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沪上收藏界“黑胶皇帝”陈沫其人

沪上收藏界“黑胶皇帝”陈沫其人

撰文 / 乐迪

摄影 / 罗斯丹


年届半百的陈沫先生经常会腼腆得像一个大姑娘,比如我恭维他是“上海黑胶收藏皇帝”时,他的脸颊就好一阵泛红,挂着喜气的笑脸却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

我去过他位于天钥桥路上的家,在80年代建成的一幢老式公寓里。那年头,我还住在老城区的弄堂里乘风凉,他已经搬进了“钢窗蜡地”的高层公寓,可见他有一个殷实之家。

“上海黑胶收藏皇帝”陈沫先生

他的家就是一个传奇,两室一厅的屋子里,摆满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黑胶唱片,几个顶天立地的橱柜都塞满了,地上、桌上、椅子上都是垒起的高高的黑胶,连脚都插不进。更神奇的是那一张床,床底下放满了唱片,床上都放了好几排,只留出一个长条的空隙,估计是睡人的。

我说你这个地方很安全,小偷就是来了也没法动作,脚踩在地上,拔脚时很可能就碰翻垒得高高的“黑胶山”,那玩意儿很重,倒下来砸断肋骨是大概率事件。

这仅仅是陈沫先生收藏黑胶的“仓库”之一,他还有几个藏品根据地,是决不示人的。

陈沫收藏的聂耳作品黑胶

作为黑胶收藏家,陈沫先生的收藏取向是我国生产的各种历史黑胶唱片。上海是中国唱片业的摇篮和发源地,其发展脚步几乎与世界唱片史同步。

陈沫先生告诉我,早在1908年,上海人乐浜生就在南阳桥一带摆摊卖西洋黑胶唱片,后来在此地开进口黑胶店叫柏德洋行。这个“柏德”就是当年法国百代唱片的音译,表明柏德就是百代的上海代理商。

1909年,柏德开始在上海出版京剧唱片,压片生产先是交给法国百代,后来交给比利时百代代工。陈沫说,这是上海本土唱片的“皮包公司”时代。

1917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成立,国产黑胶生产实现了本土化。解放后,“上头”非常重视唱片生产,陈沫压低嗓门说出了“上头”两个字。我说:“您别怕,直接大声说:党中央非常重视唱片生产。”

“对,是党中央重视。”陈沫先生又开始脸红了。

陈沫先生收藏的”老百代“时期的高级留声机

1952年1月5日,上海中国唱片厂在原百代公司地盘上开业,生产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78转黑胶唱片,1958年前后开始生产发行33.3转密纹唱片,1980年前后开始生产发行立体声唱片,至1989年完全停止生产黑胶唱片,再到前两年又神奇地恢复生产黑胶唱片……这110年的国产黑胶生产历史中,大部分国产黑胶唱片已经散失甚至消失了,这是多么可惜。

陈沫先生在说“多么可惜”这句话时,呈现了十分懊丧的神情,仿佛散失的是他家的巨额存款。

有作曲家亲笔签名的黑胶《红旗颂》

陈沫先生从80年代起立志收集收藏国产黑胶,把佚失在民间的历史唱片重新收集回来。那时,陈先生也就20出头,他住的地方与中国唱片厂和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门市部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而那两个点也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唱片交换“黑市”。混迹其间,陈沫通过购买、交换,在家里垒起了高高的黑胶。

我记得那两个地方当时会遭到市场管理部门的冲击,“您没给抓进去罚钱啥的吗?”

陈沫先生的脸又一次红了,而且达到“很红”的程度。“没有,这倒没有,好像真没有!”

以前我也采访过一些黑胶收藏家,他们跟我说的收藏经都是买“头版”片、“直刻”片、“三星带花”之类,听着有点像生意经。但陈沫先生说的是一个严肃的文化主题,是一个更具高度的收藏文化事业。

已极难寻觅的王云阶《第二交响曲》黑胶

陈沫先生曾经是一个工业研究所的工程师,后来据说单位效益不好,就下海了。上海老一代的音响发烧友很多都认识他,他下海后,在浙江路南京路口的丽音广场开过很多年的唱片店。后来,上海古典音乐的演出场所里,也都有陈沫的临时唱片摊。陈沫先生坦言卖唱片是为了爱好,也是为了糊口,没有挣到什么钱。这话听起来像是一种狡辩,没挣到钱怎么会私人收藏有那么多的黑胶?陈沫的红脸再度呈现,好了好了,咱不谈挣钱的事,还是说说怎么收集黑胶。

陈沫先生举例,《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在新中国的某一个时期具有家喻户晓的知名度,陈沫在工作中认识了这首歌的作者卢肃的女儿,她向陈沫介绍了这首歌诞生的来龙去脉。在此后的几十年间,陈沫共收集到这首歌的7个黑胶唱片版本,可能比国家图书馆还多。这是怎么收集的呢?陈沫回答:“功夫不负有心人嘛。”有名收藏家果然了得,绝不吐露半个字的真情。

陈沫收藏的60年代早期国产黑胶唱机

陈沫先生眼下正在上海公安博物馆展出他藏品中的一百张“红色黑胶唱片”,里面包含5张不同版本的《团结就是力量》黑胶,有很多人去看这些黑胶展品,它们都像新的一样一尘不染。

陈沫先生说:“收藏了那么多黑胶,要回馈社会,以后要分主题展出,这不仅是个人的成就,也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成就。”上海公安博物馆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愿意与他长期合作,这大收藏家想得就是不一样,境界是有高度的。

在这个名为“海上公博与美好生活——红色经典黑胶唱片实物展”的展会上,不仅有陈沫先生的经典黑胶收藏,还有许多他收藏的老旧留声机和电唱机,这些机器都能正常工作,有些唱机庞大得像一只梳妆台。关于他的留声机唱机收藏,又是另一篇故事。

展厅一角

陈沫先生还是一位书法家,进入新世纪后,他的主要工作是戏曲演出经纪,组织的演出遍布长三角各地。他说自己的精力主要是在经纪戏曲演出上,这不仅是一份文化担当,更重要的是,他说:“我也要混碗饭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稿 | 价值连城的“老唱片”
世界最大黑胶唱片收藏家拥有600万张唱片
老唱片拍卖成交过半 价格看涨或成黑马
独辟蹊径 别有洞天
古董相机少收藏学问多 ——记古董相机收藏家左家建
佳士得上海春季拍賣及預展 | 4月23至25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