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概述:“西北第一猛男”噶尔丹策零,是怎么样炼成的?

出生于1695年的噶尔丹策零(1695—1745),是二代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1727)的长子,也是准噶尔汗国非常杰出的地方政权首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评价噶尔丹策零(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与哈萨克的恩怨情仇)?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天山牧场

1)噶尔丹策零和清朝的关系

在策妄阿拉布坦的苦心经营下,准噶尔汗国迎来了新的鼎盛阶段,“号称拥有三十万大军”,在西域乃至中亚地区,均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得益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青年时代的噶尔丹策零,具备了“放眼看世界”的有利条件。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噶尔丹策零即位。次年,他遣使至北京,除了通告父亲“病故”的信息之外,还请求清廷允许自己派遣使者到西藏“熬茶”(礼佛),为父亲 “设供”。不过,考虑到当时西藏政局不稳,清廷恐其沿袭策妄阿拉布坦“故辙”(侵扰西藏),“拒其所请”。

不久,清廷致信准噶尔汗国,要求噶尔丹策零将罗卜藏丹津(固始汗之孙,青海和硕特部首领,被清军击败后逃至准噶尔汗国“避难”)遣送至清朝(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和硕特汗国在西藏的雄起与崩盘)。可是,接到谕令的噶尔丹策零,并未在第一时间给予有效反馈。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关系变得愈发微妙了起来。

准噶尔汗国的疆域

1)雍正的“西部野望”

苦苦等了一年的雍正,见噶尔丹策零“纹丝不动”,马上以“(噶尔丹策零)故意藏匿罗卜藏丹津”为由,准备大举征讨准噶尔汗国。

但是,雍正西征的提议,遭到了除张廷玉之外的很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可即便如此,雍正依然不为所动。他认为,“四海升平之时,国用充裕,朕细加筹划,计议再三,凡命将遣官派兵运饷,以及车马甲胄兵器耕具之属,无不经理周详”。

在他看来,噶尔丹策零即位时间不长,根基不稳;清朝国力更强,准备更为充分——击败甚至摧毁准噶尔汗国,当下是最好的时机。

很快,踌躇满志的雍正,任命傅尔丹(1680—1752,满洲镶黄旗)出师北路,岳钟琪(1686—1754,岳二十一世孙)出师西路,“声罪致讨”。

八旗官兵

此时,押送罗卜藏丹津的队伍已经抵达伊勒布尔和硕地区。当噶尔丹策零得知岳钟琪率兵二万前来后,马上令队伍提前返回伊犁。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向清廷发出通报,“因闻进兵之信,暂行中止,若天朝俯念愚昧,赦其已往,即将罗卜藏丹律解送。”

雍正接到疏报后,临时命令清军“暂缓一年”进兵。不过,对于志在彻底“摧毁”准噶尔汗国的雍正而言,他不可能甘心就此罢兵的。很快,他要求噶尔丹策零“请封号,所有属下悉编旗分佐领。”坦诚说,雍正“收复西域”的决心,已经非常明显了。

雍正:啥也不说了,就是想揍你!

2)两败俱伤的纷争

雍正居高临下的强势态度,让噶尔丹策零颇为恼火。1730年8月,趁岳钟琪率领的西路军防守松弛之际,他派遣两万军队袭击了可阔舍图卡伦,引爆了延续四年之久的“清准战争”。

在准噶尔军队的“引诱”下,由傅尔丹率领的北路军率先发起了攻势。1731年6月,双方在和通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境内达彦湖)附近展开了决战。简单地说,一直战无不胜的清军遭遇到了入关后的最大惨败,甚至连可参考的史料笔记都极为有限。

综合《清世宗实录》和《平定准噶尔方略》看,清军损失超过1万人,其中阵亡和被俘者就超过了7000人,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等合计14位高级将领殒命战场。“被俘的清军官兵们,被准噶尔人用皮绳穿胫,挂在马后,多数被卖到南疆做了奴隶,可谓十分凄惨。”

和通淖尔战役详情

和通泊之战的大获全胜,让准噶尔汗国上下变得更为“膨胀”了起来。1732年初,噶尔丹策零派遣色布腾等人率兵六千,进犯哈密塔勒纳沁地区,但被清军击退。

7月,小策凌敦多布领兵三万,深入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地区,不仅劫掠了察罕瘦尔、克鲁伦、塔密尔等地,并掳走了大量属民和牲畜(包括喀尔喀亲王策凌的小妾和两个儿子)。

最终,由策凌率领的清军(喀尔喀蒙古+八旗军),在额尔德尼昭(光显寺)一带与准噶尔军队展开决战。

在占据有利地形和野战大炮的“双重助力”下,准噶尔军队伤亡惨重。“小策凌敦多布将所携带的辎重与牲畜塞在山谷中,阻碍追击的清军,自己带了两万人在夜间经鄂尔昆河上游,往推河方向逃遁”拓展阅读:老北京“奇葩地名”考:“六公主坟”的前世今生)。

光显寺,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西部的哈拉和林,距市区400公里

3)和平,才是主旋律

客观地说,“清准战争”是没有赢家的。随着战事的延续,噶尔丹策零敏锐地意识到,唯有恢复并发展与清朝的友好关系,才能保障汗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1734年初,噶尔丹策零主动向清廷提出“请和”,并很快得到了清朝的积极反馈。

同年8月,清朝派傅鼐和阿克敦等前往准噶尔汗国,共同商议勘分喀尔喀与准噶尔边界等事宜。据史料记载,在得知清朝使团前来后,噶尔丹策零派宰桑(宰相)特累等二十余人,在距离伊犁十五里外的地方专程迎接。

需要说明的是,与噶尔丹“意欲恢复大蒙古国”的“雄心壮志”不同,噶尔丹策零似乎从未想过挑战清朝的“大哥地位”。对于主动挑起冲突的原因,噶尔丹策零认为是“(清朝)无故加兵”和“编旗分佐领”两大原因。

在同傅鼐等人的交谈中,他如是说道:“从前我父亡故,我遣特累(磊)告知,反有兵来,继遣特累请示大部,反令我请封号….又传旨图尔扈特所属尔编旗分佐领,另为部落,丹津拉布坦之子属下旧户,查明送还,再策凌敦多布等大台吉亦各令别为部落,管其奴仆。此自我祖父以来未从之事,我岂能从。我亦并无过失。”

准噶尔汗国的军队

总的来说,谈判过程还是较为顺利的。除了边界勘定之外,双方就赴藏“熬茶”(礼佛)、互市贸易等事宜,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1739年底,谈判正式宣告完成。谈判议定,双方“以布延图河,南以博尔济、昂吉勒图、乌克克岭等处为界;北以孙多尔库奎、多尔辉库奎、至哈尔奇喇、博木哈喇等处为界”。

关于赴藏“熬茶”,清朝一开始提出“以百人为限”,但噶尔丹策零以“驼载什物,百人不敷”为由,希望商队规模可以扩充至三百人。不久,他的这一请求得到了清朝的许可。

关于互市,清朝同意“每四年分别在北京和肃州(甘肃酒泉县)开放互市一次”。“北京贸易由哈密、肃州、西安一路行走,人数不得(超)过二百”,“肃州贸易人数不能超过百人,并(且)还期悉定限八十日”。1743年,双方议定将北京贸易也搬到肃州,即“肃州贸易改为二年开市一次”。

清初的中国时局

从1739年以后,每年都有大批由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的准噶尔商队,前往肃州和西宁等地,同内陆人民进行贸易。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贸易额也呈现出了显著上升的态势。1738年,肃州的贸易额约为白银10000两,1739年时已经超过了40000两。等到了1746年时已经“涨”到了95920两,1750年时居然超过了180000两。

显而易见,高频次和大规模的贸易活动,极大促进了双方在各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就拿贸易来说,准噶尔人民以大量的毛皮、牲畜等产品,换取茶、中药、丝绸、陶瓷、锅釜以及各种农产品和手工制品,极大满足了彼此的物质需求。

一言概之,在噶尔丹策零统治的大部分时期,双方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关系。换言之,噶尔丹策零是一位“亲清”的统治者,“建立和发展同清朝的友好关系”是他倡导的主流思想。

(疑似)准噶尔汗国的骑兵

2)噶尔丹策零的“抗俄历程”

十八世纪初,沙俄为了实现称霸的野心,开启了对中亚地区的渗透和侵略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也是虎视眈眈。

史料显示,早在1709年,他们就派人潜入额尔齐斯河和卡通河地区。

1)沙俄的野心

1715年,彼得一世听说“叶尔羌(新疆莎车)地区生产沙金”后,马上派遣布赫戈利茨率领近三千远征军,沿额尔齐斯河深入到中游左岸的亚梅什湖(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城市巴甫洛达尔以南),梦想开辟进入西域的通道。

得知沙俄入侵后,在大策凌敦多布的率领下,准噶尔军民迅速将其聚而歼之,并将不足千人的沙俄残军尽数驱逐出了亚梅什湖(不过有学者认为,这支沙俄军队合计战死133人,被俘419人,损失远低于此前学者的估计)。

巴甫洛达尔夜景

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率军进攻西藏,汗国北部边境防务空虚。沙俄知道后,立刻派兵重新占领了亚梅什湖。次年,他们又相继侵入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森博罗特(位于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斜米帕拉丁斯克要塞”(拓展阅读一文综述: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

2)噶尔丹策零的“反俄意识”

沙俄频繁的侵略行为,让年轻的噶尔丹策零意识到,准噶尔人民要想获得安定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敢于与沙俄做斗争。

1719年,在得知淮噶尔军队进攻西藏受挫后,彼得一世马上任命近卫军少校利哈列夫“继续布赫戈利茨的远征”,并要求他“尽可能达到斋桑泊,傍湖筑造要塞”。

次年,一支由利哈列夫率领,合计五百余人组成并配备新式武器的军队,沿额尔齐斯河侵入斋桑湖(哈萨克东部淡水湖,位于阿尔泰山脉和塔尔巴哈台山脉之间)。

驻守在斋桑湖附近的噶尔丹策零得知后,不顾清军攻击乌鲁木齐等重镇的危险局面,毅然率领准噶尔军民合计二万余人前去应战。

一开始,沙俄军队依仗装备优势,不断炮击准噶尔军队。但在噶尔丹策零的指挥下,准噶尔军队依托有利地势,在经过三昼夜的激战后,再一次将他们驱逐了出去。

斋桑湖

1722年,炮兵大尉翁科夫斯基来到准噶尔汗国,以武力威胁策妄阿拉布坦向沙俄“称臣纳贡”、签订不平等条约并“让与领土”。此时,以噶尔丹策零为首的“反俄派”,提出了“与沙俄血战到底”的意见。

最终,策妄阿拉布坦不仅拒绝了对方“转入俄国国籍”和“(沙俄)在汗国领土上修建要塞和派遣俄军驻防”的“建议”,并对其霸占额尔齐斯河流域大片土地的侵略行径,表达了强烈谴责和愤慨。

一言概之,噶尔丹策零不惧强暴的“反俄意识”,为他赢得了非常高的声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成为最受人信任和尊重的首领之一。

沙俄的哥萨克骑兵

3)噶尔丹策零与沙俄的斗争

1727年,噶尔丹策零成为准噶尔汗国的新任大汗。和过去一样,他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抗俄政策”。尽管沙俄方面多次派遣使者强迫他向俄国“效忠”,但他不仅不为所动,还警告对方“不要忘记一件事,即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土地是准噶尔人民的”。

哥萨克轻骑兵

1732年,沙俄使臣乌格柳莫夫来到准噶尔汗国,意欲领回在亚梅什湖之战(1716)中被俘的沙俄官兵。根据噶尔丹策零的指示,准噶尔汗国的首席谈判代表巴图尔宰桑,马上提出了“交换条件”,即“沙俄必须归还被占领土地”。

在意识到戳中了对方的痛处后,巴图尔宰桑斥责道:“对于我们,另一件事比人更重要,那就是土地。可是你们对这件事没有真正的答复。为了土地,我们愿交出更多的人。因为我们自己明白,我们需要土地。如果那个地方不是我们的,我们也不会去过问,亚梅什湖之争是争地而不是争人”。

不过,一度被反驳得哑口无言的乌格柳莫夫,不仅否认“鄂木河以南土地属于准噶尔汗国”,还声称准噶尔牧民“从未到那里游牧过”,甚至无礼地要求“噶尔丹策零交还'从伏尔加河移徙到西北的两万土尔扈特帐蓬(户)’”拓展阅读:归途路漫漫,土尔扈特人的东归血泪史)。显而易见,这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

俄国的哥萨克骑兵

1734年,噶尔丹策零派遣使者前往彼得堡,就领土问题再一次向沙俄提出严正交涉。

不过,沙俄蓄意拖延的态度,再一次让谈判无疾而终。与此同时,他们暗地里将占领区内的“蒙古地名”尽数换成“俄语地名”,妄图抹掉这里的“蒙古印记”。

噶尔丹策零得知后,马上向沙俄方面提出强烈抗议。“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从河口到源头自古以来就是他们(准噶尔牧民)的领地,现在却改成了他们(沙俄)的地名;以前鄂木河河口上面从来未有人来过,现在所有这些全取了俄国地名”。

不过,沙俄依然我行我素。为了加速这些地区的“俄罗斯化”,他们大力扩充移民,开矿设厂,配置重兵,态度极为嚣张。

哈萨克电影《铁血1000勇士》中的蒙古妇女

1742年3月,噶尔丹策零派出以喇嘛达什为首的使团访问俄国。除了重申过往的外交立场外,还带去了致沙皇的一封信。噶尔丹策零在信中警告沙皇,沙俄必须撤军,否则“他会采取必要的行动”。

与此同时,喇嘛达什还递交了一份“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叶尼塞河流域的准噶尔部落的清单”,“(准噶尔村落)总数约有五千个帐蓬”。

噶尔丹策零要求沙俄方面,“必须将托木斯克、库兹涅茨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及沿额尔齐斯河沿岸的要塞拆除,因为这里是准噶尔人及其属民居住的地区。”

哈萨克电影《铁血1000勇士》中的蒙古将军形象

不过,对于噶尔丹策零的“警告”,沙俄不仅未予理会,甚至还将触角延伸至西北地区。

1743年3月,沙俄方面决定,“从黑卢茨卡亚镇湖额尔齐斯河上航到塞米巴拉丁斯克一段增建一些多面堡,从塞米巴拉丁斯克经捷米多夫斯克(科雷万、沃斯克列先斯克)厂到捷列茨湖重建起一道防线,使之与萨彦岭相连。”

为了巩固这道防线,他们不仅派遣了一万名正规军驻守,还联合当地的哈萨克人和卡拉卡尔帕克人,一起反对噶尔丹策零(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与哈萨克的恩怨情仇)。

哈萨克骑兵(疑似)

面对着沙俄虎视眈眈的威胁,噶尔丹策零丝毫没有畏敌情绪。

武力威胁没有让他折服,物质利诱没有让他上当,直到临死(1745)前,噶尔丹策零依然“为同俄国打仗而尽力作准备”。回过头看,如果噶尔丹策零选择向沙俄妥协,后果一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3)噶尔丹策零主导的“国家建设”

客观地说,在噶尔丹策零统治的十八年间(1727—1745),准噶尔汗国的民生、经济和生产力水平,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实际上,策妄阿拉布坦就比较重视发展生产,并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因此,在噶尔丹策零即位之前,当地的经济已经呈现出了一篇欣欣向荣的景象。

噶尔丹策零即位后,汗国的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均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简单地说,在“国家建设”层面,噶尔丹策零做出了以下努力:

1)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改善

《西域图志》记载, “噶尔丹策凌时,设二十一昴吉”,“二十一昂吉境内别设台吉居住,以统领游收,谓之六游牧台吉焉。”

坦诚说,“二十一昂吉”和“六游牧台吉”的设置,不仅适应了人口高速增长和畜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对于畜收业的深层次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因此,即便在噶尔丹策零趋势后,这一制度也被一直延续了下来。

喀拉峻“人体草原”,摄影师@刘辰

2)对于农业的大力扶持

对于愿意从事农业的汗国居民,噶尔丹策零都予以积极支持和奖励。他把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吐鲁番等地的维吾尔农民迁移到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地,为其耕种。

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从事农业的不仅有布哈拉人(维吾尔人),也还有卫拉特人”,包括伊犁、乌鲁木齐在内的很多重镇,都成为了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对此,前面提到的沙俄使者乌格柳莫夫,不仅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做出了详细记录,还亲自探访了由维吾尔人管理的园圃,“园圃有用砖砌成的围墙,园内种植着果树和蔬菜,点缀着建筑物和篱舍。据说像这类园子在准噶尔相当多。”

喀什老街经典维吾尔民居花式门窗

3)手工业的发展

早在噶尔丹时期,汗国境内的手工业就已经初具规模,但基础较为薄弱。

除制造军备物资之外,其他大部分手工业“作坊”,不仅规模狭小,生产技术普遍落后,经营方式也比较“粗放”。另外,像采矿、冶炼业的发展,只能算得上“初具雏形”。

到了噶尔丹策零时期,准噶尔汗国的手工业生产,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制造军备物资的“作坊”,已经达到了近千人的规模;很多布匹、呢绒、皮革、造纸、印刷以及开矿、炼铁等“作坊”,在规模、技术以及运营等环节,均有了显著的进步。

4)小结

一言概之,伴随着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准噶尔汗国的发展达到了又一个全盛期。

与此同时,噶尔丹策零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对此,沙俄奥伦堡探险队长基里罗夫(1734)在给沙俄政府的报告中说,“噶尔丹策零是所有土著民族中最强者,他拥有持火炮军队八万人......同哈萨克的汗们对属下的无能为力相反,噶尔丹策零对属下拥有无上的权力。

今日祥和平静的喀什老城

4)噶尔丹策零身上的特质

综合各方史料来看,噶尔丹策零的身上存在着以下几种特质:

1)善于用人

早在1729年,雍正准备讨伐准噶尔汗国时,散秩大臣达福就劝谏道,“策旺(策妄阿拉布坦)虽死,其老臣固在,噶逆(噶尔丹策零)亲贤使能,诸酋长感其先人之德,力为捍御,….我以千里转饷之劳,攻彼效死之士,臣未见其可!”由此可见,噶尔丹策零善于用人的特质,甚至得到了对手的充分肯定。

策妄阿拉布坦时期,大小策凌敦多布堪称“左膀右臂”一般的存在。史书记载,“大者善计善将将,小者勇万夫莫当”。噶尔丹策零即位后,既没有为了树立权威而轻视他们,更没有因为他们“功高震主”而排斥他们。众所周知,在与清朝作战的几年间,大小策凌敦多布一直都是他最为依仗的将领。

另外,他不仅对本民族的贤能之士加以重视,即便是被俘的异族人才,也能得到他的重用。其中,对瑞典军官林纳特的重用,就是典型的案例。“当时在他周围有许多有学问、有教养的人。这些人不仅有本部族的,还有汉族、满族、俄国以及瑞典的战俘”。

骆驼回旋炮也被准噶尔人采用

2)体恤百姓、重视下属

1750年,达什达瓦(小策零敦多卜之孙)部宰桑萨拉尔投奔清朝。当乾隆向他问起噶尔丹策零时,萨拉尔说:“噶尔丹策零在时,优待下属,亲如骨肉:其幸桑有功者,噶亲酌酒割肉食之;每秋末行围,争较禽兽,弯弓弛骋,毫无君臣之别,故人乐为之用”,引得乾隆本人也忍不住连连称赞(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乾隆是如何搞定准噶尔汗国的?)。

着重指出的是,对于部下们提出的不同意见,噶尔丹策零均颇为重视。在清准谈判过程中,清朝提出了“以阿尔泰山为准噶尔、喀尔喀二部游牧界,以后二部游牧各毋相逾越,以免产生衅端”的条件。一开始,噶尔丹策零对此颇为“不爽”。不过,在以小策凌多布为首的重臣们的倡议下,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主张。

3)学识渊博

坦诚说,他之所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与其本身较强的学识和修养,有着一定关系(拓展阅读:读书笔记:“文武全能”的合赞汗,究竟是怎么样炼成的?)。根据史料记载,他每次徙牧时,“光是装载各类书籍的骆驼,都有近一百余头”。

在瑞典军官林纳特回国前,噶尔丹策零特意送了他两幅准噶尔地图“作为纪念”。其中一幅就是由他“亲自绘制”的住准噶尔地图。在这幅地图中,不仅有山脉、河流、湖沼等标识,还有民族、森林、矿产以及野路驼等的注解。这些标识和注解,合计超过二百五十条。

客观地说,两份地图不仅是研究准噶尔历史的重要资料,也为研究西北以及中亚的地理、矿产、森林资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喀什的民族特色建筑

5)尾声

当然,作为一位民族政权的最高首领,在他的身上也存在着残酷压迫和剥削西域各族劳动人民的一面。比如强制迁徙原本生活在南疆的维吾尔农民,到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地“为国种田”的行为,无疑伤害了他们的感情,我们应该予以批评(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汗国时期的新疆与维吾尔人)。

不过,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必须理性、客观且全面地进行看待,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总的来说,噶尔丹策零称得上是一位综合能力较强的地方政权首领。因为在他的统治下,西域与内陆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密切;得益于他“坚持抗俄”的思想,我国西北的安全得到了充足的保障(拓展阅读:一文纵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前世今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军在消灭准噶尔汗国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灭掉哈萨克汗国?
噶尔丹如成吉思汗一般雄心勃勃,远交近攻,为何却败给了康熙?
康熙三征噶尔丹胜利,为何不乘胜追击?62年后才知道康熙的高明
浅谈:准噶尔汗国(二)
1757年,俄国人送回了阿睦尔撒纳的尸首,验明正身后,乾隆急令兆惠将军,不分男女老幼、是否忠于清朝、...
这场历经清朝三代皇帝,持续七十年的战争,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