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三百年来最有学问的中国人 晚年却凄惨无比,双目失明,瘫痪卧床
他是三百年来最有学问的中国人。晚年却凄惨无比,双目失明,瘫痪卧床,又花10年时间作85万字,为青楼女子立传,令人唏嘘。他学贯中西,精通17国语言文字,却无一纸文凭,因为他不求学历,只求学问。

他叫——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气、并列为清华大学四大哲人。也是四大导师中最博学的那一位,人称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治学极为严谨,不仅学术原创,授课也原创,他的课上一半是学生,一半儿竟是慕名而来的大学者,什么诗词歌赋,各色语言,都是信手粘来,令人瞠目结舌。梁启超都自叹不如,我一生写的书,不如他写的300字。

他有个极其自信的“四不讲”规矩,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教授慕名前来听课,甘为学生,北大史学系主任郑天挺赞誉陈寅恪是“教授的教授”

1937年,北平沦陷,陈寅恪的父亲为表明立场,不甘做亡国,绝食五天忧愤而亡。背痛欲绝的陈寅却突然发现自己右眼视力急剧下降,经检查竟是视网膜脱落,急需手术,还需长时间住院休养,否则就有失明的危险,他决定放弃手术,含着悲愤离开了北平。

逃离期间,很多笔记、著作、藏书毁于战火之中。为了复原这些珍贵的中古史名著,陈寅恪就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书籍的情况下,依靠以前积攒的记忆,坚持用仅存的左眼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论稿》。这两部传至后世的名作,也因为陈寅恪的杰出贡献,方得以保留!因此,陈寅恪的左眼劳累过度彻底失明!

而晚年陈寅恪的封山之作,是为明末清初的烟花女子柳如是立传。1962年,陈寅恪却不慎摔断右腿股骨,从此掌握病榻,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立传!十年心血,无数遍删改《柳如是别传》终成!耗费宝贵的十年光阴。约85万字,不少人惋惜以陈寅恪的学问如此“小题大做”不值得。但对他而言,价值取向一以贯之,就是要借传修史,“贬斥势利、尊崇气节”

柳如是虽为烟花女子,却在明清两朝交替之时不卑不亢。女子身上那番崇高的民族气节,又何尝不是站在时代交叉口的陈寅恪的处境呢?在陈寅恪心中,他是一位纯粹的学者;而纯粹的学术成果,需要保持人格独立和学术自由,才能打破桎梏,心无旁骛。

历史长河流淌得汹涌,一些人被铭记,一些人被遗忘,但陈寅恪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崇高的精神品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精神财富,将永远留存。#人物故事 #陈寅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寅恪 ——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用生命书写的学术传奇
陈寅恪将其惊为天人 中国最末一代士大夫岑仲勉5
人物 | 我这样给学生讲史学大师陈寅恪(9)
民国的大师
他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教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