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蕴章书法讲座【280-從(从)-褚遂良其人其书(二)】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280-從(从)-褚遂良其人其书(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80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280-從(从)-褚遂良其人其书(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80

每日一题

    褚遂良爲廢武則天,不惜以命請死。褚遂良下場淒涼。

每日一字

   学写“從”字。右边的上面的两个点要点成羊角形的,接着写一短横。下面的写法就是之字的写法,只是少了一点。左边的一笔就像是左提笔,一定要半藏锋。写双人旁的第二笔时,起笔时要对着第一笔的腹部,至于下面的一竖是否挨着第二撇到是无所谓。“從”字的行书的写法基本上写成了三点水,右边的上面的两个点还是那样写。接下来是一横,横接着是个游丝,下面是之的写法。属于游丝的地方不能写得太重。草书的“從”字,右边的上面还是两个点加一横,下面成了两个点,千万不能写为三个点。点画是书体的生命,点画弄不明白,书体就搞不清楚。所以最后的一捺在楷行草中是不一样的写法。





從,随行也。从辵,从从,从亦聲。 ——《說文》

從,跟随前往。字形采用“辵、从”会意,“从”也作声旁。——《象形字典》

从,相聽也。从二人。凡从之屬皆从从。     ——《說文》

从,彼此都听对方的。字形采用两个“人”会意。所有与从相关的字,都采用“从”作边旁。 ——《象形字典》

從,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汉典》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古文字的从字,是一前一后两个人形,像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随后跟从的样子,其本义为跟随、随从。从字由跟从之义,引申为听从、顺从之义,又有参与其事的意思,如从军、从政、从事等。
   从容:安逸舒缓,不慌不忙。
   从善如流:指能随时听从善言,择善而从。
 
另: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从前后二人,会相跟随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从。由于字形含义不够明显了,金文遂另加义符“辵”(走路)写作“從”,以突出跟随之义。篆文承之。如今简化仍用“从”。 

  【本义】《说文·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二人相随而行。 

  【演变】从,本义指①相跟随:子路~而后|张良是时~沛公。引申为②追逐,追随:夏师败绩,汤遂~之|溯洄~之,道阻且长。又引申为③顺从,听从:不~令者斩|~道不~君,~义不~父。又引申为④参与,从事:古之~仕者养人,今之~仕者养己。又引申为⑤采取:~速办理|~长计议。由跟从又引申指 ⑥次要的,从属的:~犯|主~|~兄|~父。用作名词,指⑦跟随的人:仆~|侍~。虚化为介词,表示⑧由,自:~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用作副词,表示⑨从来,向来:~无此理。前后相随形成纵行,故又读zònɡ,表示⑩纵向:衡~其亩|谋诈用,而~衡短长之说起。为了分化字义,此义后借用“縱”来表示。

  ○縱,从糸从從会意,從也兼表声。如今简作“纵”。读zònɡ,由本义松开织机的杼听从其退去,引申为①放走,释放:吾闻一日~敌,数世之患也|~虎归山。又引申指②放任,不加拘束:意奋而笔~|~目远望|放~。又引申指③猛然向前或向上跃起:~身跳下悬崖。由杼沿着经线前后来回动,又引申指④纵向,直的,竖的:不别横之与~|~队。又虚化为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 ⑤即使:~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组字】从,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人部。凡从从取义的字皆与跟随等义有关。 

  以从作义符的字有:并、從(从)。 

  以从作声兼义符的字有:丛、纵、怂、耸。 

  以从作声符的字有:苁、枞、疭。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cónɡ 表意,甲骨文、金文1、小篆1象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之形,隶定为“从”;金文2、小篆2字形繁化为形声,从辵,从声,隶定为“從”。本义表示二人相随而行,引申为跟随、追逐、听从、从事、采取某种态度或方式、跟随的人、附属的、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在时间或地点的起点)等。近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从”,采用本字。 

  【辨析】①“從”的后起义较多,与“从”不是等义繁简字。②以“从”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o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cónɡ:丛∣cōnɡ:苁、枞∣sǒnɡ:怂∣zònɡ:纵。③“从(從)”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纵(縱)、耸(聳)、苁(蓯)。④用于“从容”,台湾读cōnɡ。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一)本义为跟随。字形从二人相随。(二)引伸为顺从,听从。又为从属的,次要的。又为从事、参与义的从。

   ○《说文·八上·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说文·从部》從,随行也。从从辵,从亦声。徐灏说,从從,古今字。黄侃说,从与從同字。[按]繁体字用從,简体用从。


资料主要来源:
   翟惠林《基础汉字形音义说解》(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



   这是“时光从流水”的“从”字。①是甲骨文,是两个面朝左面站立的人,一个跟随一个,这就表示是前后相从之意。可见“从”字是个会意字。②是金文,③是小篆,都是二人相从的样子。④是楷书,形体就变得繁杂化了。这是因为两人相从就有行走之意,所以在形体右上部的“从”之下加了“

”(止,即脚),又在其左加上了“彳”(表示行动)。其实“彳”与“
”加在一起就是“辵”,也就是“辶”,表示行动之意。后因“從”实在太繁,所以在实行简化字的时候便借用了古体字“从”。可见“从”并不是新造的简化字,而是古体字的借用。

  “从”字的本义是“跟随”,如《史记·晋世家》:“偃从重耳在秦。”这就是说狐偃跟随着重耳在秦国。由“跟随”之义又可引申为“顺从”,如《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里的四个“从”字均为顺从的意思。“从”字后来又引申为“自”或“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也就是说:从这条道到我们的军营,不过二十里。

  “从”字旧时或读zōng(宗),如《诗经·齐风·南山》:“衡(横)从其亩。”实际上这个“从”字就是“纵”字。

  在称谓中用“从”字的很多,我们应当弄明白:“从女”即侄女,“从子”即侄儿,“从父”即伯父、叔父,“从母”即姨母。

——(左民安《细说汉字》)

“人”与“人”的排列组合——“从”、“比”、“北”三字趣释

  从古文字来看,“从”、“比”、“北”三字均从二“人”,只是由于二“人”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因而构成了三个不同的字,其意义自然也相去甚远。

  甲骨文的“从”写作“

”、“
”,由两个侧立的“人”构成,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紧跟,二“人”的方向在甲骨文中均朝左。其意思是一人在前面走,一人在后面紧紧跟着,是会意字。

  “从”的金文形体,在甲骨文形体的基础上增加“止”(即脚)和“彳”(表示行动)成为“

”,其实“彳”与“止”合写成“辵”,即今之“辶”,从而加强了“从”字的“行”义。后来的繁体字“從”就是承金文而来。繁体的“從”写起来实在太复杂,所以简化时,人们又选择了“从”的古字“从”。《说文解字·从部》:“從,随行也。从辵、从,从亦声。”徐灏注笺说得更明白:“从、從古今字。从,二人相随,即从行之义。后加义符辵,随行义遂为從字所专。”由此可以确定“从”的本义就是“跟随”。如《左传·庄公十年》:“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由于“跟随”时,其中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又像后边的一个人在追赶前边的一个人,所以“从”引申出“追赶”的意思。如《书·汤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孔传:“从,谓逐讨之。”其意思是夏军大败,而商汤出兵追赶。

  又由于“跟随”中,包含有顺从、听从的意思,所以“从”引申为“顺从”、“听从”的意思。如《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其中的四个“从”均为顺从的意思,即宁可顺从道义,也不能顺从君王父亲。

  “从”字中的两个侧立的“人”本来是朝着左边的,如果由于二“人”意见分歧,导致后边的一个“人”不是跟着前边的一个“人”,而是掉头背对前一个“人”朝右边走去,“从”字就变成“

”,为“北”字的甲骨文,“北”字的金文形体与此相同。故“北”字均由两个侧立的“人”组成,这两人既不并列,也不相对,更不相随,而是相违背,均是背对着背。“北”的小篆为“
”。《说文解字·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所谓“乖”,就是指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有矛盾。其本义是“背对背”,即“违背”的意思。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北、背古今字。”

  为何古书中称打了败仗也叫“北”或“败北”呢?古代两军交战之时,打了败仗的一方要转向后逃跑,逃跑时当然是败军的背对着打胜一方军士的背,因而称为“北”。如成语有“追亡逐北”,其意思是追击败逃的敌人。“北”后来假借为表示方向的“北”后,使用频率很高,不再作“背”的意思。因而古人另造一字,即在“北”字下加一“月”(古“肉”字),便是“背”。

  “从”字中的两个侧立的“人”如果一起改变方向,均朝右,并肩站立,就成了“

”。这就是“比”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比”字形体与此相同,像两个人并排站立着,比高低。《说文解字·比部》:“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许慎将“比”的意思训释为“密”,即“亲密”的意思,显然不是“比”的本义,而是“比”的引申义。两人既然能站在一起,彼此之间当然有着亲密的感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中的“比”就有亲近的意思。

  因为“比”的本义是两人并肩站在一起,比高低,所以引申为“比较”的意思。

——(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第280集:褚遂良其人其书(二)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8/08/01/003617568.shtml

来源: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趣闻之二十八:徒、跋、降
(1)汉字的故事
师嫠簋铭文,74,首
汉字的故事(一)
说文解字:元亨利贞
《汉字的故事》(三四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