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晓燕:老贾头的心事
【总第115601期】


老贾头的心事
文/周晓燕


老贾头冬天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衣,两只手插在袖筒里,站在路边望着,由其是快过年的时候,他在等他的儿子科回家过年。
说起贾老头,他的性格挺孤僻的,一般不和院子里的人说话或来往,再加上他家住在院子紧东头。他是回族人,大家对他不太了解,听说他解放以前是开回民饭馆的,解放后公私和营了,他就在一个副食店工作。他和我父亲挺要好。总管我父亲叫先生,有时候找我父亲写点什么。


老贾头个头不高,有点小瓜子脸,一口小白芝麻牙微笑着,见着熟人总是点头哈腰地,带着旧俗商人的礼节。他早年丧妻,领着一个儿子生活,媳妇活着时两口子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媳妇去世后老贾头更以这个孩子为重,什么事都依这孩子的。听说贾科很孝顺,她母亲有病时都他伺候着倒屎倒尿的,后来他母亲死了以后他就辍学了,在家什么事也不干,老贾头工资一多半都花在贾科身上。一晃贾科十八九岁了,在家有手好闲,不务正业,打扮得流光水滑,人倒是长得挺靓,梳着个大背头油光铮亮,四方大脸,双眼暴皮,一笑两个大酒窝,两颗虎牙露出来,就是说话有点结巴,个子大约有一米七八左右,西装革履的,一到春秋就穿着个米色的大风衣,装扮得很绅士,其实华而不实,常常出入电影院或话剧院。没事时在家拿把小扇子扯着嗓子唱。听说他暗恋上话剧院里一个主角演员,贾科经常和这名主角演员的弟弟混在一起,那人整天骗他吃喝,他没有钱花就伸手向他父亲要,六十年代初期工资都不太多,他父亲供不起他的花销,他就骂他父亲,有时还出手打他父亲。


记得有一次贾科站在他家仓房上一只手拿着一个窝窝头,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铁掀,唾液喷可嘴地说他父亲虐待他,竟让他吃这个窝窝头,吓得老贾头不知躲哪里去了。围观的人可多了,我也在看热闹,不一会就看到老贾头和我父亲还有侯大爷他们来了,候大爷喝令他下来,贾科二话不说从仓房上跳下来了和他们一起进屋了(侯大爷是委长)。
晚上我听母亲问父亲说:“老贾大哥和科的事怎么解决了?”父亲说:“还能咋解决,父子俩也没多大事,就是科要钱,老贾大哥没给。科这孩子太不懂事了,竟然瞎说他父亲虐待他,你看老贾大哥吃的是玉米面掺菜糊糊粥。可怜老贾大哥为儿子吃多少苦,唉!这科咋变成这样了?”


一场父子之间的风波就平息了,可没多久又来了一场大风波贾科竟然在父亲不在家时炖起猪肉吃了,当老贾头下班看儿子在那吃猪肉可恼火了,老实巴交的老贾头端起锅就往外扔,随后就把儿子往外拽。引来不少人七嘴八舌地指责贾科(吃猪肉是回族人大忌),贾科在大家的指责声跑了,再也没回家。
自从贾科走了以后,老贾头就更不愿说话了,从他的眼神里看得出他有点懊悔和惘然。院子里的人们,尤其是妇女到一起的时候,她们又有了新话题,猜揣着说:“贾科能跑到哪去呢?没听说老贾头家有亲属在肇东啊!”一个月、两个月……转眼过去了小半年,贾科也没回来,院子里的人们不再议论了。可有一天贾科突然回来了,还带着两个陌生人说是他哥哥给他迁户口簿来了。这下可把大家振惊了,谁也没有想到贾科竟然不是老贾头的亲生儿子。


原来贾科的老家是阿城县,农民家的孩子,他亲生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改嫁了,就把不到一岁的贾科给了老贾头。那时候老贾头家在哈尔滨开回民饭馆,条件不错。老贾头在抱养贾科时还给了他亲生母亲不少钱和两袋面。后来为了不让熟悉的人知道贾科的身世老贾头就搬到肇东来了。但是老贾头非常爱贾科,也一直都没有告诉贾科的身世。那么贾科是怎么知道的身世和老家呢?原来老贾头有个侄子叫贾举,在县公安局上班,比贾科大不少岁,是他告诉了贾科的身世,贾科自从打他父亲那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世。院子里的人们也就是通过这个事的发生才知道老贾头还有一个侄子在本县。但从来没看他来老贾头家。


后来贾科把户口簿迁走了,姓名也改了。这个院子的人们又有了唠嗑的话题了,妇女们坐在乘凉的地方,有的纳鞋底,有的缝鞋帮,有点织毛衣,众口云云地说起老贾头家的事。而老贾头呢?自从贾科和他俩位哥哥走了以后,他心里非常失落。院里院外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从孤僻的性格变成了孤独。每天上下班就猫在自己家的小黑屋里,总是躲着熟人走路,本有着一双很精明的小眼睛却变得暗淡无光,一到冬天就迎风流泪。冬天他双手插在袖筒里,戴着个酱烟色、没有遮的圆毡帽头,棉袄领上缝着一块狐狸皮时不时的站在道上望一会,有时候拿点茶叶或果圃到我家和父亲唠唠嗑。
那天他非常高兴地对我父亲说:“科要回来过年了。”还从兜里掏出一封信,我父亲听了也很高兴,哥俩边喝茶边唠嗑。


贾科临近过年真的回来了,这次回来和昔日的贾科判若两人,人消瘦了很多,胡子拉碴的,蓬头乱发,穿一件旧棉袄还没了两个扣子。原来贾科并没有在两个哥哥家住,他的哥哥把他送到他继父家去了。他继父家生活条件不好,母亲嫁给继父后又生了一堆孩子哪有时间照顾他,他有手好闲贯了生产队的活他一点都不会干,好吃懶做的继父就让他住仓房里。
这次回来父子俩很亲热,贾科比以前懂事多了,给父亲带的粉条、瓜子等父子俩高高兴兴的过个年,过了年贾科就走了。
自从贾科走了以后老贾头脸上就有了笑模样了,那天他看我父亲买了块菊花牌带日历的手表,他也让我父亲帮他买了一块(那年代,手表不好买的。是我父亲帮他买的)。我父亲买了一条毯子,他看到了也买了一条。有一回,我父亲用木头给我家里抠刻了一块洗衣板,非常好看,洗衣板两头刻的是云彩卷花,他看到了用手来回摸,夸我父亲刻得好,我父亲看出了他的意思就说:“老哥哥,哪天我也给你抠刻一块?”后来父亲就给他刻了一块洗衣板。


贾科每到过年都回来,年后就走,老贾头恋恋不舍地送贾科并嘱咐他好好干活(那时候没有户口簿不能在城里久住)。有一次父亲问老贾头:“老哥哥,贾科的事你打算怎么办啊?”老贾头说:“我不能让科在农村呆一辈子,科不象以前那么不懂事了,快三十的人了,得让他快点回来成个家了,了去我一个心事,我去过街道好几次了,街道主任说不好办,因为科已经改了姓名了。”说完,又加了一句:“还有贾举干涉不好办。”(那时候正是知识青年下乡)后来老贾头一直往街道跑贾科回城的事。
可是老贾突然病倒了,得的是中风,瘫痪在炕上说不出话。可怜的老贾头没人照顾,我父亲常常看望他给他打针,他看到我父亲就乱比划总是指这他家的灶台不用的风箱,还比划请我父亲写信让贾科回来。后来我父亲写了信,贾科回来了照顾他父亲,很细心给他父亲搓澡,接屎接尿。可不久,贾举过来把科打跑了,其实科并没有跑多远只是在邻居家躲起来了,等贾举走了以后又回来伺候他父亲。


那天贾科不在家,贾科走时嘱托他家邻居王三帮他伺候他父亲几天。老贾头看到我父亲,还是比划那些地方,我父亲明白老贾头的意思就点头表示让他放心。(贾科有点思维慢,所以老贾头放心不下)没过多久老贾头就去世了。
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一个慈祥的父亲,带着对世界的眷恋,带着对儿子返城的期盼,带着没有给儿子娶上媳妇的遗憾,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出殡那天贾举不让贾科进入半步,贾科只好远远地看着父亲出殡。老贾头死后,贾举把老贾头家翻了个遍,也不知道找到什么没有,然后把门锁上了。
我父亲把贾科找到家来,说明他父亲生前可能给他留下点什么东西,让他进屋找一找。贾科白天不敢进屋去找就等到天黑从窗户和王三进去,王三给他打电棒,根据我父亲给他提供的线索,结果在风箱底下挖出个坛子里面有他妈妈留下的金镯子,金项链,一些贵重的手饰,还有贾科小时候戴的金锁和那块菊花手表。


贾科当时没敢带走(这是邻居们主意,让他先回老家去,怕贾举知道在车站截他),贾科就把东西寄存在我家了。
过大半个月,贾科回来把东西取走了。临走前,在邻居王三陪同下,去了他父亲的坟前,嚎啕大哭了一阵。
从此他再也没有享受到这个“养父”的爱和庇护,也没有了这个温暖的港湾。这个院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早晨袅袅炊烟升起,晚上吃完饭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在灯下做活计的,看报纸的,听收音机的。

2019,11,13


作者简介


枫叶:原名周晓燕,学历大专,是一名初中教师,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即使你有博大的胸怀也埋藏不住内心的爱、即使你的心胸有点狭窄也会激起汹涌澎湃,来吧!试用一支笔把生活的感悟和内心世界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推出来。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豪儿子眼中的“贫穷”,富豪惊呆了!
什么叫“贫穷”
富豪让儿子去农村体验贫穷,结果却被儿子大大震惊了
微博 文章
珍爱红楼――宝钗与宝玉
(原创)心,美丽神奇的世界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