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那些年,一中老院坝里的那些事(一) 2020年第82期(总565期)

吕志放

安顺一中的校门原本是开在水洞街北头,进门有两排冬青树。门的左侧有一道小门,进去是一个大院坝,住着十六七户人家。

我从小在这个院坝长大,很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原安顺一中水洞街老校门  图片由安顺一中  提供

童    年

童年往事总会以种种形式重现于人们心中,无论是快乐、甜蜜,还是忧伤、苦涩。这种思忆有时会在梦境里出没:有葱笼的老槐树下广阔的大操场,有淡绿色的草地坝,有尽态极妍的花园,还有兄弟志新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大院坝里玩耍的身影……

一中大槐树下  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

兄弟吕志新还是婴儿的时候,大哥吕志敏便给他做了个婴儿车。这个婴儿车是利用一个厚实的大木箱,在底部安装轮子,方便推动。兄弟经常在里面玩耍。木箱边沿一圈都是圆牙型,是小儿磨牙齿印,那可不是兄弟一人干的活,邻居们的一些发小也曾在此木箱待过。
兄弟稍大一些,大哥又把大木箱上的轮子拆卸下来,固定在一块大木板上。大哥用铁柱淬火,在木板上烙了洞,一根绳子穿过洞拴上。那个年代安顺的天气比现在冷多了,最冷的时候,一中大操场结上了一层桐油凝。大哥把兄弟安放在木板上,把那根绳子系在腰上,在操场上拉着兄弟跑圈,一圈又一圈,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他只管自己跑得爽,兄弟感到天旋地转,晕车了,回到家呕吐不止。晚上睡到床上,全身长风斑,身上到处擦上了龙胆水,还不断咳嗽。老保姆赵伯娘气得重重地打了大哥一顿。
赵伯娘,1893年生。她来我家后,父母把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她,由她支配。老人家进城一段时间,很想把户口迁到安顺。父母工作很忙,赵伯娘也脱不开身,大哥二哥听到大人的议论后,就主动要求去赵伯娘老家(现宋旗镇龙旗屯村)办这个事。赵伯娘之前曾带他们去玩过,他们认识路。那时交通不便,龙旗屯离安顺好象只有十几里,但一出城就荒无人烟,道路多是田埂路,坎坷不平,崎岖难行。大哥二哥他们艰难地走到龙旗屯,把赵伯娘的户籍资料带到安顺。老人家真有远见,户口落在安顺后,她大儿子参军复员回到安顺,他得了一笔复员费。这个人脑筋活络,服役时在边境弄了些外国表在安顺卖,赚了些钱。但钱多了就好赌,被抓去坐了几年牢。后成家没钱,就找到我父母。我父母没积蓄,就用“公债券”给他买了点家具。那时物价低,一元“公债券”能买一大张椿凳。赵伯娘的二儿子赵毓碧在一中读书后也参了军,后复员到安顺工作。他酷爱数学,自学大学数学,据说出差到北京,求见华罗庚,想向数学泰斗讨教数学问题。华老虽很忙,仍抽出时间接待了他。
赵伯娘的三儿子赵毓富同样读一中,同样参军,复员后读云南大学,学气象,分配到六盘水气象站当站长,为靠近家,后调到双阳气象站当站长。毓富哥在云大读书时,云南烟丝好,每个月都寄烟给我父亲抽。我父亲本不抽烟,但正值“困难时期”,吃不饱饭,有好烟过过瘾也是美事。那时我父亲有两大享受,一是抽云南好烟,另外,我二哥志强能经常打些野味给他享用。
那个年月,地上可没有走兽,但天上总有飞鸟,不过是惊弓之鸟,人只要一抬手,鸟马上飞走。惊弓之鸟也忒精,要打到一只万难。不过二哥有办法,古人是守株待兔,他是守树待鸟,只要有鸟停住,他眼疾手快,准头又好,手起鸟落,百发百中。老是守树待鸟也不行,太耗时间了,二哥功夫越来越高,凌空而过的鸟也逃不过他的手。麻雀没多少肉,他的主要目标是斑鸠,斑鸠斑四两,有肉。有一次,他打昏了一只像野鸡的鸟,头顶黄铜色,两侧有微白眉纹,尾羽很长,反正羽毛杂有黑色、紫绿色、金黄色、栗红色等等,羽色华丽,比野鸡漂亮,住在大院坝的延广誉副校长知道后,拿去疗伤,然后放飞了(延广誉副校长读北大时是学生物的)。

一中老银杏树 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

我们最羡慕陈毓华老师的先生蔡舒华老师,他有小口径步枪。大型飞鸟,如乌鸦、老鹰都打得下来,得到一只,全家能美餐一顿。
二哥能弄到些鸟肉,赵伯娘很高兴,夸二哥聪明、能干,还让他带小妹。每天小妹起床,穿衣梳头等都是二哥的事。有一次,小妹系着围裙在地炉火边转悠,围裙着火了,二哥火速把小妹抱到院坝,一大盆水从头泼下去。赵伯娘在院子里看到,大骂二哥,要揍他,说大冬天为啥往小妹头上泼水,还是院坝的妈妈们看到,说全靠二哥及时把小妹身上的火扑灭的。
大哥把兄弟志新弄病了,赵伯娘就不让大哥带兄弟玩,每天背着兄弟忙碌着,买菜、洗菜和炒菜都背着他,兄弟每天闻着煤烟、油烟,后来得了支气管炎。兄弟会走路了,赵伯娘又背着小妹做事。有一天早上,赵伯娘背着小妹去居委会开会,兄弟起床找不到衣裤,大哭起来,隔壁陈英峰老师家三姐进门来帮兄弟找,翻了半天,终于在枕头底下扯了出来,衣裤里居然包着一个烧饼,兄弟转哭为笑。
1960年“饥荒”时期,安顺一中领导关心教职员工子女的身体健康,准备发放“营养饼干”。“营养饼干”是利用糠和麦麸加糖精做成的(粮食纳入定量,只能用副产品代替)。因“营养饼干”数量有限,这次享受“营养饼干”只是兄弟志新们这一批娃娃,我和武光等已超龄不在照顾之列。享受“营养饼干”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体重在规定范围内。龙兴涛老师家老大“龙胖子”和丁德华老师家老三“胖三”,一听绰号就知道体重超标,人家也懒得凑热闹。学校领导郑重其事地把过称重任交由学校体育组承办,责任心强的陈毓华老师找了杆大称和一个大箩筐,分别给娃娃们过称。
体育老师的专长是列队,才一会儿,个个娃娃按高矮次序站好,“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等一套口令后,个个娃娃虽面黄肌瘦,皮包骨头,但却精神抖擞,昂首挺胸,站得笔直。旁边的围观者都是娃娃们的家长。陈毓华老师手里拿着一个大夹子,里面是一份名单,一长串名字。陈老师念到我兄弟志新的名字,兄弟由于太瘦小,又很灵活,就非常麻利地爬上箩筐里。报数的老师认真地看了看称,说:“27斤多一点点。”我父亲从围观队伍中走了出来,生气地说:“小新都8岁了,怎么这么轻,只有27斤?”陈毓华老师立刻说重称。兄弟又爬上两个体育老师抬着的箩筐,这次是陈老师亲自看称报数:“28斤差一点点。”老父亲叹了口气说:“还是太轻了。”陈毓华老师说:“营养不良才轻,才有资格享受营养饼干。”父亲苦笑说:“倒是。不过小新还是太瘦了。”兄弟领到“营养饼干”后,要与几兄弟分享。我们看到兄弟如此瘦小,都不忍心吃,但为不拂他的好意,每个人只咬了一点点,“营养饼干”很香,很好吃。按现今的养生观念,麦麸和糠是有营养的好东西。
60年代初,兄弟和一中院坝几个小伙伴相约上街去剃头。那时的行情是:娃娃剃头八分钱一个,大人是一角钱一个。兄弟他们给各自家长要了剃头钱,满大街找便宜的剃头铺。在四官桥的一家剃头铺,剃头师傅正在给人剃头,旁边还候着两人,师傅说:“现在忙,去玩一两个钟头再来,每个娃娃五分钱。”听师傅说后,大家欢喜若狂,就回到一中大门口马坎子小摊子上,每个人撮了三分钱的盐酥豆嚼了起来。吃完盐酥豆,大家玩了一会,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一起返回四官桥剃头铺。因见剃头的人更多了,剃头师傅耍赖了,说他根本没说过减价的事,想剃头就等着,还是娃娃每个八分钱。此时这几个小伙伴叫苦连天,咋办?要了钱剃不了头回家要挨骂挨打。刘子由老师家新祥、新法和志新商量,决定跟陈老四借钱,他满口答应,除他们三人外其他人一概不借。
小盐巴兄弟回家后,他妈看到他要了钱没剃头,便劈头盖脸的暴打他一顿,饭也不给他吃。小盐巴姓安,父亲从民国时就是一中的校工,忠实可靠,可惜死得早,他妈守寡,常拿两个孩子出气。很长一段时间,陈老四也未向兄弟他们催过债,但大家心里不好受。陈老四是陈英峰老师家公子,上面几个姐,很得宠。兄弟志新找到新祥、新法哥俩,新祥说有办法。星期天到乡下的山上割草,兄弟说割了卖给谁,新祥说先割再说。天黑了,兄弟背着草,跟着新祥新法哥俩到西水关军马场(现熙春公园),兵哥给他们一称,每个人收入一毛。皆大欢喜,既还了剃头债,无债一身轻,又有了七分钱存款。以后,只要是星期天,兄弟跟着新祥新法哥俩照此营生。

一中办公楼  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

那个年代,不知怎么会有一批河南人运马到安顺一中的草地坝圈放。兄弟他们去玩,河南人跟他们谈成一笔生意,娃娃们负责牵马到火车站上车,牵一匹五分钱,兄弟他们一人能牵两匹,辛苦一趟可赚一毛。那个阶段是兄弟他们最幸福最快乐时光。
1959年,兄弟读小学一年级,到了下学期,要加入少先队了,妈妈知道后说入队要有一件白衬衣。下午下班时,在八小当老师的老妈抱着一捆白胶布,说有学生家长当卫生局领导,“开后门”处理了这些过期胶布。晚上把胶布放进大锅里煮了几个小时。胶布提出来,哥弟们用手反复搓,把胶大致搓下来后,老妈把几寸宽的长条胶布一针一线连成一大块,然后裁剪缝制,做好了一件白胶布衬衣。入队那天,兄弟穿上崭新的白胶布衬衣,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很自豪,很多同学入队都没有穿白衬衣。不过外表光鲜,身上难受,衬衣上的胶无法弄干净,衬衣是粘背的。
兄弟上一年级时,二哥志强已是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他是班主席,又是全校少先队大队长。每周学校开大会,二哥在主席台上指挥站队,英姿勃勃,威风八面。班上同学知道是兄弟二哥,都投来仰慕和崇敬的目光,兄弟激动不已。可是没多久,二哥小学毕业考上了一中,兄弟非常失落,常怀念那段时光。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

吕志放:安顺实验学校退休教师。善书法。近期从事纪实文学方面的撰写,发表作品《1968年……》《山旗堡的马和路》等。

2020年10月


值班编辑:武贵琼

电子排版:王敏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徒行(改革开放40年征文2)--乡情紫云--陈拯
忆安顺实习
母 亲 祭
寻味:百年桂圆
从钱四娘到林从世,为修筑木兰陂殚精竭虑!(两宋繁华往事78)
《祭母文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