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北大红楼,你知道京城还有一座红楼吗?

提起京城北大红楼,国人大多非常熟悉。说到京城西四红楼,或许连本地人都有可能不知。

在京城北大红楼以西约四公里处,还有一座红楼,它就是西四红楼。

西四红楼

西四红楼位于西安门大街西端、西安门大街与西四南大街交汇的“丁”字街路口东南角。楼的红色是红砖外墙的本来颜色,看上去虽然给人一种古朴与陈旧的感觉,但却没有“老态龙钟”之相。

西四红楼为三层仿西式建筑,类似转角楼,拐弯处呈圆弧状,弓向“丁”字路口中央,东侧楼面北,楼面幅较长,南侧楼面西,楼面幅较短,形如英文字母“L”。

西四红楼也跟现代多层或高层建筑一样,将一层用作底商。在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其东侧楼从东到西依次为日用化学品商店、红楼电影院、食品店和造寸时装店。

西四红楼东侧楼东端的日用化学品商店,其门面在当时可不算小,店内售卖一些如乳胶、清漆、油漆、五〇二胶水等化学品。由于这些物品非日常生活所必需,因此顾客很少,店面冷清。

西四红楼东侧楼西端是造寸时装店,店门在红楼转角处,面朝西北方向,店铺向东、向南有所延伸。

西四红楼造寸时装店

造寸时装店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建于上海,它是解放前上海知名度很高的高级服装店,也是老字号服装店。造寸时装店的创始人是张兆春先生,后改名为张造寸。“造寸”二字寓意服装是一寸一寸精工细做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重要政治、外交活动时的着装需要,同时为了承担外国驻华使馆人员的制衣任务,一九五六年,造寸时装店由上海整体迁入北京,落户西四红楼。

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造寸时装店一度关张,店铺改作无线电多余物资处理门市部。平时这里经常聚集着众多无线电爱好者,等候淘买所需的无线电元器件,小到三极管、二极管、电容、电阻等,大到黑白电子显像管,然后回家自攒无线电收音机,甚至黑白电视机。有时门市部也会出售成套散装半导体收音机元器件,其中包括线路板、三极管、二极管、电容、电阻、磁棒线圈等,甚至还可能包含收音机外壳,无线电爱好者购买后,回家可以按照其提供的线路图自己焊接、组装无线电半导体收音机。如果门市部没有无线电元器件多余物资出售,人们也会在门市部内外聚集,彼此交流,互通有无,或是低差价变卖一些自己手上多余的无线电元器件,获取现金,用于淘货。

重新开业的造寸时装店

一九八三年,造寸时装店重张开业,仍然是在西四红楼;仍然是既量体裁衣、制衣,又出售男、女成衣;仍然是京城的一家服装名店。

在造寸时装店东侧是一家小食品店,店内面积大约二十平方米左右,加上店外门前的四、五平方米,总面积也不大,但是店内、店外摆放的食品和水果种类繁多。印象最深的是这家食品店售卖的山楂糕,制作得非常地道,质地细腻,酸甜适中。当年家住西四,经常拿着铝制饭盒去买切块的山楂糕回家食用。

食品店东侧紧邻着京城有名的红楼电影院。说起西四红楼,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红楼影院。有资料显示,西四红楼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为红楼球社,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改为红楼影院。红楼影院是京城老字号影院之一。

因为曾住西四,常去红楼影院,在此看过哪些电影,至今还能清楚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父母曾经带我在红楼影院看过动画片《半夜鸡叫》和《草原英雄小姐妹》;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初中时期,学校组织在此看过反应农村赤脚医生题材的故事片《红雨》,自己购票在此看过描写朝鲜战争的故事片《激战无名川》。不止于此,对于红楼影院的许多细节,至今也能清楚记得。

红楼电影院

其实,红楼影院并不在西四红楼建筑内,红楼一层只是影院的售票处和售票处东侧与日用化学品商店之间通向楼后不远处影院检票口的通道,通道两侧墙壁上张贴着电影放映信息和电影宣传广告。

售票处内,玻璃窗洞上方有售票信息,分别挂着写有今天、明天所放电影片名、放映时间、成人票价、学生票价的绿底牌子,上面用白色粉笔写的字迹非常清晰工整。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电影成人票价是两角或两角五分,学生票价是五分或一角。想要第几排的票,购买时可以预先声明,但未必能够如愿。

红楼影院实际上位于红楼南侧,只有面北这一个检票口。在入口验票后,前行不足五米,右转上数级台阶,即进入影院面东的东北角门;若是不走此门,则继续向前行,进入休息区,大约十几米,还有一个东侧门,座位靠前的观众也可以由此进入。

红楼影院呈南北向,银幕在南侧,放映室在北端二楼。

红楼影院内部与众不同,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影院很小,可能是当时京城最小的电影院了,记得只有大约二十几排座椅,每排约有二十几个座位。二是形状狭长,银幕台两侧没有“八”字墙,而是呈九十度的直角,影院内部宽度只比银幕台左右两侧各多出大约一至两米,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都能直面银幕,不会坐得太偏。三是没有坡度,不象其它影院是前低后高,大约有个不到十五度的倾斜,红楼影院整个地面前后是水平的,所以坐在比较靠后的观众需要直腰伸颈或是从前面两个观众之间的空隙去观看,因此人们不愿购买比较靠后的座位。四是其它影院面积较大,座位分布成六个区块,因此除了影院后墙壁下、左右两侧墙壁下、银幕台前各有一条通道外,在区块间还有一条横向通道和两条纵向通道;而红楼影院因为狭长和每排约有二十几个座位,所以除了影院后墙壁下、左右两侧墙壁下、银幕台前的通道外,就只有一条中间的横向通道将影院座位分为前后两个区块。

红楼影院西面是完整的墙壁,没有出口,只在横向通道东面的墙壁上有个东侧门,通向影院的休息区。

红楼影院的休息区也是别具风格。这个区域面积约有半个影院大小,是个木制棚屋,有数个百叶窗开向其东侧院内,棚屋在夏季既能遮阳,又可挡雨。木制棚屋东侧门外有个露天院落,洗手间就在院落东墙一侧。

红楼影院有两个出口。其一就是影院验票口,从这里出来便重新回到了西安门大街西端路南的影院售票处前。其二一个出口位于影院西北角(右后角)的面北小门。

出影院西北角小门,先进到一个狭小空间,其右手有楼梯,可以上到二层的放映室。每次电影散场后由此出来,都能看到二楼放映室内装卸电影拷贝的忙碌场面,因为全市的电影拷贝数量有限,一个拷贝得在附近几家影院之间交错放映,即便如此,京城所有影院也极少出现放电影时断片等待拷贝的现象。

从这个狭小空间再出一道小门,下数级台阶,便来到西四红楼东侧楼南面。右转向东,穿过不足十米的通道,便是影院验票口,走这个方向,散场观众会与等待看下一场电影的观众交集。左转向西,走过一个露天夹道,在红楼南侧楼一层有个通道,这个通道其实是个楼梯间,有倾斜的楼梯下缘面,使这里显得很是狭窄。由此进入,向东而行,也能走到影院验票口;从影院南面来看电影的观众习惯由这里进入。

转塔胡同东口南侧的元代万松老人塔

出得红楼南侧楼一层的通道,便可来到西四南大街路东,路西是砖塔胡同东口及其南侧的万松老人塔,北侧约十米便是西四“丁”字路口。在此,红色砖楼与灰色砖塔隔街相望,元代古塔与民国旧楼交相辉映,形成了京城西四的地标景观。

上个世纪末,在离开西四到京城它处居住十余年后,再次来到红楼影院观看电影,想借此机会再看看它二、三十年前的容貌。可让我没有料到的是,红楼影院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俨然改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影院。据悉,那时红楼电影院已创办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宽银幕立体声影院和北京市第一家“无障碍影院”,并晋级为可在京城首轮放映最新中外影片的电影院。虽然没能如愿看到二、三十年前红楼影院的原貌,不免有些失落,但还是为红楼影院取得的不斐业绩感到可喜可贺。

红楼公共藏书楼内景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红楼电影院这座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影院,又华丽转身成为“红楼公共藏书楼”。红楼公共藏书楼以“众藏、共阅、分享”为理念,集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于一身,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创办了通过图书向公众无偿传播文化知识的新模式,从而给今天京城西四红楼这座旧时老建筑更换和张贴上了一幅全新的人文标志符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胜利、红楼、地质礼堂,西四的这些电影院您还记得吗?
红楼影院变身红楼藏书楼 今天开启入藏模式
周末不荒废|北京城觅:西四公共藏书楼里的书海、烛光与音乐
西四大街 ,没想到这么好逛
还去南锣鼓巷?真正的老北京生活在西四(下)
西安门:李自成由此进皇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