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家分晋终章——到底是哪三家分的晋?

晋国的霸业持续了百年的辉煌,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的历史。在记录春秋的各种史籍中,晋国有三个家族的名字一直活跃在史书中。

晋献公十六年,在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过程中,为了吞并霍、魏、耿三个小国,晋献公委派大夫赵夙负责伐霍。霍、魏、耿三国灭亡,晋献公把耿地赐给了赵夙、把魏地赐给了毕万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夙的先人传到中衍时终于混出了点名头,给殷帝太戊赶车,看来是善于养马和驾车。他的后代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叫恶来,侍奉纣王,后被周人所杀。另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的后代传到周穆王时名字叫造父,造父“得宠于周穆王”。

周穆王在位期间,徐偃王发动叛乱,造父赶车日行千里(完美继承了他祖先中衍的基因——善驾车),迅速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周穆王一高兴,就把赵城赐给造父,从此就成为赵氏。

周穆王及其车驾形象,来源于百度百科

造父的后代叫叔带。叔带的时候正值西周末年周幽王在位,目睹了周王的荒淫无道,他果断选择了离开,到晋国侍奉晋文侯,开始在晋国建立赵氏家族。叔带传了五世就是前文提到的赵夙。战国七雄中的赵国就是赵夙的后人。

值得一提的是,赵夙的祖先自蜚廉时分了两支,一支是季胜的后代,就是他们赵家。另一支是上文提到的因侍奉纣王被周人杀死的恶来,恶来的后人传到周孝王时叫非子,因为善于养马(这一支也完美的继承了他祖先的基因),经常给周王进贡,于是周王室赐给非子一个城作为食邑,号称秦嬴。

因地处西戎,秦人不得不和戎狄做常年争斗,非子四世孙赵其(注1)在位期间击败了西戎,周宣王一高兴,正式封非子为西陲大夫,又将秦地赐封给他,秦人成为周王朝大夫,这就是春秋战国秦国的祖先。

其实秦人的祖先脉络与本文无关,但是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总是会有好多有趣的知识和细节。原来在战国后期,因为长平之战差点把两国血本都赌输的秦国赵国,居然是一个祖先。

说这点题外话,是想告诉读者,通过读历史,我们会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同根同源,通过几千年来的相互兼并、融合、传承,逐步找到了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源头,这,就是中华民族。

介绍完了赵氏家族的由来,我们再来聊聊魏氏。上文我们提到,晋献公在把耿地赐给赵夙的同时,把魏地赐给了毕万,因而以魏为氏。毕万的先祖,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 ,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名高(记住,也姓姬)。周武王灭后,将姬高封于毕国,史称毕公高,其后裔以为氏。毕国灭亡后他的后裔毕万则流落到晋国,侍奉晋献公 他就是战国七雄魏国的祖先。

洛阳市周公庙周公、召公、毕公塑像

接下来自然要介绍韩氏了,韩万,姬姓韩氏,注意,也姓姬。关于姬姓韩氏的来历,历史有两种说法,一说西周古韩国后裔(史记·韩世家),另一说法为曲沃桓叔庶子,曲沃庄伯之弟。曲沃武公被周王室正式册封为晋侯后,为了奖赏韩万弑杀晋哀侯,将韩地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韩万就是战国七雄韩国的祖先。

韩氏始祖韩万,来源于百度百科

两者各有各的依据,我们综合了多种史料,得出了如下的推论:韩万是曲沃桓叔庶子。并且在晋献公“不蓄群公子”,杀尽桓叔、庄伯的子孙中幸存了下来。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韩氏在桓庄之族中实力不够强,并且与桓庄之族中的强者关系不够密切。

二是韩氏的封地远离晋国的政治中心也不够富饶,因此躲过了晋献公的打击。

三是韩万除了曲沃代翼第四战中受命弑杀了晋哀侯,韩氏在之前的史籍之中存在感不强。且此战之后,韩氏又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直至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韩氏才再次出现,可见韩氏一族的低调。

低调的人可怕就可怕在,他不看风景,他只看你。

赵魏韩三个家族,同晋国当时的其他多个家族,共同推动着晋国的霸业持续走向辉煌,闪耀着春秋的历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着,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晋国的霸业同样如此。

这一切,还得从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的改革开始说起。

自晋国“不蓄群公子”之后,晋国除了国君之外,重要岗位已经不见了公族的身影,可这么大的家业,总得有人来负责管理和落实具体工作。于是这个大的集团公司开始了“聘用制”的管理模式。异姓卿大夫们凭借着才能争相进入晋国的高层管理。记住,这时候,异姓大夫只是合同工,老板看你不顺眼,可以随时辞退。

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赵盾的族弟赵穿弑杀了晋灵公。在东周作人质的晋成公回到晋国继位。已经主政担任正卿多年的赵盾对内背负着弑君的舆论,面对着新君的质疑,还有其他卿大夫的嫉妒,他巧用一招就化解了危机,也让晋国这个大集团公司的打工者,有了新的身份。

晋成公刚刚上台,赵盾针对晋国的人事体制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改革——设立公族大夫。春秋时代各个诸侯都有自家的公族力量,也就是国君以外的同姓近亲,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公子之后称公孙,他们被称为公族,是诸侯为了维护自己统治以公族为枝叶而设立的机构。

但晋国不同,自晋献公起晋国的公族不是被屠杀殆尽这就是赶到别的国家去。赵盾要冠以公族头衔的人不是晋国的公子、公孙,主要是将公族大夫的职位授予异姓卿大夫的嫡子,卿的庶子担任公行(注2)。

赵盾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名义上的“为了加强国君集权”,反而是为了发展卿族势力。与其说是赵盾倡导的这项改革,不如说是胁迫。晋成公,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异母弟,晋灵公的叔叔。看到自己亲侄子反叛赵盾的下场,成公又是刚刚即位,只得答应赵盾的请求。

而其他卿大夫们更是把对赵盾的嫉妒和质疑变成了拍手称快,因为晋国这个大集团公司,这些身份为合同工的大夫们摇身一变,成了持股的公司股东,股份成为了私产,还能世袭。

设置公族大夫是对晋国君权的一次致命攻击,比起赵盾弑晋灵公,之后的栾书晋厉公等等一系列政变,这次打击明显是更具杀伤力的。因为从此开始,异姓卿大夫在晋国的私有权开始公开化、合法化、制度化。自此君权日衰,卿权日强,世卿对晋侯权力的渗透大大加速。三家分晋这出大戏正悄然上演。

晋君的反击。

晋成公六年,公元前601年,晋赵盾卒。一年之后,晋成公在扈邑去世,谥号成公。死后由其子据继位,是为晋景公晋成公虽然没有拒绝赵盾设立公族大夫的要挟,但这不代表晋国国君会坐以待毙。他们这一支从曲沃桓叔开始,至晋献、晋文、晋襄等国君都不是怂主。

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借口有人状告赵氏族人赵同、赵括将要谋反。又利用其政敌栾书、郤锜作伪证,晋景公号召诸卿出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诸卿都想吃掉赵氏这一块肥肉,纷纷落井下石,赵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所有大宗族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其封地也被晋景公全部剥夺。

好在韩氏家族当时的宗主韩厥帮了赵氏一把,替赵氏说了不少好话。估计晋景公认为屠灭赵氏,震慑异姓卿大夫的目的已经达到。晋景公决定以赵武(赵氏宗族赵朔之子,其母赵庄姬是景公的妹妹,得以幸免)为赵氏继承人,并将赵氏的封邑还于赵武。而赵氏一族又经过了好多年的苦心经营才缓过劲来。

至此,晋国国君除掉了专政多年的赵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

晋君的反击与卿大夫们的夺权还在反复拉锯。

晋景公之后的厉公灭掉了郤氏一族。但放过了同党的栾书、中行偃。后此二卿为了自保,弑杀了晋厉公。晋君与众卿的第二战卿大夫胜。

栾书迎接晋襄公的曾孙,晋厉公的侄子姬周即位,即晋悼公。悼公在位期间将晋国霸业再次推向巅峰,在此我们不再赘述。晋国的国君依然在为夺回公族权力而努力。

一是晋悼公改变了晋献公“不蓄群公子”之国策,大力提升公族地位,强化公族力量。不但使至亲公族居于国内,甚至鼓励公族从军,建功立业。

二是重组八卿,说白了就是洗牌。通过一系列调整任命,悼公既肯定了栾、荀等旧贵族的利益,又提拔吕相、彘鲂、赵武。事实证明。除了赵武,史载“所拔者略疏治民之才”。言外之意,有没有能耐是次要的,老子提拔你们,听话是第一位的!如此看,悼公旨在分化八卿。新兴贵族想站稳脚跟,必然唯晋君之命是从。晋君与众卿的第三战晋君扳回一局。

晋悼公,来源于百度百科

可惜的是,晋悼公英年早逝,年仅29岁。他的反击与改革措施也随之成了晋国君主最后的挣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晋国多年驱逐公族,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上的。而打压某几家异姓卿大夫,你就得重用另几家。家族的人不持股,你就还得用外人。

有时候历史的大趋势,不是某个人的努力所能改变的。但,不是历史创造的人,而是人创造了历史。如果说三家分晋最终的结局,外因是异姓卿大夫掌权夺权,内因则是晋国后面的君主不争气。

晋悼公之后,继位的晋平公“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君位传至晋顷公,晋君的宗族人祁傒之孙和叔向之子,相互诋毁于国君之前。六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削弱公室,于是就依法从重处罚,全部灭掉他们的宗族,并把他们的封邑分为十个县,各卿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县大夫。晋君更加微弱,六卿更加强大。

与此同时,春秋各诸侯国们也在悄然发展生着变化。在东方的齐国,君主齐景公晚年也开始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而在齐桓公时进入齐国政坛的田氏,则一边靠“大斗出小斗进”(注3)的策略收买民心,另一边通过离间齐国公室与高氏、国氏两家公族的关系,逐渐削弱公族的实力。

影视形象中的齐景公,来源于百度百科

与齐国毗邻的鲁国,自鲁桓公之后衍生出了三大家族,其后代分别被称作孟氏、叔孙氏、季氏。因出自桓公,合称“三桓”。鲁国公室自宣公起,日益衰弱,而国政被操纵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晋国,在向君主夺权的同时,各家卿大夫也没闲着。自晋国设立三军六卿开始,这些岗位先后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经过几百年的互相攻伐、兼并,至晋出公时,有实力的还剩下四家。

三家分晋前晋国形势图,来源于百度图片

除了赵魏韩三家,还有最大的一家,智氏。智氏想操控三家为自己所用,韩氏的韩康子魏氏的魏桓子都服了软,唯独赵氏宗主赵襄子态度坚决,不想被智氏把控。智氏的宗主智瑶遂联合韩魏两家围困了赵氏封地晋阳。

结果智氏自己不争气,在水淹晋阳城的战役中,智瑶说“我打了半辈子仗,以前真没有认识到这河水的的威力啊!它竟然可以灭亡一个国家啊!”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在场的韩魏两家心惊胆战,今天大水灭了赵,智氏更强,下一个灭亡的就是你我。

两个月过去了,晋阳城里已经是易子而食在危机关头,赵襄子开始了公关,派家臣张孟谈趁夜黑风高潜入韩、魏两营,晓之以“唇亡齿寒”的利害,说服他们与赵氏结盟。随后,韩魏反水,与赵氏一起消灭了智瑶的主力部队。

智氏家族又经过一年的防御战,最终难敌三家,智氏率领族人投奔秦厉共公,智氏集团自此退出晋国政坛。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这一切,当时的君主晋出公完全作为一个吉祥物被三家忽视。在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韩魏赵三卿失败后。出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晋出公之后,晋国的君主彻底沦为傀儡:晋幽公时,幽公反要到韩、赵、魏三家去朝拜,仅有绛、曲沃两块土地。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魏赵三家伐齐至长城,俘虏了齐康公去朝见周天子,让康公请求周天子册封他们三家为诸侯。当年周釐王接受曲沃武公贿赂承认小宗的合法地位,今天的周天子连接受贿赂的资格都不够,保命要紧。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册封为诸侯。

三家分晋文学作品,来源于百度百科

晋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公室仅有的土地,废静公为庶人,晋国彻底灭亡。在这之前的两年,魏文侯魏斯投桃报李,派使臣报告周天子,请求立齐国国相田和为诸侯,史称田陈篡齐。注意措辞,这次是报告,不是请求,对,就是告诉你一声,你知道就行了。

齐国的最后一任国君齐康公被迁到了一座海岛上。没吃没喝的齐康公只好在山坡上挖灶烤海鲜吃,卒于公元前379年。

田氏伐齐过程,来源于百度百科

韩魏赵三家分晋、田陈篡齐标志着春秋时代的彻底谢幕。黄河远上白云间,我们读历史,既要看到时间的流逝犹如奔腾入海的河水,更要学会“回头看”,知道我们的文明从哪里走来。

春秋时代,是一个充满温情、激情的年代,这里,既有历代君主为维护旧有秩序所做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又有富国强兵,追求称霸诸侯的斗志昂扬。有小宗逆袭为大宗的励志典型,也有卿大夫进身为诸侯的蜕变升腾。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永不放弃,永远坚持。

作为春秋大国的晋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更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晋献公残酷和激烈的改革措施,让他预见到了晋国持续百年的霸业。但他万万没有预见的是,他极力避免的小宗战胜大宗不是没有再次重演,而是推迟了百年再度上演:三家分晋中的韩氏,正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是绝对根正苗红的小宗;另一家魏氏,祖上无非也是周文王庶子,周武王的兄弟,虽然早就出了五服,也算严格意义上小宗中的小宗。

从曲沃代翼到无蓄群公子,从异姓卿大夫成为公族到韩魏赵三家分晋,晋国因此而长盛不衰,霸业持续百年,也因此而导致君权旁落,盛极而分。

历史就是如此。始于斯,成于斯,兴于斯,毁于斯。

春秋时代,很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同时,又带有青春期的风险。这些,都值得我们读历史,读春秋,并进行深深地思考。在当今的年代,于我们治国理政,如何更好地激发激励人才培养机制,在东西方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同时,确保我们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永远走在客观、科学的路线上,更要确保长治久安。

已有先人尝炎凉,我辈必当续《春秋》。

今天我们读历史,更应该从春秋的历史中,找到精髓,吸取经验教训,让我们中华民族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充满激情和斗志的同时,运用足够丰厚的历史底蕴,确保我们稳步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轰轰烈烈的春秋时代随着三家分晋落下了帷幕。春秋五霸,这时才灰飞烟灭,随风而去。沉寂了不多时的阡陌上,金戈铁马的喧嚣再次伴着风声遥遥而起。一群人从远方走来了。他们是赵武灵王,是吴起,是商鞅,还有苏秦,张仪,白起,廉颇,屈原。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下一个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

一个全新的伟大时代,即将开启。

商鞅变法,胡服骑射,让我们期待更精彩的历史,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我是器与不器,都是人生。爱玉,爱历史,爱生活。希望与您分享更多的知识和有趣的话题。

注1:秦人发源于现在陇东南一带,在武王灭商以后,秦人先祖成了阶下囚,费仲、恶来被处死,他们的后代成为亡国奴只好游牧在西戎之地。直到周穆王时候,赵人先祖造父因为驾车有功被封于赵城,成为赵氏开基先祖,秦人先祖为了避免歧视,因为和赵人都是嬴姓于是冒称赵氏,此后秦国国君就是赵氏。

注2:公行,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

注3:齐国公量是四进制,而田(陈)氏的家量是五进制,两者几差一倍。田氏用家量的大斗贷出粮食,等到农民还贷的时候用公量的小斗收入,如此大力度,相较于日渐奢靡的齐国公室,难怪民心归于田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家分晋:春秋终、战国始,曾经的春秋大国是如何走向了灭亡?
“三家分晋”的地理因素:为什么扩张越成功,分裂会越容易?
三家分晋的必然性!
战国历史典故篇:三家分晋,春秋末战国始~
三家分晋的四个主要原因
教出了张仪、苏秦的鬼谷子到底是个什么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