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后进生创造一方精神家园(优秀教师经验总结)
         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情况,摸清学生后进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不论他们是否愿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时每刻都在从各个渠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其中,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不良教育,都可为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提供条件。这是学生后进的外因,而这些影响要起作用,必须通过内因即学生本身。从心理素质看,后进生的独立性意向的迅速发展与认识能力低下不适应的矛盾,使其易感情冲动,产生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从思想水平看,后进生社会经验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总之,我们在做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之前,首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摸清他们后进的原因和关键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切忌那种不问青红皂白,武断的训斥批评后进生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和他们推心置腹,让他们向老师吐露思想深处的东西,使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
那么,怎样为后进生营造一方良好的"精神家园"呢?
一、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信息社会,青少年的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强,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理解、信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温暖后进生灰冷的心灵,促使他们从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简言之,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发展出发,不是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主体,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和创造者。这就需要教师将感情的立足点完全转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与之同呼吸,共悲欢,再度品味求知的艰辛和幸福。学生感受到教师平等待人的民主风气,更激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师生之间的所谓尊卑之别自然冰消雪融,作为教师之天敌的感情疏离与心理对峙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后进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不再有自卑感和孤独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转变角色,关心爱护,正确引导。
正确对待后进生,是做好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的基础。在此,我提倡转变角色,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后进生。不要总以为后进生已是"朽木"不可雕,不要对后进生失去信心,不要总把后进生看成是"坏材料"。只有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和看待后进生:既要看到他们相对落后的一面,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相信后进生身上蕴藏着可以成功发展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可以赶上先进的行列。面对后进生,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作为他们可以"倾诉"的对象。我采取和后进生交朋友谈心的方式,和他们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在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关心后进生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增加认同感,使得后进生放下包袱,倾吐真言,从而全面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情况,找出原委,并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在交流和沟通中,不断肯定后进生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这样在不断交流中,后进生就会从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不断进步。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方结合,共同为后进生做好后盾工作。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同时,后进生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依靠一、二次的谈心、说服教育,就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冷静分析,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反复,不能一看到后进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的反复就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为后进生创造一方精神家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专教育面临着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生源的质量越来越差,即所谓的“后进生”越来越多。为了社会的发展,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家长的期望,全校教师面临着同一话题——怎样对待这些“后进生”呢?并转化他们呢?本人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探索,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扭氛围,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有善恶好坏之分。可以说自他懂事起,他也愿意追求完美的事物,也希望自己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也想成名成家,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后进生,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作为教师要让后进生感受到爱、学会爱,首先要注意自身形象,树立榜样,重视示范、润物无声。对后进生尤其要爱,不能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就冷落他们,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班集体活动,到各项活动中去表现自己某方面的特长,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自己的信心,并以此为支点,增强战胜自己的勇气。整个班级要形成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小气候,让后进生在班集体中工作、学习、生活感到愉快,从而为自己违纪而影响到班集体的荣誉而感到惭愧,主动地改正自己不良行为。

二、转变角色,关心爱护,正确引导后进生

正确对待后进生,是做好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都应提倡角色转变,从另一角度去看待学生。不要总以为后进生是“朽木”不可雕也,不要对后进生失去信心,不要总把后进生看成是“坏东西”。只有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和看待后进生:限期要看到 他们相对落后的一面,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相信后进生身上蕴藏着可以成功发展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可以赶上先进的行列。面对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作为他们可以“倾诉”的对象,我采取和后进生交朋友变心的方式,和他们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并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并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

三、科学搭配,“帮助”后进生

把一个中的所有后进生的工作都“承包”到班主任一个人身上,显然是不可能,不切实际。我们常常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而将所有转化工作都放在班主任和分管政教的领导肩上。其实,一些教师(非班主任)和同学的参与会使我们的转化工作增色不少。学生对学校领导、老师向来有种崇拜、权威的心理,经常过问,会给学生“倍受关注”的感觉,从而乐于在教师的“关注”下进步。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一个群体,平时与同学们在一起,接触后进生的机会较多,对他们有较多的了解,同时,作为“同学”,他们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其观点、看法往往更容易被后进生所理解和接受。当然,人员的配置要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搭配。比如,搭配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干部与后进生要有某种情感上的联系(如同来自一个区县、同姓、或有其他人际关系),并且最好是在该后进生所感兴趣的方面有特长的老师和学生(如喜欢运动,则配体育老师,喜欢文艺则配文艺老师,喜欢书法则配书法老师)。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就会有更多的交流,同时,后进生会因为崇拜、敬佩老师和同学的才能而更加“听话”。这样落实了帮教对子,也就明确了责任,使他们带头一定的压力投稿工作。具体的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对比,避免了班主任一人力不从心,孤掌难鸣的境地。加强领导、老师、学生干部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方合力,共同为后进生做好后盾工作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既要十分重视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旬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比较,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一家“家长学校”,让家长也定期定时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的理念,让家长也学一些教育学生的心理学,使家长地教育学生时也有理有据,与学校同步,那么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你的正确观点。同时,后进生思想觉悟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依靠一、二次的谈心、说服教育,就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冷静分析,正确处理后进生前途无量道路上出现的反复,不能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前进。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后进生的特点及转化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的言行。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三、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
    四、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
    针对学生不良行为,光靠说理还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
    五、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本文转自【我的范文网】,原链接地址:http://www.wdfww.com/Article/ja/bh/xl/200807/Article_4323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德育论文荟萃
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转差案例 (资料库)
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