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蕴章书法讲座【002-火-火字与笔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
楷书
行书
草书
每日一题:笔顺的意义
汉字是由五种基本笔画组成的,组成汉字的这些笔画,在书写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书写汉字既包含笔画、形体,也包括它的正确的书写顺序。笔顺的意义也就是书法的意义,它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准确、迅捷、形美”。通过正确的笔顺达到这三个目标。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三种书体的书写顺序基本是一致的。只有笔顺对了,才谈得上书法。行书基本是楷书的快写,其书写顺序基本与楷书一致;草书的书写顺序有时与楷书不完全相同。如果楷书的笔顺写错了,就给以后行书和草书的书写带来了麻烦和障碍。
每日一字:火(撇是主笔)
楷书笔顺是,先写左右的两点(注意:右面的一点不是撇),再写一撇,最后是一捺笔。行书将最后的一捺笔,变成了一个反捺,即一个长点。草书的两点一样,只是把中间的“人”字做一笔处理。另外,“火”字的草书,单写与作为偏旁的写法是不一样的。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説文》
火,可以烧毁一切的东西。五行之中,火代表南方属性,火光熊熊气势向上。字形像火的形象。 ——《象形字典》
火,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汉典》
火 huǒ——《说文》:“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火是物体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甲骨文的火字,像火苗正在燃烧的样子,其本义即指火焰。如火光。引申义有红色,旺盛,枪炮弹药,战争,紧急,心情暴躁等。如火红,红火,军火,火线,火速,冒火。中医称发炎为上火。汉字中凡从火的字大都与火及其作用有关,如炎、炙、焚、然、焦、烹、煮等。
火候:指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又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
火急:非常紧急。
火气: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现多指怒气,暴躁的脾气。
火上加油: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
火树银花:形容灿烂的灯火或烟火。
另:
【构造】象形字。甲骨文像火焰升腾形。古文线条化。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火。
【本义】《说文·火部》:“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
【演变】火,本义指①燃烧时产生的光焰:若~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有圣人作,钻燧取~。也指②燃烧:昆虫未蛰,不以~田。引申也指③燃烧发光的东西: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而视之。枪弹发射有火光,故又引申指④枪炮弹药:军~|~器。又进而引申指⑤战争:上~线|交~|开~。火焰有红色、热烈、冲腾的特点,故又用以表示⑥红色:~树风来翻绛艳,琼枝日出晒红纱|~龙驹|~狐。又比喻⑦紧急:特爱非时之物,求取~急|~速。又引申指⑧激动,暴怒:忧喜皆心~,荣枯是眼尘|发~|令人光~。中医也指⑨人身出现阳性、热性一类现象:上~|内~。古代兵制,十人共一火炊煮造饭,故引申为⑩古代兵制单位:十人为~,~有长。进而引申为(11)同伴:出门看~伴,~伴皆惊忙|同~。此义后另加义符“亻”写作“伙”,也作“夥”。
○伙,从人从火会意,火也兼表声。读huǒ,本义指①军营共同炊煮用饭。引申泛指②同伴:继之先已有信来知照过,于是同众~友相见。用作动词,指③结为伙伴,同伙:合~|搭~。
○夥,从多果声。读huǒ,本义指①多:不耻禄之不~,而耻智之不博。引申也指②多人聚集联合:~着二三十男妇,内外一抢,席卷而去。也指③多人聚合的组织:欲要投梁山泊去入~。用作量词,表示④人群:近日上面添了一~强人。如今除表示多的意思外,其余各义也可写作“伙”。
【组字】火,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作偏旁时,在字下有的写作“灬”。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火部。凡从火取义的字皆与燃烧、火焰等义有关。
以火作义符的字有:灭、灯、灰、光、灶、灿、焖、灼、灸、灾、灵、炀、炬、炜、炒、炊、炙、炕、炖、炎、炉、炽、烁、炳、炭、炯、炸、炮、炼、炷、炫、烂、炱、尉、烤、烘、烦、烧、票、烛、烫、烟、烙、烊、㶳、烬、热、烈、烝、焐、烃、焊、烯、焕、烽、烷、烹、煮、焚、焰、黑、焱、焙、焦、然、煤、煳、𤊽、煨、煌、熒(荧)、煢(茕)、煊、煦、照、煎、烨、熄、熔、煽、煺、熬、熙、熏、熊、熳、熨、熠、熟、燎、燠、燔、燃、燧、熹、燥、燹、爆、爨。
以火作声兼义符的字有:伙。
以火作声符的字有:钬。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火huǒ,象形,甲骨文、小篆象燃烧的火焰之形,隶定为“火”。本义为火焰,引申为焚烧、燃烧的东西、枪弹、战争、紧急、暴躁或发怒、兴隆、红色的、火灾等。
【辨析】①以“火”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火有关,大致可分为三类:a.表示与火有关的事物,如“炬、焰、灰、烟、煤、灶”;b.表示与火有关的动作,如“烧、烤、炒、煎、灭”;c.表示与火有关的性状,如“灼、炽、热、烂、炎”。②以“火”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huǒ:伙、钬。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火”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火苗上冒的样子。②是金文偏旁“火”(至今尚未发现金文中有独体的“火”字)。从这个偏旁也足以看出火苗上冒的样子。③是小篆的形体,还保留了一点火苗上冒的样子。楷书④是直接由小篆演变而来,结构完全一致。
“火”字的本义是“火焰”,如王充《论衡·言毒》:“若火灼人。”就是“像火烧人”的意思。上例的“火”字当名词用,又可以引申为动词,如《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也就是说:昆虫还没有冬眠,不要用火烧田。
我们在读《木兰诗》时,会见到“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的诗句。原来古代兵制,五人为列、二列为火。即十人共一火(即一灶)炊煮,同火吃饭的称为“火伴”。(见《通典·兵一》)后世引申为生活或工作在一起的同伴。“火伴”,现在多写作“伙伴”。
“火轮”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也经常见到,这可不是指后世的汽船,而是指太阳。圆形为轮,所以火红的太阳就可称为“火轮”。比如韩会《桃园图》诗:“火轮飞出客心惊。”这里的“火轮飞出”是指太阳已升得很高的意思。
“火”字是个部首字。凡由“火”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火、热或火的作用有关,如“赤”、“炎”、“黑”、“焚”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随处可见的“火”
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饮食文化。在没有火时,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有了火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50万年以前。
《说文解字》云:“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如图所示,甲骨文的“火”字像火焰升腾的形状。金文线条化。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火。“火”的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引申义有燃烧、枪炮弹药、战争等义。火焰有红色、热烈的特点,故“火”又用以表示红色、紧急、激动等意思。中医也指人身出现阳性、热性一类现象。
火与古人的关系密切,汉字中凡从火的字大都与火及其作用有关,如炎、炙、焚、然、焦、烹、煮等。例如“炎”字,从二火,会意火苗更猛烈、更热。“焚”字上面是“林”,下面是“火”,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人们用火烧山林的方法来开垦田地,“焚”字最初表示的就是火烧山林的意思。后来焚字又有了燃烧、烧毁的意思。而在“火”上加“盖(一)”,表示覆压火上,这就是“灭”字,本义为消灭、灭亡。而“灰”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为火灰。
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是彝族传统的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天王恩泽不让彝族过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间糟蹋庄稼。勇敢的彝族小伙包聪与大力神摔跤三天三夜,终于将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头变成一座秃山。天王恩泽恼羞成怒,往地下撒了一把香面,香面变成无数害虫来吃庄稼,聪明的彝族人点燃一把火,把害虫全部烧光。天王恩泽不甘心失败,年年农历六月廿四都要撒下害虫,彝族也毫不妥协地点燃火把对付害虫。这就是火把节的由来。
——(雅瑟 毅然 《中华字源》)
——《王力古汉语字典》
【002-火-火字与笔顺】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5/09/001297786.shtml(北方网)
来源: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202)|“每日一字”经典小楷硬笔书法练习
田英章楷书108字笔顺
炜字
《陈欣尿话》专辑目录
递字笔顺楷书练习
练习楷书时,如果笔顺错了,字自然写不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