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泊头,大运河上的璀璨明珠。 ——泊头因运河而生而繁荣——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泊头,大运河上的璀璨明珠。

——泊头因运河而生而繁荣——

来源:《泊头风物》,张志士供稿

泊头有辉煌的悠久历史。泊头文化底蕴深厚。泊头文物古迹众多。泊头文化灿烂多彩。泊头人杰地灵。
泊头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在于运河,是运河这个母体孕育了泊头,成就了泊头。泊头缘运河而生,而兴、而发展壮大。过去的泊头是水陆码头,商贾云集,货流南北,为冀南鲁北重要商埠,商业文明深入泊头地域人心,至今流风尚在。
泊头市境原为交河县域,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时景城入乐寿,并以石家圈立交河镇。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析乐寿置交河县,同时在交河县东部,运河西岸设新桥镇。明代改称泊头镇,并修筑土城。1946年,泊头解放后,冀中行政公署决定,将泊头城区由交河、南皮两县析出,设立泊头市。1949年10月改为县级镇。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泊头市建置。1983年5月,交河县撤销,其辖区并入泊头市。
清代以前,黄河、漳河、滹沱河等河流多次流过泊头市境,遗留下纵横交错的河流故道。古代泊头市境东有运河,西有驿路,乃兵家所争战略要地。运河两岸,轮舶辐辏,商贾云集,为津南一大商埠。
泊头城区兴起于运河漕运,由运河码头发展而成,其商业特色鮮明,商贸经济繁荣。《南皮县志》云:“运河开通后,运输便利,尤其发达商业,就泊头镇一处而言,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所未有。”清后期,泊头已称运河巨镇;民国初期,运河两岸殷实商号不下千余家,轮舶辐辏,闤阓填盈。古代泊头之兴依托运河漕运及西部驿路。明初设立泊头、富庄水陆两驿,既使泊头成为津南少有的水陆码头。又成为境内最早的通讯设施,对泊头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泊头是船舶停靠的码头。早在明代,朝廷就在这里增设了水陆两用的新桥驿站。此间,“官船与客舫,日日从此过”(明.陈琏《卫水帆樯》。运河又称卫水,故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泊头始终为水陆两用码头。当年市区有三个码头,一个在胜利桥南,叫火神庙码头;一个在解放桥南,叫正大茶庄码头;再一个两桥中间的老邮电局处,叫东西挺码头。两桥码头基本上是货运,中间码头是客货两用,为南运河上最大的一个码头。
明朝官员翟佑在《新桥夜泊》中有“大鱼故欲惊人梦,跃出船头水有声”的诗句;清朝文人王元翊在《新桥夜泊》中有“几家蟹断留霜印,两岸渔灯照酒痕”的诗句;清朝官员马士琼在《卫水泊舟》中有“鸥队乍连沙渚上,橹声不断夜明中”的诗句……可见,自古以来泊头水陆码头就是十分兴盛与繁荣的地方。
公元前602年之际,南运河曾是黄河故道,亦称清水。曹魏时期沿运河修建白沟水运,隋代成为成为南北大运河的一部分,时称永济渠,又名御河。从那个时候开始,“泊头城区兴起于运河漕运,由运河码头发展而成”。中国水运史丛书《河北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说“泊头镇河北省中部偏南,是南运河上的著名码头之一。”
明清时期,泊头的码头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转运地和民间物资的集聚辐散地。市区内有四个码头,最大的大王庙码头为国家所控,专供漕运官船用。其余三个(火神庙、东西订,正大茶庄)码头为民用,供民间商贸船只往来。
泊头民船早年只到临清,这与漕运制度有关。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经济制度。历代封建王朝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采用水陆(主要是运河。)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专业运输。
宋朝以前用民运,明朝先军运后改民运。成化七年(1431年)又攻“长运”(直达),清朝延用明制,基本上都由官军承担漕粮全部运输。漕运的船叫漕船,漕船装的粮、米,叫漕粮、漕米;驾驶漕船的军工和民工,叫漕军、漕丁和漕夫,有时多达十余万人。光每年经南运河的“南省漕米运京,岁辄九千余舟”(不包括北运的军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漕运衰败,清廷改征漕粮折银两结算(称改征本色为现银折色),官家“垄断”重要物资的历史结束,泊头船只开始向河南运输,最远到新乡,朵家的船只还到过山东济宁。
古代一般20里设一码头。泊头跑长途的,往南拉的是盐,回路捎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的棉花、煤,磁器等,都是当时贵重物资,为安全,只停靠中等以上的码头。在“走州过县”的南运河航运中,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条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史。
解放战争中,泊头航运船只为中国人民解放运送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成为晋冀鲁豫、晋察冀解放区一支重要的运输力量。”冀中运输公司的70多舟木船运送第四野战军医院的人员、设备和药品等到临清时,也有不少泊头的船只。尤其是解放沧州,泊头的船只全部出动,运送枪枝弹药和人员,并承担了用船架浮桥的全部任务。


 张志士:1968年10月7日,生于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沙洼村,贫苦之家。笔名诗言志语或马前卒。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创作了三部反映家乡历史风貌的长篇小说。因各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地方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爱情诗歌学会员。中外散文诗硏究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有:(民间诗派发起者兼创始人—张志士诗选)。自办发行(民间作家报),六十多期。诗观:好诗在民间,愤怒出诗人的民族思想理念。对诗言志,而且抒情的社会教化功能,深信不疑。主张诗是人生和生活的提升与结晶。赞成没有理想信念,没有诗歌灵魂的诗,多好的文字,多好的技巧,也是无稽之谈。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镖不喊沧州
古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明珠
大运河景区(示范)
要火!北京竟隐藏着这么美的公园!送你一份游览攻略,快去打卡!
泊头与运河
千年漕运:探索·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