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舆评丨疫情进入“隐蔽传播”后的舆论风险预警

今天,一张标称“离开宁波再回来需要隔离14天,请想好再上高速”的提醒图片在本地朋友圈、微信群等互动空间不断转发传播,引发网上较多针对当前宁波疫情防控形势的话题聚焦。

跟踪网上发现,虽经@宁波网警巡查执法、宁波晚报等一批政务新媒体、党媒党网及时澄清辟谣后,网上热度逐步回落,舆论开始回归客观,但这个失真信息的快速传播,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春运高峰叠加疫情“隐蔽传播”等客观复杂外因影响下,失真信息、情煽营销、隐私外泄等情况也将随之高频出现,需要我们尽早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准备

根据近期观察,结合个人分析,形成此篇网上舆论风险专题预警文章,供我的读者朋友们参详参阅。

一是防控措施调整容易滋生虚假信息传播空间。分析认为,随着当前各地陆续通过官媒官网加大“从严守好社区小门“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等涉疫情防控措施调整收紧方面的官宣力度,容易引起公众关于日常生活出行、本地疫情形势等各方面的关联猜想,加上传统媒体经常惯性使用“最严”“最高”等重语态宣传词语,势必会在强化社会疫情防控意识的同时,滋生出一些社会忧虑,给虚假信息留下传播空间。一是将去年疫情严控时期的各种社会标语和防控警示翻出再次进行传播互动,分析应是公众出于对防控措施调整后可能造成日常出行、外地返程等方面影响的顾虑,产生传播冲动;二是移花接木将其他地方管控措施当作本地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消息传播分析应是受当前疫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的焦虑情绪影响,希望借助社群传播,以满足内心的社交认同三是捏造破坏性段子谣言,受政治立场、商业利益、负面心理等因素影响,借助文本聊天、隐射揭秘等舆论手段进行焦虑式传播,或宣泄私愤、或博取眼球、或营销谋利、或消解共识。

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各地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主流舆论阵地、综合信息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的引领优势,加强网上信息甄别、虚假信息辟谣等专题专栏平台建设,打通“网民求助-媒体传递-政府解答-媒体传达-网民获取”的信息双向反馈求证渠道,激发社会主动举报、主动求证的参与热情,建立起针对虚假信息澄清甄别的“公开数据库”,不断引导公众将注意力更加关注到权威平台上来,进而挤压虚假信源的传播空间。

二是专业知识缺乏诱发盲从转发冲动。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新冠肺炎,往往需要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否则就会业知识误观点的曲解而陷从传播的误解误区。比如,如果缺乏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等专有术语名词的理解和认识,就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误导性观点挑动焦虑神经,产生了类似“将密切接触者当成确诊患者“将正常密接者流调工作当做确诊病例轨迹”等过度担忧,不自觉地加入随手盲从队伍最终会给整个社会舆论造成片面解读、过度反应负面干扰。

因此,鉴于当前疫情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不断增加、变异毒株持续检出等新情况,建议各地疫情防控部门要尽可能地加大专业知识科普频率,特别是要注意运用漫画、海报、插画、短视频等网络传播方式加大对专有名词的科普力度,努力实现专业知识的全域投放、全人群科普,从正面引导角度降低公众陷入“盲从”转发的概率。

三是敏感意识不强导致隐私信息违规外泄。梳理发现,如果后续本地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接者等情况后,一些涉及个人照片、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的内部流调资料就会发生违规外泄,不仅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还有可能因大众负面情绪宣泄需要而产生网络暴力的恶劣社会后果,需要时刻警惕。分析认为,造成内部隐私信息违规外泄的原因,一是出于炫耀心理认为转发信息业主群、同学群等特定社群会得到群成员羡慕点赞,进而满足己的虚荣心;二是缺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没有真分清工作群与外部群的本质区别,通过私信方式转发给直系亲属要好朋友,主要用于善意提醒目的后者违规散导致。

内部信息外泄,特别是涉及人员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详细住址等隐私信息,会无形之中增加话题讨论性,一旦有不良账号介入“情煽炒作,极易诱导公众将矛头指向涉事对象,引发网络暴力,甚至可能造成当事人“社会性死亡”的恶劣后果。

因此,建议各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时刻提醒内部信息外泄的危害性,对于带有收集特点的企业、人员排查表格尽量避免群发,以点对点发工作对象为宜,要树立内部信息不外传、涉密信息涉密途径走等工作规矩意识。此外,要全力彻查违规信息外泄行为,加大典型案例网上曝光力度,形成线上线下同步震慑。

对于我们来讲,疫情逐步进入“隐蔽传播” 新情况的当下,我们将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和难题,如何既好疫情管控与社会发展的尺度关系,又处置好网上各种突发情况的风险冲击,考验着的应对智慧。

一杯清茶   一堂舆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涉疫网络负面舆情有哪些特征?|涉疫|网络谣言
为了能尽快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这个流调电话一定要接!
公共卫生舆情应对中的治理思维
网络舆情信息指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的公众舆论情绪和言论。这些信息一般通过各
网络舆情的失真现象及防范策略
荷兰研究人员找到未来地区流行病发生的预警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