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辞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栾氏家主栾书的隐忍和反击

周定王十七年(前590年),晋中军佐赵朔去世,其子赵武年纪尚幼,不能直接继承赵氏在朝堂上的卿位,因此晋景公将赵朔的叔父赵同提拔为下军佐,暂时代掌赵氏卿位,预备等将来外甥赵武(赵武之母庄姬是晋景公姐姐)长大后,再承继祖父、父亲所留下来的卿位。

但赵盾在世时,已经将赵氏家主的位置让给了异母弟赵括(赵同同母弟),自己只保留赵氏卿权。赵盾在世时,赵同、赵括兄弟确实敬畏服从兄长,赵氏团结详和。但赵盾去世后,其子赵朔继任卿士,赵同、赵括身为家族长辈,对侄子就没有那么敬畏了,即使赵朔先后任下军佐、下军将、上军佐、上军将,直至就任中军佐,掌握赵氏家族的卿权,赵同、赵括也凭借着“公族大夫”之职,和赵氏宗主的身份,牢牢紧握赵氏的族权,成为赵氏的大宗,而将赵朔一系事实上降为小宗。

当年赵朔就任下军佐时,栾盾为下军将,这是栾氏和赵氏最开始的交集。后来栾盾去世,赵朔又晋升下军将,栾盾之子栾书进入朝堂,任下军佐。在和赵朔共事下军时,栾书和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资历相若,而家族势力比自己的栾氏强大得多的同僚、上司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情投意合、配合默契。

而年轻的赵朔也对脾气、秉性相仿的栾书青睐有加、处处提携照顾。在三年的共事下军时期,赵朔和栾书结下了深厚的同事感情。

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晋楚邲之战爆发,在晋军出征前的军事会议上,以及和楚军接战的过程中,下军将赵朔和下军佐栾书意见一致、配合默契,虽然没能击败楚军,但也大致保持了下军的稳定,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基本将下军完整地撤离战场。

而赵朔的叔父赵同、赵括、赵婴齐三人却和赵朔的意见相左,在议事时和作战中附和骄横跋扈的中军佐先榖,结果导致晋中军和下军一部溃败,晋国在邲之战中被楚国击败。

邲之战战败后,因为在作战中的意见不能够保持一致,导致家族实力受损,因此赵同、赵括对侄子赵武心怀怨恨,赵氏内讧隐现。而在赵氏发生内部纷争时,栾书坚决站在赵朔一方,支持这个性情相近的同僚、上司,因此被赵氏大宗所忌恨,栾、赵(大宗)两家的不合,由此开端。

虽然赵朔此后不断升迁,离开了下军,但他和栾书的友谊却保持下来,一直没有改变。当然,赵氏大宗对栾书的不待见,也一直没有改变。

此后数年,栾书一直留在下军佐的位置上,被荀首、荀庚、士燮接连超过,而当年的下军同僚赵武,已经是晋国朝堂第二人——中军佐了。

原本栾书以为自己将要在下军佐的位置上呆到告老,但世事难料,周定王十七年(前590年),赵朔去世,中军佐出缺,晋景公对朝堂进行了新的调整,最后确立的六卿是——中军将郤克、中军佐荀首、上军将荀庚、上军佐士燮、下军将栾书、下军佐赵同。

就这样,经历了十年蹉跎后,栾书终于得以前进一步,升任下军将,而接任他下军佐位置的,就是一直看他不顺眼的赵氏家主之一——赵同。

赵盾当年对赵氏做出的安排,是自己一系掌握卿权,而异母弟赵括(及赵同、赵婴齐)掌握赵氏族权。但赵朔去世后、其子赵武年幼,所以在晋景公的安排下,赵氏卿权由赵同代掌,就这样,赵氏的卿权和族权全部集中到大宗一系。

赵同就任下军佐后,联合兄弟赵氏家主赵括,想从此就把赵氏的卿权和族权合二为一,使得大宗从此掌握全部卿权、族权。而侄孙赵武将来长大后,分一部分赵氏领地及朝堂大夫位置给他,让他像邯郸氏(赵穿、赵旃)一样别立小宗,这也算对得起兄长赵盾当年的照顾和栽培了。

栾书一来是赵朔的忠实盟友,感情深厚,二来眼见赵氏大宗已经将势力渗入了自己所统领的下军,又不顾吃相抢占赵朔所留下的卿位、欺压晚辈,自然对赵同、赵括没有好感。因此,栾书这个时候,就在准备联络其他卿族,对赵氏大宗下手,清除威胁的同时也协助老友的遗孤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地位。

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晋齐鞌之战爆发。战前,栾书积极支持中军将郤克的意见,奏报晋景公同意后,与上军佐士燮、三军司马韩厥等人一起,率晋国三军随郤克出征齐国。为了不使赵氏因此获得军功,栾书还以留守护卫国君为名,将下军佐赵同留在国内,没有随同出战。

在随后进行的晋齐大战中,栾书随郤克一起,率晋军大败齐顷公亲自率领的齐军,并追击齐军直至齐国境内的马陉邑,齐国因此服软,重新向晋国臣服、订盟,献礼器于晋。经过此战,晋国国威已经恢复到邲之战之前的程度,晋国霸业基本稳固。

晋景公在击败齐国的挑衅后,大赏立下军功的卿士们,将晋国三军六卿扩展为六军十二卿(六军是周天子的待遇,晋景公以诸侯建六军,实属僭越无疑)。

在这一次扩军中,晋国诸卿家族几乎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和更高的朝堂地位,其排名为——中军将郤克、中军佐荀首、上军将荀庚、上军佐士燮、下军将栾书、下军佐赵同、新中军将韩厥、新中军佐赵括、新上军将巩朔、新上军佐韩穿、新下军将荀雅、新下军佐赵旃。

让栾书十分不满的是,自己尽量想要压制赵氏,故意让赵同留守国内,没有出征,但赵氏还是凭借着根深蒂固的家族势力,以及盘根错节的盟友关系,从这一次扩军中得到了最大的利益,赵氏宗主赵括就任新中军佐,小宗赵旃任新下军佐,加上赵同的下军佐,在十二卿中,赵氏就独占了三位,比起栾书自己一个孤零零的下军将,赵氏的实力比栾氏更加强大许多。

赵氏的壮大,引起了国君晋景公以及其他卿族的提防和猜忌,晋国上下都担心赵氏将来会凭借强大的实力攫取更多的利益,甚至损害公室和其他大家族现有的利益。因此,这个时候,赵氏在晋国内部,开始成为众矢之的。

赵同、赵括成为卿士之后,他们的同母弟赵婴齐却没能更进一步、也担任卿士。眼看小宗的赵旃都成为新下军佐,而自己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军大夫,久久不能升迁,赵婴齐心中对赵同、赵括这两位兄长充满了怨言,逐渐有了嫌隙。

当初赵朔去世后,赵氏的卿权也由赵同代掌,赵氏的卿权和族权全部集中到大宗一系,赵朔的妻子庄姬、儿子赵武因为失去了卿权,对赵同、赵括的怨恨可想而知。另外,庄姬和赵婴齐对赵同、赵括兄弟有着共同的怨恨和不满,久而久之,居然因同病相怜而有了私情,赵婴齐本来就对两个同母兄心怀不满,于是在庄姬的鼓动下,决定支持侄孙赵武,将来夺回属于赵武的卿士位置。

周定王二十年(前587年),完成了向齐国复仇、得偿所愿的中军将郤克再也没有了遗憾,于是以旧疾复发为由,向晋景公提出退休。本来,按照正常晋升顺序,应该由中军佐荀首(智氏先祖)继任中军将,荀首之侄荀庚(中行氏先祖)则接任中军佐。但郤克考虑到荀氏家族势力庞大,如果荀首、荀庚叔侄长期执政的话,对国君、对郤氏都会产生可能的威胁。因此,荀氏不能继任中军将。

而下军将栾书,智谋超群、才能卓越,又久在卿位,政治经验十分丰富,而且一直支持郤克的执政,是将来最合适的继任正卿人选。于是,郤克向晋景公奏请,请求以栾书接任中军将,以使得公室、郤氏的利益可以长久保持。晋景公对郤克所请没有异议,栾书顺利成为新一任晋国中军将兼执政大夫。这一年,距离栾书初入晋国朝堂、担任下军佐时,已经过去了十四年。

因为郤克的青睐和提携,栾书才得以从下军将成为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出任了晋国正卿。而成为中军将后,栾书心中除了欣喜,还有忐忑。巨大的政治地位反差让栾书患得患失、自信缺乏,也对其他卿士家族充满警惕,担心有人会不甘居于自己之下,从而策划取而代之、甚至铲除栾氏、收取利益,而在朝堂上占据三卿之位的赵氏(大宗),就是栾书的假想敌、和最为提防的家族。

赵氏自赵盾就任正卿以来,一直是晋国的第一强卿,赵氏的权力一度比国君还要大,作风蛮横强势。晋国君臣对赵氏一直都有忌惮、提防之心。但赵氏确实有大功于晋国,赵盾虽然蛮横,并没有专权谋私的心思,赵朔没什么特别的贡献,但也是勤恳勤勉;因此,赵盾、赵朔在世时,其他卿士家族和国君再不满赵氏,也只能勉强相处。

但赵朔去世后,赵同挤占了侄孙赵武的位置,继任卿士,又忽略了同母弟赵婴齐的诉求,因此使得庄姬、赵婴齐对大宗怨恨不已,赵氏内部起了内讧。赵同、赵括对外又争强好胜、不知谦让、短视自私,因此将国君及大部分卿族都得罪了,国君和卿士们对赵氏自私自大、争强蛮横的行为不满到了极点,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给予赵氏致命一击。赵氏在晋国,已经犯了众怒,且没有缓和余地。

外部环境已经很恶劣了,赵氏内部犹自内讧不止,赵婴齐和侄媳庄姬私通、想要协助赵武重夺卿位之事,终于被赵同、赵括所得知,两人恨赵婴齐亲近庄姬、赵武,因此以“杜绝家丑”为名,将赵婴齐驱逐出家族,放逐流亡去齐国。赵婴齐流亡前,曾苦求两位兄长:“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强调栾氏在外窥伺,赵氏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保护家族利益,防止其他卿族的冒犯。

但赵同、赵括忌恨赵婴齐想要协助赵武,将来夺回卿位,所以不听赵婴齐的谏言,强行把弟弟驱逐到齐国,以斩断他和庄姬母子的联系。赵氏经过内讧之后,内部离心力加剧,外强中干的态势显露无疑。

庄姬在赵婴齐被驱逐后,失去了唯一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相互扶持的赵氏亲属,由此更加怨恨赵同、赵括,而儿子赵武将来重夺卿士位置的希望也大大降低、希望渺茫。怨恨愤怒之下,庄姬携赵武搬离了赵氏封地中的下宫,投靠哥哥晋景公,移居到公宫中居住。

而以栾书为首的其他卿士家族,在赵氏内讧纷争、家族势力消退之时,都在各自准备,等待一个好时机,发起对赵氏的一击。郤氏因为郤克退休后,其子郤锜只得到一个下军将的位置,下军佐赵同还和郤锜在下军中争权夺利、处处压制郤氏,因此郤锜对赵氏怨气充冲天。郤氏家族本来也是庞大强盛、不弱于赵氏,但在晋国六军十二卿中,郤氏仅仅只有一个下军佐的位置,远逊赵氏。郤锜更加不服赵氏,时刻想要打倒赵氏,瓜分属于赵氏的财富和利益。因此,郤氏和栾氏因为共同的目标而私下联合、积蓄力量,准备一举铲除赵氏(大宗),夺取赵氏的财富、地位、利益。

晋景公是因为赵氏的原因,才能登上晋侯之位(晋景公之父晋成公,是赵盾所立,因此晋景公才能继任晋侯),按道理说该感激赵氏。但赵同、赵括依仗大宗身份,欺辱自己的妹妹庄姬和外甥赵武母子,又挤占了赵武的卿士位置,使得庄姬和赵武被迫投奔自己;同时赵同、赵括对内争强好胜,只顾赵氏私利,对外也没有维护、壮大晋国霸业的责任心,因此,晋景公也想消灭跋扈庸碌的赵氏(大宗),消除威胁、扩大公室利益,并震慑其他敢于冒犯公室利益的卿族。

周简王元年(前585年),为了离开由赵氏实际把持掌握的新绛国都,以便实施诛灭赵氏的计划,晋景公以新绛水土环境恶化,不宜继续作为国都为由,宣布将迁都他处。经过一番仔细挑选后,晋景公将新都选定在新田(山西侯马),随即正式迁都。就此,晋公室以及朝堂都搬离了赵氏势力深厚的新绛。

在国君和栾氏、郤氏紧锣密鼓地策划对赵氏的攻击时,赵同、赵括反应迟钝,又自恃家族在晋国的四十年经营,实力雄厚、党羽众多,因此自大地认为不惧其他卿族的挑衅、和国君的加罪,依旧照常参与晋国内部的事务、政事,没有做好高度的戒备。

周简王三年(前583年),公室和卿士们针对赵氏的计划都已就绪,晋景公在召集卿族发起对赵氏的攻击前,先让寄居在公宫的妹妹庄姬出面首告赵氏,说“原、屏将反!”(赵同封邑在原地;赵括封邑在屏地;所以庄姬以原屏代指赵氏大宗,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反叛),然后召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佐郤锜、下军佐韩厥(原中军佐荀首病逝,其余诸卿按次序晋升)入宫商议对策、应对赵氏的“谋反”。

栾书、郤锜和晋景公早就沆瀣一气,事先就做好了准备,于是当众给庄姬作证,言辞凿凿,称赵氏早就有谋反企图,并煞有介事地对晋景公谏言说赵氏家族势力庞大,党羽众多,如果不采取先发制人手段,恐怕将重现桃园之祸旧事(即当年晋灵公想要诛杀赵盾、反被赵穿弑杀于桃园之事)!

荀庚和栾书一向近亲,荀氏和赵氏也有矛盾,因此也发言支持国君、力主讨伐赵氏。卿士之中,只有下军佐韩厥一来感念赵盾当年的养育之恩,二来对国君和栾氏、郤氏想要剪除赵氏的私下谋划了然,所以冒着巨大的压力不赞同讨伐赵氏,而是建议国君召赵同、赵括前来对证,以明辨真伪。

但韩厥不知道的是,晋景公和栾书、郤锜等人为了诛灭赵氏,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做准备,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可能因为韩厥一个人的反对,就轻易停止出兵,放过赵氏。于是,晋景公对韩厥的劝告选择了无视,并进一步下令,命其他诸卿都要随公室一起出兵,攻打谋反的赵氏,包围并攻击赵氏封地原、屏两邑和下宫,一举铲除跋扈专横的赵氏大宗。

在国君的命令下,栾氏、郤氏首先响应,栾书和郤锜率家族私兵大举出动,会合公室军队,向赵氏的下宫发起攻击。其他诸卿也随即跟着发兵,响应国君的号令。卿士之中,只有下军佐韩厥坚持不出兵,闭门自守,用这样的做法来表达对国君、栾氏、郤氏的反对,和内心的鄙视。

直到国君和其他卿士的联军大举包围下宫后,赵同、赵括才反应过来,急匆匆地安排反击。但赵氏低估了晋国群臣想要消灭赵氏(大宗)的决心,也没料到国君居然亲自带头,率先发兵攻击赵氏。因此,下宫的防守慢了一拍、反击也提不起速度,很快就被联军围困、四面环攻。

因为是晋景公亲自下的命令,还有栾氏、郤氏带头,所以,晋国卿士之中,除了韩氏以外,其他大家族都纷纷出兵,像当年响应晋景公的号召,出兵消灭先氏家族一样,争先恐后、一起出兵,再次“平叛”,以在诛灭赵氏的行动中分得一杯羹。

就这样,即使赵氏历经赵衰、赵盾、赵朔、赵同、赵括等几代人的经营,实力雄厚、封地富庶、积蓄充足,但在国君和卿士们的联军攻击下,以赵同、赵括为首的赵氏大宗还是因为防备不足、相对势单,于寡不敌众之下被联军攻克下宫,全族覆灭,赵同、赵括也在激战中被杀,赵氏在晋国四十年的辛苦经营,就灰飞烟灭。这就是导致赵氏晋国几乎全族覆灭的“下宫之难”。

而为了保证自己的外甥赵武不在这一次围攻赵氏的行动中受到牵连,晋景公在临发兵前,还亲自出面申明,此次出兵“平叛”,只讨伐作乱的赵氏大宗,并不包括赵朔一系(即赵武本人),赵氏别支邯郸氏(赵旃一系)也不属于赵同、赵括一党。

因此,赵氏大宗覆灭后,受到舅舅晋景公保护的赵武什么事都没有,依旧和母亲庄姬住在公宫中,没有受到牵连。赵旃也和大宗及时划清界限,逃脱了被一并攻灭的命运,并在晋景公支持下,依旧担任新下军佐。而赵氏大宗覆灭后,其数十年来所积累的财富、领地、属民,都被公室和诸卿族所瓜分,荡然无存。晋景公将赵氏封地收归公室,然后赐予了公族分支羊舌氏。

策划诛灭赵氏大宗后,栾书为了缩小利益划分范围、加强对朝堂的控制,于是趁机向晋景公建议缩小军队规模,压缩朝堂卿士位置,由国君掌握大部分权力。晋景公深以为然,顺势将晋国原有的六军十二卿制度压缩为四军八卿制,其中除了赵氏的下军将(赵同)、新中军将(赵括)已经因为赵氏覆灭而空出来外,当初不愿出兵攻赵的韩氏家族所保有的新上军将(韩穿)、以及实力弱小的巩氏所拥有的新中军佐(巩朔)这两个卿士位置,也被一并取消,晋国原来的新上中下三军被合并为新军。

在晋景公诛灭赵氏大宗、并采用栾书的建议重新调整了朝堂位置和军队编制后,新一代晋国八卿排名是: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将士燮、上军佐郤锜、下军将韩厥、下军佐荀罃、新军将赵旃、新军佐郤至。

原本栾书认为,自己有协助国君诛灭权臣家族的大功,又紧随国君、调整朝堂势力,栾氏怎么也该得到奖励,增加卿位才是。但晋景公深谙权力控制之道,在新任的八卿中,并没有提拔栾书之外的栾氏家族成员出任卿士,而是刻意扶持另外的功臣家族郤氏,将郤锜的族弟郤至任命为新军佐,以表彰郤氏在讨伐赵氏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赵氏别支赵旃留任新军将。这就是晋景公的更深一步的策划,其目的是防止栾氏在赵氏大宗灭亡后获取更多利益、使得家族势力壮大,形成新的权臣家族,因此以郤氏和赵氏别支来牵制栾书和栾氏家族。

赵氏大宗覆灭、晋景公调整了朝堂卿士位置后,赵氏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未成年人赵武(赵婴齐在流亡到齐国后,很快从史书中失去了踪迹,不知下落)。受过赵氏几代人恩德的韩厥不愿意看见曾经的恩主家就此衰败,于是找了个机会向晋景公进言,说赵氏实在对晋国有大功,当初成季(赵衰)的功勋、宣孟(赵盾)的忠勤,晋国上下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因为部分后人不肖的缘故,居然让赵氏没有了能继承家族爵禄的人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将来还有谁愿意为国家效力?

晋景公其实内心中就准备扶持自己的外甥赵武继承赵氏的爵禄,而韩厥的进言正合心意,于是,晋景公在诛灭赵氏大宗后还不到一年,便以韩厥的进言为理由,将时年不满八岁的赵武立为赵氏新一代家主,承赵衰、赵盾、赵朔三代之祀。另外,晋景公将封给羊舌氏的原赵氏封地返还给赵武一部分,并命仅存的赵氏近亲、别支邯郸氏家主赵旃负责辅佐、照顾年幼的赵武,处理家主事务。一度濒临灭亡的晋国赵氏,在韩厥、晋景公、赵旃等人的扶持协助下,又顽强地重生过来,而整个家族的荣耀和复兴重任,就落在了八岁的赵武一个人身上。

面对重建的赵氏,栾书的心情很是复杂,一方面,赵氏是因为自己的一手策划,才落到几乎全族覆灭的境地;而另一方面,自己和赵朔是感情深厚的同僚、好友,赵武得以继承赵氏,也是栾书所乐于看见的。而赵武成年之后,将如何看待灭亡家族大宗的始作俑者和助自己承继家主之位的世交前辈这双重身份的自己,这就是日后困扰栾书多年、至死也没能解开心结的心中巨石了。

周简王五年(前581年)初,晋景公得了疾病,日夜不能寐,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常常梦见赵同、赵括兄弟的鬼魂前来质问自己为何无辜诛灭赵氏,并手举武器向自己寻仇。因此,在心病和外疾的双重折磨下,晋景公梦魇不断、重疾缠身,就此彻底倒在病榻上,无法继续处理朝政事宜。

国君病倒,不能理政,但国家不能没有权柄掌握者。晋景公在无奈之下,只得命太子州蒲代为主持国事,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协助太子治理国家。

周简王五年(前581年)夏,在焦虑和恐惧中身心皆受折磨达半年之久的晋景公终于病逝于新田(也有一说是上厕所时不慎落入厕中淹死的),栾书和荀庚奉太子州蒲继承晋侯之位,即晋厉公,晋国的历史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而栾书的执政历程,也将在晋国在不久后接连击败秦、楚两个强敌、重登诸侯霸主位置时,迎来最为辉煌的时刻。这是下一篇文章,将为大家讲述的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蚨园之晋国六卿——设立三军六卿制度晋国霸业的开创者和掘墓人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没了,如何成为战国七雄的?
时人轻先见,不惟国亦然——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由“赵文子冠”考证赵武年龄,查《赵世家》漏洞:他出生于哪年?
晋国六卿的人物风云录,无不显露出成王败寇的势利观念
晋国六卿之韩氏,起源成谜,低调厚道,筚路蓝缕终由臣而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