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苦不涩不是茶”,是卖茶老板的忽悠吗?
userphoto

2022.06.07 江苏

关注

你在买茶试喝。

“老板,这茶有点苦啊。”

“不苦啊。”老板喝了口茶,“是不是平常喝得比较淡?我给你泡淡点,你再试试。”

你又咂摸了几口,“好像还是有点苦,还有点涩涩的,麻舌头。”

老板笑着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嘛,无论多好的茶,都会带点苦带点涩,茶叶里有茶多酚和咖啡碱……”

不苦不涩不是茶?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上面的场景,听到过类似的说法:不苦不涩不是茶。

这句话是卖茶老板为了让你买茶的话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这句话太绝对,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能证明它不对。

比如特级洞庭碧螺春,全芽头,细嫩,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较低,苦涩味很低,有些味觉不太敏锐的人根本喝不出苦涩味,只觉得鲜甜。

再比如普洱茶,用粗老的一芽三、四叶乃至茶梗做原料,却含有更多的茶多糖,陈化久了,茶多糖水解成单糖和双糖,提高了甜度;而且茶多酚氧化后,也减弱了苦涩味,喝起来甜滑通透。

那么,换一个角度来说,苦涩的茶,还是好茶吗?

有茶多酚和咖啡碱,茶就一定苦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茶叶滋味的物质构成。

苦味:主要来自于咖啡碱和茶多酚

涩味:主要来自于茶多酚

鲜味:主要来自于氨基酸

甜味:主要来自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

茶叶干物质里,茶多酚占18%~36%,咖啡碱占2%~4%,但并不意味着,茶汤必须是苦涩的,因为茶汤滋味,是多种呈味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氨基酸可以抑制苦涩味,其中的茶氨酸是鲜味的主要来源,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还可以与茶氨酸协同作用,增强茶鲜味,抑制咖啡碱和茶多酚引起的苦涩味。

像安吉白茶,氨基酸含量高,鲜甜味抑制了苦涩味。

另外,咖啡碱会与氨基酸、茶多酚形成络合物,提供鲜爽味,改善茶汤口感,不过当咖啡碱的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含量越高,非络合的咖啡碱越多,苦味越重。

总而言之,茶叶内含物质的含量,与构成比例,决定了影响茶汤的苦涩程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嫩度相同的茶,有些苦涩程度高,难以下咽,有些苦涩程度低,几乎感觉不出来。也说明了制茶工艺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越是好的茶叶,工艺越讲究,苦味和涩味越低,滋味越好。

等级低的茶叶,为控制成本,工艺要求也越低,苦涩程度越高。

没有苦涩,就没有回甘?

也许有些茶友不以为然, “没有苦涩味,就没有回甘,没有回甘,还算什么好茶?”

回甘,的确会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一直为茶友津津乐道,并把回甘作为评判一种茶是不是好茶的标准。

不过可惜的是,关于回甘,目前没有系统性的研究。

有一种观点认为,回甘是口腔的一种错觉,即“对比效应”,通俗点说,就是苦尽甘来,嘴里的苦味消失后,自然产生甜味的错觉。

但实际上,有些茶,明明很苦,按理回甘会更明显,可它只是苦,一点儿回甘也没有。

还有些茶,明明入口的苦涩感不明显,回甘却明显而持久。

所以说,苦涩不等于回甘,苦涩的茶也未必是好茶。

如果一款茶的苦涩味很快在嘴里化开,形成回甘,不失为好茶。

如果苦涩味久久不散,散去后又没什么回甘,那很难说是好茶了。

苦,大家都不想吃,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喜欢吃苦一点的东西,比如苦瓜之类。不过涩味,大家有喜欢的么?小白我没遇到过。

如果有人的确欣赏得了苦味和涩味,那“不苦不涩不是茶”就一点错都没有了。



茶瓜不解留佳客,笑杀成都杜少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汤为什么能“苦尽甘来”?
趣说|喝茶装Bi指南(欲考评茶师必读)
茶为什么会苦,又为什么会甜?
听说越好的白茶口感越淡?从没这样的事情,白毫银针首先不答应!
“苦尽甘来”的茶滋味是怎么来?
如何用苦味鉴别茶的好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