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九城的秘密:走进北京城的历史和故事

北京城又叫四九城,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名字。四九城是指什么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皇城的四个城门和内城的九个城门,一种是指四道城垣和内城的九座城门。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了北京城的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气势之雄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四九城,探寻它的历史和故事。

首先,我们要从皇城说起。皇城是明清两代的帝王居住和执政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核心所在。皇城有四个城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

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朝改为天安门。天安门前有一个广场,叫做天安门广场。这里曾经是明清两代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那以后,每逢国庆节和重要节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天安门广场上还有许多重要的建筑和纪念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

改造前的天安门

现在的天安门

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北安门,清朝改为地安门。地安门与天安门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地安门

东安门是皇城的东门,位于今南、北河沿大街东侧,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在1912年袁世凯为抵制南下就任总统,操纵北洋军兵变时烧毁,1926-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皇城墙变卖,东安里门同时被拆。

画中东安门

东安门遗址

西安门是皇城的西门,在西苑三海西边,距离紫禁城比较远,民国时拆除两侧城墙。1950年毁于火,有楠木模型存世。原城门周围有北京水准原点旧址、西什库教堂、礼王府等文物古迹。

西安门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内城的九个城门。内城是明清两代的京师所在,也是北京城的居民区。内城有九个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和德胜门。这些城门的名称都有一定的含义和寓意,反映了当时封建王朝的思想和愿望。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南大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的起点。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9年),原名丽正门,后改为正阳门。正阳门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拜和敬畏。正阳门上有一块匾额,上书“正阳门”三个大字。清末正阳门火车站修建后,前门地区车马辐辏、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老北京最为繁华的街市、京味儿文化荟萃之地。如今,正阳门附近商业气息浓厚,已成为来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正阳门所在的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

3D模拟,古正阳门

画中的正阳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它位于今崇文门内大街南口处,东距正阳门约3公里,指“文教宜尊”,寓意崇尚文德之意。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

崇文门

宣武门是内城的西南角城门,也是连接宣武区和西城区的重要通道。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顺承门,明朝改为宣武门。宣武门指“武烈宣扬”,表达了对军事和武功的赞扬和期望,在崇文门与宣武门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两门一文一武对应,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

宣武门

朝阳门是内城的正东大门,元称齐化门,是连接东城区和朝阳区的重要通道。朝阳门指“迎宾出日”,寓意着对外交和友好的开放和欢迎。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是漕粮出入的城门,京城百姓的口粮基本均来源于此,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1915年经过一次拆除,1956年彻底拆除,成为历史的一个影子。

朝阳门

阜成门是内城的正西大门,是连接西城区和海淀区的重要通道。元朝时为平则门,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京西门头沟斋堂的煤车,大部分出入此门,故阜成门又称煤门。据说在阜成门瓮城的门洞内刻有一束梅花,就是因为“梅”、“煤”同音。老北京还有“阜成梅花报暖春”的俗话儿,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改名“阜成门”。阜成门指“物阜民安”,体现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的祈愿和祝福。建国后阜成门及内城的城墙不断被拆除,最终因环线地铁施工,阜成门等老城荡然无存

阜成门

东直门是内城的东北角城门,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称东直门。清朝时南方的木材常常储存在东直门外,因此北京城所需的木材大多从东直门运进北京城,因此东直门又俗称“木门”。1950年在东直门城门北侧开豁口,以利交通,1969年拆除东直门城楼。东直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之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文明的期待和信心。

东直门

西直门是内城的西北角城门,元代为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西直门取民兴教化西至西垂之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文明的期待和信心。1969年修建环线地铁时将西直门城楼、箭楼等拆除。

西直门

安定门是内城的正北大门,也是连接北城区和昌平区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安定门取“文臣翊赞太平,交待而后安享”之意,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的和平和安定的祈求和祝愿。瓮城和闸楼于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1969年拆除城楼。

安定门

德胜门是内城的北西角城门,也是连接西城区和延庆区的重要通道。它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元为健德门,后徐达攻入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德胜门指“武将疆场奏绩,得胜回朝凯旋”,表达了对军事和武功的赞扬和尊崇。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

德胜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九外七皇城四,这才是历史上老北京真实的老九门
里九外七皇城四,古代北京城的各个城门你了解吗?
明清北京城为什么是九个城门?有什么说法?
为什么北京又叫四九城?四和九是怎么来的?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消失的北京城门
涨知识啦,你知道皇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