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同故事 | 一条小胡同 半部近代史(一)

本文作者:娄旭,文化学者,东城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在北京,有这样一条胡同,700米的长度,700年的光阴。这两个数字代表的,是无数名人汇聚起的风华绝代。这就是史家胡同。

关于史家胡同名字的来历

关于史家胡同名字的来历,如果您问到这里的街里街坊,他们一定会说这个名字跟历史上的一个大名人——史可法有关系。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弘光元年(1645),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明代的史可法确实非常有名,史可法也可能在这个胡同里居住过,据说这个胡同里还曾经有过他的祠堂。 但史家胡同因史可法得名的说法却不经考究。在一些比较明确的考证资料里,史家胡同这个名字在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些资料里就出现了。 也就是说,先有史家胡同后有史可法。所以说因为史可法而得名史家胡同,只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误会。

关于史家胡同名字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一些历史文化专家翻阅了明嘉靖年间张爵写的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史家胡同”就赫然在列。这个记载要早于史可法英雄事迹近百年时间。据说因当地住着史姓的大户,因此而得名,至于这位史姓大户的生平事迹由于史料的缺失已经无法考证了。

史家胡同形成于元大都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史家胡同形成于元大都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原属皇华坊管辖,从元代刘秉忠设计的元大都图中可清楚地发现这条胡同。明代将此地名略作改动,将皇帝的“皇”字改为了黄色的“黄”字,由于明朝国运绵长,黄华坊沿用二百多年时间,史家胡同仍属黄华坊管辖。

清朝建立,史家胡同成为镶白旗的属地。镶白旗的属地北起报房胡同,南至今天东单北侧,东至东城垣,西至皇城,这是北京城一块绝佳地段,可以讲是: “地处内城东,最先迎来朝阳红。”镶白旗能分得这块绝佳地段,那得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曾经热播一时的电视剧《孝庄秘史》里的男主角多尔衮。当时多尔衮贵为摄政王,又是两白旗旗主,给自己的下属找块好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胡同西口进入,绿树浓荫下,第一个看见的就是史家小学

说起史家胡同,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所著名的小学——史家小学。从胡同西口进入,绿树浓荫下,第一个看见的就是史家小学。北京城内现存的胡同中,像史家胡同这样曾居住过著名历史人物,并遗留下历史事件印迹的胡同有很多,而史家胡同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正是因为一段特殊的过往。 1909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在史家胡同设立了游美学务处,专门选派留美学生,原址就是现在的史家小学。从游美学务处又派生出游美肄业馆,而这个肄业馆正是清华学堂的前身。

和现在场地宽敞的学校比起来,史家小学因位于胡同间隙稍显局促,然而,厚重的历史让这处现在看起来小小的学校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栏目说明

本栏目摘于东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编著的《胡同故事》,仅作学习分享。

“传承胡同文化、讲好胡同故事、永远地留住乡愁,这是无数人的心愿,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和追求。”(单霁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富大贵的史家胡同(组图)
粉碎“四人帮”是在这条胡同里策划的——北京东城史家胡同手机速写上
寻访东城老宅·史家胡同
北京人挤破头也想进的最牛小学,原来是这么来的
史家胡同的史(上)
北京最出名的胡同:这里曾经卧虎藏龙,“一条胡同,半个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