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志敏:我的姥爷和姥姥

秦志敏和我是山西大学历史系同学,太原理工大学退休教授。清明时节他写了一篇回忆姥爷和姥姥的文章,现展示给读者:

去年,山西交城石侯村要编回忆录约我写一篇介绍姥爷李静清的文章。姥爷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应允此心里就在打鼓:我对姥爷知道太少了。

从我出生姥姥就来到太原,一起生活了34年。姥姥生前,我从主动问过姥爷的事。主要是怕引起姥姥伤心。

母亲叫李素洪,姥爷牺牲时11岁,对姥爷的生平,她知道也不多。母亲于2020年8月9日逝世。

想去寻找故人收集资料。姥爷牺牲已经八十多年当时从事抗日地下工作,知情人很少,寻访和收集难度太大我半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对自己姥爷却知之甚少,以致如此被动,愧对家族,愧对职业!

只能将从姥姥那里听到的一些零星信息,连缀成文

李静清

姥爷李静清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西石侯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李本固姥姥曾对我说:“你姥爷比我小一岁”。姥姥属“鼠”,生于1912年。姥爷出生1913年。

姥姥和母亲说,姥爷个子不高,端庄秀。很孝顺,但母亲逝世较早姥爷学习成绩好,字写得漂亮。13岁那年春节,写的春联贴在大门上,过路人被吸引,认为出自一位老秀才之手。进屋一问,才知道书写者只有13岁,十分惊讶。

1936年,姥爷北平志成中学高中毕业家里留学校当年的毕业生册。上有志成中学校训:“诚真勇毅”。

姥姥曾对我说:“你姥爷和赵宗复是同学我曾撰写《赵宗复传》。赵宗复是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儿子年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文教厅厅长、山西大学副校长、太原工学院第一任院长,1966年6月21日不幸去世。我曾在太原工学院附属小学上学,大学毕业后又一直在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任教,对姥姥这句话记忆深刻。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继续问清楚姥爷和赵宗复何时何校同学 

姥爷比赵宗复长两岁,他们同时在北平读书当时在北平上学的山西学生数量有限,他们认识的几率很高。赵宗复是燕京大学毕业生,又是北平中共地下情报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姥爷可能在那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或者和共产党组织发生联系。

2023年7月7日,我回石侯村遇到了远房亲戚刘玉涛姨姨,她给我看了她的三姨李如凤写的回忆《我们的家》,其中写道:“我的祖父叫李振富,出生于1862年。我祖父那一辈兄弟四人,我祖父排行老四”“三祖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李本利,二儿子叫李本固。他的儿子叫李静清,在燕京大学上学,抗日牺牲。”李如凤生于1922年,毕业于北平华光女中。姥爷李静清在北平上学时李如凤也在北平,她的回忆应该是可靠的。这就使姥姥的话得到佐证,我姥爷曾在燕京大学上学没有毕业。他和赵宗复应当是燕京同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姥爷离开燕京大学,回到了家乡交城,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

1938年8月,中共在文水交城山区组建大众图书馆,负责延安和晋冀鲁豫之间文件、报纸、书籍的转送。1940年春,中共晋绥区党委将大众图书馆改为大众书店,对内是共产党的交通站,传送中共中央发往各抗日根据地的文件、中央和太行八路军总部出版的书报、刊物;编印抗战传单;编写抗日课本。李静清就在文水大众书店工作。1940年冬,日军在下曲镇、信贤村建立据点,环境恶化,晋绥八分区决定将平川的工作人员撤到山区。李静清作为宣传股长,留在日军占领的交城,以经营大众书店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

姥姥知道姥爷的工作性质,有时还帮助姥爷藏文件、传单、书籍。19426月,不幸的消息传到住在石侯的姥姥耳中:因被叛徒告密姥爷被抓进交城日本宪兵队。姥姥想营救,但传来了姥爷被日本宪兵用刺刀挑死、遗体从城墙上扔下的噩耗。姥爷为了反抗侵略争取自由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姥姥悲痛欲绝。当时,母亲李素洪11岁,舅舅李源洪9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姥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姥姥的家庭也享受了代耕的待遇。

1966文革开始我们家受到冲击,父亲厂里有人要把我们全家赶回老家。母亲专程去文水县民政局开烈士证明(当时石村属文水县),看到李静清排在文水县革命烈士档案第三号的位置上。姥姥是“烈属”,带着我和弟弟三个人留在了太原保留了住房母亲父亲连同两个妹妹被赶回了父亲的老家原平县。不到半年,父亲平反父母和妹妹回到太原家中团聚。烈士英灵在灾难时期保护了我们全家。后来,太原市河西区政府又给姥姥颁发了光荣烈属牌匾,挂在我家门上,直到姥姥逝世。

2000年,交城县修建了吕梁革命烈士纪念馆李静清的名字被镌刻在纪念墙上

刘彩仙

姥姥刘彩仙出生在文水县温运村。个子不高,端庄漂亮坚强睿智,很有远见。

姥姥小学毕业,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受教育很高的女性。姥姥和姥爷结婚后在石侯村住了二十四年。

姥爷从事抗日地下工作她提心吊胆,但她理解姥爷。姥爷被害,给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家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姥姥独自担负起家庭生活重担,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熬到了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儿李素洪和儿子李源洪都到了太原参加工作。不幸的是,李源洪感肺结核,1950年回石侯去世。姥姥再次经受巨大打击。

19541我在太原水泥厂出生,姥姥来太原照看我满月后就把我带回了石侯。没想到饿哇哇大哭,也不吃奶妈的一口奶。实在没办法,姥姥也只好带我回太原,从此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姥姥非常自律,善良待人,宽容处事,自然就成为我们全家的主心骨。不仅父母听从姥姥的指挥,我们四个外孙也最亲姥姥,情感超过了早出晚归的父母。

1962年我弟弟出生,姥姥提出弟弟要姓李,以继李姓香火,得到了父母认可,我弟弟取名李志虎。

姥姥虽然是家庭妇女,和外人接触很少,但判断事物准确,处理事情果断。

1966年夏秋,文革进入高潮,揪斗、抄家几乎天天发生。父亲下班回来,姥姥问在单位有事没有,父亲说没事。姥姥已经从父亲的神态上看出了问题。白天父母上班、妹弟上学,姥姥让我关上门窗,翻箱倒柜寻找可能带来危险的东西,扔到火炉里烧掉,包括一些旧书、图片,还有姥姥出嫁时穿的漂亮衣服,特别是石侯的地契。姥姥土改时划成份是中农,家里的土地没有动。保留地契是一种对土地的情感,但在当时却非常危险。没过几天,突然来了一群骑自行车的人,是父亲厂里的“造反派”,把我家抄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什么可以证明父亲有罪东西。姥姥的果断,使我家避免了灾难。

姥姥鼓励孩子们学习。姥姥是因为看护我才离开石侯的,对我的学习十分重视。我学习成绩不错,是公园路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长。但文革停课闹革命我在家闲坐四年,失去了上中学的机会。19705月,十六岁的我参加了山西铁路建设兵团,到繁峙县修京原铁路。19716月修完铁路到太原电解铝厂当工人,干的是又脏又危险的电解工。当时知识分子受歧视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的理念盛行,但姥姥却毫不松懈地鞭策我和弟妹们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了山西大学历史系,二妹妹秦志炼考入了山西建筑工程学校,后来又获得天津大学的本科文凭。1978年我的大妹妹秦志钰考入了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以后弟弟李志虎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姥姥培育热爱学习的家风,还影响了我们的下一代。我的女儿秦云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大妹妹的女儿容烁在太原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二妹妺的儿子杨正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弟弟的女儿李吟雪是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姥姥是1988625日逝世的。离世之时,天上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和我们一齐哭泣,为姥姥送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史丨成小秦:大舅出狱记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六卷
交城五千年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小故事》女兵系列故事之三十一 三十二
嗯,好吧,他俩确实已经憋疯了!
我爱我的姥姥和姥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