书”
美国 Los Angeles洛杉矶级核潜艇第一批+ DSRV-1 Mystic 神秘号救援潜艇
电脑史上最牛的操作之一:轻松复制网页禁止复制的文字 很多网页在复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