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孝故事》:经典乎?毒草乎?

我是刚退休的语文老师,家有两个七岁的外孙。我知道,引导孩子读书多么重要,但选什么书读比读书本身更重要。我有一个习惯或者说一种责任,在让学生或孩子读一本书时,我一定要自己先认真读,看

看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读,适合多大的孩子读。

《二十四孝故事》是新课标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里面收录了二十四位孝子孝敬父母的故事。有“为母尝药”的皇帝刘恒,也有“卖身葬父”的平民董永;有“戏彩娱亲”的七十老翁老莱子,也有“怀橘遗亲”的六岁小儿陆绩……按说让孩子读读,学习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做一个懂得孝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很好的愿望。

但我认真读完,反复思考,却果断地从书架上撤下来了。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本书适合大人读过,有选择性地跟孩子讲一讲,绝不适合也不值得让孩子完整地自我阅读。如果毫无选择地去阅读浪费了时间不说,对小学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我也不明白新课标为什么要把它列为必读书目,我简直怀疑,列出这个数目的人根本就没读过,或者说根本就不负责任!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写道:“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我读完之后,确有同感。

读到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北宋的黄庭坚为母“洗刷便盆”,还是满是崇拜和感动。认为他们身居要职,工作繁忙,却不忘母恩,一有时间,就悉心陪护,的确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舜面对狠毒自私的父母,仍能以德报怨,以至“孝感天地”;母亲早亡的闵损,面对后母的刁难和不公,却能忍辱负重,“芦衣顺母”,也是可信而感人的。

但有些故事读着就让人费解了,甚至可以说残忍。

如晋朝“恣蚊饱血”的吴猛就近似于愚。他心疼父亲劳累,想为父分担一些辛苦,其心可敬,但方式方法却令人费解。驱蚊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艾草熏,扇子赶等,何至于一定要光着身子,附在父亲床边,任由蚊子吃饱来替父亲驱蚊呢?

同样是晋朝的王祥,为了让平时处处为难自己、此时身患疾病的后母吃上鲤鱼,竟然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用斧头都砸不开的厚冰。据记载,当时是冷风刺骨,滴水成冰的日子。如果非要让后母吃上鲤鱼完全可以想其他办法,比如斧头不行换锤子,或者找朋友帮忙,或者用火烤化,但王祥什么方法都不想只是用自己的身体去融化。这样做,不单单是愚,简直就是对生命的轻视。

我们平时教育孩子,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尊重生命,如果让还没有多少判断力的小学生看了,不但学不到多少好品质,简直就是危险!

至于读到东汉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我简直是怒了!郭巨因为天旱无粮,就想办法弄点吃的给体弱的母亲,这种孝心原无可厚非,但老母亲怜惜三岁的孙子,每次都要省一点给孙子,为了让母亲多吃点,郭巨竟然想到把三岁的儿子活埋!而且妻子还同意了,残忍之至,令人发指!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孝心?

还有“陆绩怀橘”,到别人家做客,怎么可以随便把别人家的东西揣在怀里带走呢?不管出发点多么高尚,但这种形式绝不可提倡。还有“扼虎救父”,十四岁的杨香,怎么能够制服一口可以叼走正值壮年父亲的大老虎?杨香骑上虎背,手扼虎颈,逼迫老虎吐出父亲,被激怒的老虎竟然面对十四岁的杨香,落荒而逃?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这本书有些情节不合逻辑,有些主人公的孝行有伪善的嫌疑,有些思维僵化近似于愚,有些行为不尊重生命甚至于残忍……从好多角度看,不适合还鉴赏力弱的小学生看,为了保护孩子天真纯洁的心灵,灵动开阔的思维,这本书只能选读,或者大人选择性地讲讲也就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我的教学故事
11岁小学生文言文作文走红:六岁能自读诸子百家
情感与香艳的完美融合 21世纪时尚大片“二十四孝”
幼学琼林:急不救贫,帮愚不帮懒
古代志怪故事:牛成章死而复生,惩治抛弃子女的妻子
每日故事会| 春节特辑(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