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对溥仪退位的那些宗社党成员进入民国后都怎样了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皇族中的一些顽固分子组建了宗社党,以此来反对清帝退位及与革命政府议和,企图保存清朝皇室。宗社党中的成员大多都是满洲贵族子弟。

清朝灭亡后,以肃亲王善耆为首的人又在日本东京重建了宗社党。那么这些成员在民国都是什么结局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

1、良弼

良弼是满洲镶黄旗人,清显祖塔克世十世孙,到溥仪继位时与皇室的关系已经很远了。早年曾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进入练兵处,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

良弼

良弼是晚清征政府少有的军事人才之一,他参与清廷革改军制,训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朝干将。武昌起义后,良弼失去军权心中不服,扬言要重招旧部,与民军决一死战,是主战派里的中坚人物。

1912年1月良弼与溥伟、铁良等皇族成员组织“宗社党”,被推为首领,反对与革命军议和,反对清帝退位。26日被死对头彭家珍炸伤,抢救两日后伤重去世,时年35岁。

2、溥伟

溥伟是恭亲王奕䜣的孙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8岁时袭封了恭亲王的爵位,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东山再起,遭到溥伟和良弼的坚决反对,他们一起组织了宗社党,企图阻止南北和谈。但在良弼死后,宗社党成员纷纷逃离北京,溥伟也只得避居青岛。

溥伟

清朝灭亡后,溥伟与肃亲王善耆、原陕甘总督升允等人再次组建了宗社党,勾结日本人,企图恢复清朝的统治,不过大势所趋,溥伟再怎么做也不可能恢复清朝的统治。九一八事变后,溥伟与溥仪逐渐不和,在组建了伪满政府后,溥仪并没有给溥伟一官半职,连零钱也不肯给他。1936年溥伟在新华旅社去世,终年56岁。

3、铁良

铁良是满洲镶白旗人,晚清政府少有的军事人才,早年曾是荣禄的幕僚,后来得到荣禄的赏识被推荐到兵部任职。1903年铁良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任练兵大臣,协助袁世凯创设了北洋六镇新军。不过慈禧太后不想袁世凯一家独大,所以将北洋六镇中的一、三、五、六镇尽数划归铁良统领,造成铁良与袁世凯相抗的“均势”。

铁良

1909年溥仪继位后,铁良被排挤出京城,外放南京担任江宁将军。1911年辛亥革命后,铁良与良弼等人组建宗社党阻挠南北议和。中华民国建立后,铁良又以“遗老”身份在青岛、大连、天津等地,积极参与清帝复辟活动。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将溥仪挟持至东北,铁良亦参与其中,1938年铁良在天津去世,时年76岁。

4、载泽

载泽,满洲正黄旗人,康熙第15子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五世孙,光绪二十年大婚之后晋升为镇国公。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载泽与戴鸿慈、徐世昌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当时载泽是五大臣中最年轻的一位。出洋考察回来后,载泽慈禧太后光绪帝上了《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的宪政体制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

载泽

回国后载泽担任过度支部尚书、筹办海军事务大臣、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辛亥革命后载泽参与了宗社党,积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928年孙殿英盗了慈禧墓以后,载泽代表清朝皇室到清东陵将慈禧太后的遗体重新安葬。1929年载泽在北平穷困落魄,郁郁而终,终年61岁。

5、载涛

载涛是醇亲王奕譞第七子,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先后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辅国公、贝勒等爵位,光绪三十四年加郡王衔。清廷新设禁卫军后,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6月,奉命管理军咨处事务。

1929年,迫于生计载涛将贝勒府卖给当时的辅仁大学。1931年1月,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日军侵华期间,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

载涛

新中国成立后,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还历任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0年,载涛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6、载振

载振是庆亲王奕劻的儿子,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靠着他父亲奕劻这棵大树,载振先后担任过正白旗汉军都统御前大臣、管理火器营正白旗总族长、农工商部尚书等职。1902年他曾代表清朝廷赴英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

载振

宣统三年(1911年)任弼德院顾问大臣。辛亥革命后一度躲避上海,后返回北京。民国六年(1917年),奕劻去世,经大总统黎元洪的批准,载振袭封了庆亲王的爵位。后来载振弃政从商,在天津从事金融商业活动,1947年在天津病逝,终年70岁。

7、毓朗

毓朗是乾隆长子定亲王永璜的五世孙,定慎郡王溥煦次子。先后担任过宗人府左宗正、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训练禁卫军大臣、军机大臣、军谘大臣等职。1911年辛亥革命后,毓朗积极参与宗社党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年)毓朗去世,终年59岁。

毓朗

8、荫昌

荫昌是满洲正白旗人,早年曾在国子监学习,光绪三年(1877年),出任驻柏林使馆三等翻译官。光绪十年(1884年),入德国军事学校学习军事操作技术一年,留德期间与时为皇太子的德皇威廉二世同班,建立了深厚的私交。

荫昌

回国后荫昌曾先后担任过江北提督、陆军部侍郎尚书等职,武昌起义时,荫昌奉命率军赴武汉镇压,不过屡战屡败。民国成立后,荫昌曾被袁世凯任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参政院参政和参谋总长等职,袁世凯死后,廕昌在北洋政府仍任高职。民国十七年(1928年)病逝,终年69岁

9、善耆

善耆,满洲镶白旗人,肃武亲王豪格的后代,光绪二十年承袭肃亲王的爵位。他先后担任过乾清门头等侍卫、副都统、统领、民政部尚书、民政大臣、理藩大臣等职。

1910年,汪精卫密谋刺杀摄政王载沣,不幸被捕,朝廷让善耆来审理汪精卫,审判过程中看到汪精卫有关革命的文章后,善耆意识到大清岌岌可危,杀几个革命党无济于事,于是就找机会释放了汪精卫。

善耆

辛亥革命后,善耆成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旅顺病死,终年56岁。

在复辟无望后,他将希望寄托的儿女身上,他不许子女作中国的官,也不许为中国的民,把38个子女全部送到国外,其中35个送到日本,这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川岛芳子。

10、升允

升允是蒙古镶黄旗人,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宣统元年,升允曾因上疏反对立宪,以妨碍新政之过失被革职,之后寓居西安满城。

升允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升允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总理陕西军事。升允率甘军东进,连下十余城,逼近西安。溥仪退位后,他仍坚持大批杀害战俘和革命者,后因部队拒战而退。

1913年在策动蒙古“勤王”失败后,升允东去日本谋求国外力量支持复辟,并于日本参加了宗社党。此后往来于天津、大连、青岛之间,结纳宗社党人,图谋复辟。1931年在天津租界病逝,终年73岁。

小结:

这些,满清宗室亲贵,在大清灭亡之际,没有看清历史大势,仍然妄想着复辟大清,此举必然失败。进入民国后他们虽然通过种种方式意图来恢复大清的统治,可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的行动必然失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含音频)
清朝灭亡后,这四股势力最想搞复辟
溥仪要做伪满皇帝,从爸爸到叔叔,满清王爷们各种嫌弃各种抵制!
清廷宣布退位时,为何这四位重臣坚决反对,他们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清朝快要覆灭的时候,全国十二位“铁帽子王”在干什么?
清朝灭亡后,那些满族勋贵的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