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城的清朝王府——孚郡王府及它的前生后世

北京清朝孚郡王府,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康熙皇帝驾崩后,由他的第四子胤禛继位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上台后遭到多数兄弟的反对,只有十三弟胤祥支持他,雍正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这位王爷是雍正皇帝最为得力的助手,对雍正皇帝也最为尽忠。对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兼弟弟,雍正皇帝恩宠有加,不但在其生前让他握有大权,在他身故后还命其配享太庙,1730年,怡亲王胤祥病重将死,雍正皇帝亲赴王府探视,但未及见到最后一面。遵照他的遗愿将胤祥曾经居住过的府邸“舍府为庙”,改建为“贤良寺”。雍正为胤祥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怡亲王属清代铁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即亲王的后代中总是有一人袭封爵位。袭爵的人如果犯了罪,爵位仍然可以由其他人袭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铁帽子王”。第二代怡亲王弘晓,是胤祥第七子,承袭怡亲王位。雍正为弘晓在朝阳门内大街另建了一座规模颇大的新王府。

另外胤祥的第四子弘晈,在雍正帝的照顾下,也得到了一个宁郡王的封号,迁入了另一处府邸——位于东单北极阁的宁郡王府。

虽然怡亲王被封为“铁帽子王”,再加上雍正皇帝特意关照:“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但怡亲王这一支终究还是没有一顺到底。咸丰皇帝去世后,身为“顾命八大臣”的第六代怡亲王载垣在“辛酉政变”中被政敌慈禧太后拘捕,载垣被勒令在宗人府自尽,怡亲王府也被朝廷收回,分给了道光帝的小儿子孚郡王奕譓居住,从此这里便被称为“孚郡王府”或“九爷府”(奕譓大排行为第九)。

也许是奕譓无福消受这么大的一座王府,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便去世了,享年只有三十三岁,而且没有留下子嗣。因此朝廷只能从同宗中选择一位继承奕譓的爵位,于是康熙皇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之后、辅国将军奕栋之子载沛继承贝勒爵位,但仅仅一年后,6岁的载沛便去世了,因此清廷又以康熙皇帝长子允禔的后人载澍承袭贝勒爵位。之所以载澍能获此殊荣,是因为他的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也是隆裕皇后的堂妹妹。然而载澍却和这位福晋的关系非常不好,这是慈禧太后所不能容忍的,她不能接受两个侄女都经历不幸婚姻这个现实,于是,慈禧太后在盛怒之下,下懿旨将载澍革爵,并送交宗人府终身圈禁。可见,终清一世,这座王府的府主们都没有太完美的结局。

民国时期,这座王府被张作霖手下的高官杨宇霆购得。可谁想,杨宇霆在买下这座宅院的第二年便死于非命。后来这里租借给了学校,成为了北平女子大学文理学院校舍。1949年之前还曾短暂被国民党励志社北平分社使用。如今孚郡王府被多家单位占用,文物保存状况堪忧。有朝一日,这里如果得以修缮,人们能领略标准的清朝亲王府的全貌。

大概了解了一下孚郡王府的来由,现在再捋捋郡王府相关的主要王爷的传奇: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击败了妨碍她掌权的“顾命八大臣”,强令位居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任怡亲王、胤祥裔孙载垣自尽,并剥夺了他的王位和王府。

咸丰朝时,载垣是个强势人物,但是却是个顽固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载垣奉命与英国人谈判,谈着谈着,居然把巴夏礼等39名谈判代表给关了起来,引发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带着载垣等人跑到了热河。

咸丰驾崩后,载垣成为“八大顾命大臣”,他和端华联手,妄图掌控朝廷,最后被慈禧反手击败,并赐自尽。之后,慈禧削去了载垣的怡亲王爵位,改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爵位中等级最低的,仅仅是比“闲散宗室”高那么一点点儿。

慈禧的做法,引起了朝廷大臣的反对,毕竟是铁帽子王。于是辛酉政变三年后的同治三年,慈禧太后下旨,恢复胤祥家族的和硕怡亲王,他家的铁帽子王又回来了,慈禧太后让载垣的族弟载敦世袭了铁帽子王。

不同于载垣,载敦是完全投靠了慈禧太后,即便慈禧太后没有给他过多实权,载敦作为铁帽子王,仍然担任过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

也许载敦吸取了载垣的前车之鉴,他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还是比较老实的,没有过多地参与朝局的纷争。

载敦死后,他的长子溥静世袭了和硕怡亲王,成了新的铁帽子王。

跟父亲的小心翼翼不同,溥静这个人可就积极多了。1891年,溥静世袭铁帽子王后,赶上了两件大事,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一件,光绪帝推行维新变法,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矛盾正炽,朝廷分成了后党与帝党,双方的斗争,以维新变法失败告终,帝党势力被清除,比如帝师翁同龢。

维新失败后,慈禧太后想换掉光绪帝,她召集王公大臣,决定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实际上是以年幼的溥儁为皇储,找机会废掉光绪,以继续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外间有传闻,说洋人并不支持慈禧太后的这种操作。

而溥静自然是站在慈禧太后这一边的。

第二件事是,当时义和团在山东河北等地兴起,朝廷出现了两派,一派要求剿灭,另一派要求安抚和招安。

慈禧太后的几个亲信,比如端郡王载漪、内阁大学士刚毅,是主张安抚的,他们向慈禧太后建言献策,说可以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

慈禧太后默许了他们这一提议,于是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放义和团进入北京城,酿成了庚子拳变,最终导致1900年的庚子国变,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两宫西狩”,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

溥静在这两件朝局大事中,跟在载漪、刚毅等人身后,摇旗呐喊,出钱出力,自然是想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以图进入清廷的权力核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前还要一个打十个的慈禧太后,躲到西安以后,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派王公大臣和李鸿章等重臣跟洋人议和。

最终清廷跟洋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既然要议和,就要找替罪羊,于是,载漪、刚毅等人就成了替罪羊,跟在他们身后摇旗呐喊的溥静,也没有逃脱。

溥静被清廷以“纵庇拳匪启衅”罪名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不久后去世,后慈禧又革去溥静爵位,溥静的铁帽子王被剥夺了。

然而,关于溥静的死,却有另一种说法。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两宫西狩,溥静却没走成,终沦为洋人的奴隶,最后被洋人鞭挞而亡。当然,溥静的后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的说法是,溥静是圈禁后去世。

溥静死后,他的铁帽子王被剥夺。两年后,他的侄子毓麒被封为和硕怡亲王,继承了这顶铁帽子,当时毓麒才两岁。

毓麒父亲溥耀早亡,毓麒由其兄长毓善和嫂子佟佳氏抚养长大,毓麒在东四头条怡亲王府生活了几十年,直到1948年10月去世,享年48岁,他也成为和硕怡亲王家族最后一位铁帽子王。

溥静死后,他们家族的人,随着清王朝覆灭,也失去了铁帽子王的特权,开始平民化,有很多人改爱新觉罗为金姓,比如毓麒的儿子爱新觉罗·恒枢改叫金恒枢,做了记者。

捋完怡亲王这脉,再捋捋孚郡王奕譓这支:

1864年,改赐孚郡王奕譓,称孚王府,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称“九爷府”。

道光帝幼子、皇九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岁的时候(实际才四岁半)就被皇兄咸丰帝册立为孚郡王,此后和八哥钟郡王奕詥一同在上书房读了十多年的书,静静地度过了青少年时光。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二十七,在八哥钟郡王奕詥分府出宫后半个月,十九岁的孚郡王奕譓也受命分府出宫,但依旧在上书房读书,两宫太后是想让奕譓历练历练,等将来成长熟悉政务后再为朝廷出力,办理差事。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在克复江宁的捷报中,朝廷对各功臣贵戚一一加封、酬庸赐禄,年轻的孚郡王奕譓也得到了赏功纪录四次的奖励,待日后立功时加以兑现。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孚郡王奕譓正式就任管理武英殿事务,参与国家大典礼仪安排。

但四年后,同治八年(1869年)六月,因为管理疏忽,武英殿不慎失火,烧毁附属房屋三十余间。事后两宫追究责任,孚郡王奕譓虽然在起火时第一个赶到现场指挥救火,阻止火势蔓延,但还是因为御下不严、管理不善等过失被两宫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处以降二级留任的处罚,允许他用前功抵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实际性处罚,两宫不过以这个名义让年轻的小叔子长一点记性而已。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阳历是1875年1月12日),重病缠身的同治帝在皇宫中驾崩,时年仅仅十九岁,身后也没有子嗣留下。因为同治帝并没有亲兄弟可以继位,所以清朝皇室遇到了三百多年前明朝曾经经历过的“帝系中断、大统转移”的困局(即明武宗正德帝旧事)。

为了马上挑选出嗣皇帝人选,两宫太后在同治帝刚刚去世一个时辰后,便在皇宫养心殿西暖阁召开了紧急御前会议,召集同治帝诸叔:惇亲王奕誴、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孚郡王奕譓(钟郡王奕詥已去世),还有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奕劻、景寿,军机大臣宝鋆、沈桂芬、李鸿藻,总管内务府大臣英桂、崇纶等,弘德殿行走(同治帝师傅)徐桐、翁同龢,南书房行走黄钰、潘祖荫等王公大臣,商讨大统归属问题。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两宫太后否决了给同治帝立嗣的意见,直接为咸丰帝过继嗣子,承咸丰帝之祀,并指定醇亲王奕譞次子、四岁的载湉过继给咸丰帝为嗣子、成为同治帝宗法名义上的弟弟,承袭大统。

十二月初六凌晨,皇宫正门全部打开,三十岁的孚郡王奕譓奉两宫懿旨,率领内务府官员及全副武装的八旗护军疾驰前往宣武门内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将四岁的载湉迎接进宫承袭大统,继位为新帝,即清德宗光绪帝。而这件差事,也是孚郡王奕譓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高光时刻。

光绪帝登基之后,奕譓没有什么事迹,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京师中,按部就班地参与朝政大典,最后担任的官职是正蓝旗汉军都统。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三十三岁的孚郡王奕譓患病在京师去世,两宫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派宗室大臣前往奠醊,赐奕譓谥号“敬”,称“孚敬郡王”,并按照亲王之例办理葬礼典仪事宜,赐孚郡王福晋郡王半俸,以资赡养。

因为奕譓没有子嗣,为了不至于孚郡王一系断绝祭祀,两宫颁懿旨,将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玄孙辅国将军奕栋的第六子载煌过继给孚敬郡王奕譓为嗣子,降等承袭多罗贝勒爵位,改名为载沛。

但是载沛没有福分享受富贵,承嗣孚敬郡王之嗣不过一年半,就在光绪四年(1878年)七月夭折了,年仅八岁。于是两宫太后再次给奕譓过继嗣子,以康熙帝长子庶人允禔玄孙奕瞻之子载楫为孚敬郡王嗣子,改名载澍,承袭多罗贝勒爵位。

载澍长大后,迎娶承恩公照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福晋(照祥为慈禧太后之兄、隆裕太后之伯父,所以载澍福晋是慈禧太后侄女、隆裕太后堂姐)。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载澍因琐事和福晋叶赫那拉氏发生矛盾并加以拳脚,叶赫那拉氏当即返回娘家向母亲照祥之妻哭诉,于是照祥之妻进宫奏报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闻报后大怒,命光绪帝下诏将载澍革去贝勒爵位,交宗人府严惩,最后被判定为永远圈禁,并废黜孚敬郡王嗣子身份。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载澍被解除圈禁,释放出府,但是不准返回孚郡王府,只能自己在外租房居住。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先后去世,宣统帝继位,隆裕太后才降懿旨将堂姐夫载澍送回孚郡王府,授予一等侍卫、头品顶戴官禄,奉养终身。

载澍被夺爵圈禁后,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二月将惇亲王奕誴第四子辅国公载瀛的庶长子溥伒过继给孚敬郡王奕譓为嗣孙,降袭固山贝子爵位,承孚敬郡王宗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孚郡王嗣子载澍被送回孚郡王府后,溥伒以叔父的名义侍奉其终生。

辛亥年后清朝覆灭,溥伒(溥雪斋)也成为了平民,在北京低调生活,以书画为生,是近代较有名的书画家。他一生留下了许多书画作品,国内外的博物馆、美术馆都珍藏有他的画作。

历史上评价奕譓的一生并无建树,仅凭道光帝幼子的身份,受到很高礼遇。

海淀区北安河附近有个地方叫九王坟,这里是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的园寝。从北安河路九王坟公交站西行,不过百米,就可以看到一组恢弘的古建。这里就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孚郡王墓。

清代王爷坟能够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而像九王坟这样完整保留着地上建筑的王陵,简直让人叹为观止。通过对照历史资料发现,九王坟现存建筑与记载完全一致,堪称清代王爷坟的实物标本。

整座园寝坐西朝东,最东面是神桥,桥栏板略有损坏。走上神桥,可以看到桥下两侧还有两段月河。正对神桥的是碑楼,中间一条松柏氤氲的甬道。碑楼四面已经用砖石封死,碑楼内应放置有驮龙碑。碑楼上斗拱的彩绘色彩仍然可以辨识。碑楼后面南北两侧各有三间朝房,门窗完好。再往西就是宫门,大门上着锁,透过门缝可见里面的五间享殿。据记载,享殿早年供有牌位,上方悬有八角宫灯。后有月台,走上月台就是宝顶,下有须弥座。宝顶后有一圈弧形红墙。记者沿红墙走了一圈,可以看到园寝内探出头的高大树木。

奕譓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即1845年,道光三十年封为孚郡王。光绪三年,即1877年去世,享年33岁。

生前与世无争的奕譓,在身后也是受到袭扰最少的一位清代王爷,这也使他的园寝得以完整保留下来。1937年,九王坟被盗。事后有王府后人来善后。九王坟的地宫曾改建过防空洞,享殿后的月台也曾被用作篮球场。但无论如何,这些建筑都被保存下来,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王府——孚郡王府
眼一睁一闭成了储君,又一睁一闭,储君之位没了,此人真是点背-今日头条
辛亥革命爆发时清朝12位铁帽子王有5人不满30岁,仅1人活到1950年
清宗室系列·和硕怡亲王
清朝铁帽子王(十二)——庆亲王
北京的清朝王府——果亲王府及允礼被重用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