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克巴大帝的胜利之城

1605年10月27日,印度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逝世。他被认为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奠基人和最伟大的皇帝。漫步在胜利之城中,细细体会其规划布局、建筑遗迹和雕塑风格,似乎仍能感受到它的缔造者阿克巴大帝当年的王者之风与曾经的恢弘气象。

胜利之城

走近阿克巴大帝

撰文、摄影 / 王甲红

△为纪念对古吉拉特的胜利,阿克巴大帝下令修建了这座胜利之门。高高的台阶使得城门更显巍峨,令人肃然起敬。

浩瀚而深厚的印度文明,铸就了辉煌独特的历史,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距离喧嚣的阿格拉以西40公里处,有一座建于400多年前的古建筑群——法特赫布尔·西格里(Fatehpur Sikri)。这座其含义为胜利之城的古都却在使用了14年后变成了一座废弃的王城。漫步其间,细细体会其规划布局、建筑遗迹和雕塑风格,似乎仍能感受到它的缔造者阿克巴大帝(Akbar)当年的王者之风与这座王城曾经的恢弘象。

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入侵,给印度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公元11世纪,中亚的突厥人攻入印度并建立政权,是伊斯兰对印度真正意义上的征服。此后,直到莫卧儿王朝的建立,才成就了印度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帝国。阿克巴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建立者和最伟大的皇帝。他在其漫长的统治期间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并把帝国的版图第一次扩展到印度南方。

从王宫通向贾玛清真寺的甬道上,两旁绿树荫翳,远处的建筑直指苍穹。

△阿克巴大帝的画像。阿克巴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三代统治者,他被认为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建立者和最伟大的皇帝。

据说在阿格拉以西40公里的一座石岩山附近有一个西格里村,伊斯兰教圣人谢赫·沙利姆·奇斯蒂(shakikh salim Chisthi)在此讲道,渴望后继有人的阿克巴带着妻子们赶到这里向圣人求子。第二年阿克巴果然得子,为了表示对这位苏菲派圣人的感谢和尊重,1569年,阿克巴在圣人住所附近修建了这座胜利之城。1571年,阿克巴将帝都从阿格拉迁至此处,随后阿克巴出征并在1572年征服了古吉拉特,为了庆祝此次胜利,阿克巴又下令在新都中建造凯旋门——胜利之门。

气势恢宏的贾玛清真寺,房屋顶部布满了小亭子,纤秀灵动与厚重庄严相映成趣。

漫步在这宽阔的红色砂岩王城中,不禁惊叹于这座沉稳而华丽的建筑群集大成的建筑风格,古波斯、伊斯兰、中亚游牧民族和印度风格的元素俯拾可见,可以看出阿克巴大帝是如何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融合在这座建筑中,使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得到尊重。

△伊斯兰教苏菲派圣人谢赫·沙利姆·奇斯蒂的墓地。由于这位圣人准确预言了阿克巴大帝长子的出生,现在仍然有许多求子的妇女会在墓地周围的大理石屏格上系上一根丝带。

恢复祖先帖木尔的荣耀一直是阿克巴大帝的梦想,他在王城整体布局中运用了波斯风格;作为来自阿富汗的游牧民族,他则用阿拉伯和中亚的帐篷形式来设计单体建筑;他在宫殿群中修建了清真寺,采用很多伊斯兰元素以满足伊斯兰教的需求;为迎合人口占大多数的印度教,他在细部雕刻和润色方面,大量吸收了印度风格,甚至考虑到了影响力较小的佛教和耆那教。

△巴西吉庭院南侧精美的水池,典型的波斯天堂园风格,水池中央设立一座平台,有四座桥通向四周。

贾玛清真寺中的信众。这座王城被废弃后,城中的清真寺一直沿用至今。

开阔的王城布局和对细节的斟酌皆是阿克巴大帝智慧的结晶,一房一阁,一砖一石无不体现出他的为政方略,体现出他致力于宗教改革和民族融合的决心,体现出他的良苦用心和辉煌成就。

不幸的是,由于这一地区干旱缺水,当地的水源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宫廷和城市人口,仅仅14年后,这座王城就被遗弃,但城中的清真寺却延用至今。胜利之城虽然只做了14年的帝都,但因其每个细节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作为帝王的阿克巴对于宗教和国家的开明政策,提倡不同民族风格的融合,尤其是伊斯兰与印度风格的结合,对后世艺术与建筑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私人会客厅顶部的平台上修建有小亭子,阿克巴大帝就是在此平台上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辩论。

私人会客厅的内部,中央是雕刻精细的石柱,风格非常独特。

步出王城,仰望高大的胜利之门,在台阶上小憩,头脑中突然浮现出阿克巴大帝携带家眷从这里黯然离去的身影,庞大的宫廷搬运队络绎不绝地离开这座王城会是怎样的场景?阿克巴大帝遗弃这些曾经倾注自己无数心血的精美建筑会是何等的心境?历史并没有给他伤感的机会,他迅速带领大军前往巴基斯坦北部作战,夺回了莫卧儿的发祥地喀布尔。

从阿格拉往北10公里,就是阿克巴大帝的陵墓。这也是由他本人设计,兼具伊斯兰和印度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即使在他去世后,他也通过他的陵墓向世人昭示民族融合和宗教宽容的重要性,使其开创的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政策能够泽及后世。

△夕阳下的胜利之城。胜利之城虽然只做了14年的帝都,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对后世艺术与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END<<<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3.01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独行北印度之十四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之旅,印度版的“凯旋门”,印度风的侍女楼
随拍: 胜利之都
91,世界奇迹---泰姬陵[转]
阿克巴大帝,与四座彩色之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