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岁学霸女孩自杀,背后凶手竟然是TA!很多孩子都在做,家长却蒙在鼓里

1.14岁少女被社交媒体杀死!

前几天,与广州某著名中学的一名班主任闲聊,她讲述的一个学生的故事,令我震惊又痛心。

这个女学生,父亲是某市领导,母亲是某高校教授,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她自己也非常优秀,不光学习好、长得漂亮,还集众多艺术特长于一身。

但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竟然三番四次,拿刀割自己的手腕和胳膊。一边割,一边开怀大笑。血,流了一地。

幸好每次都被同学或老师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救回性命。但她的双臂,已是血痕累累,刀疤条条。

班主任的讲述,让我想起另一名在卧室自杀的14 岁花季少女。

她的名字叫莫莉·拉塞尔,一个开朗的女孩子,家庭也很幸福,她喜欢音乐剧汉密尔顿、摇滚乐队,在学校里她常常是表演的主角。

但是自从进入青春期莫莉变了,她变得不爱说话,孤僻,经常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父母很担心,但是每次关心问候的时候,茉莉似乎还是那么“快乐”。

“这是青春期女生都会出现的情绪波动!”家人们都这样认为。

直到那一天早上,母亲打开莫莉的房门,一切都变了。

莫莉自杀了,已经没有呼吸。

▲莫莉,图源:《镜报》

父亲感到十分悲痛和崩溃,“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自杀了呢?”

他查看女儿的手机和电脑,最终发现:14 岁的莫莉有一个秘密的推特账户,她一直用这个账号分享着自己抑郁症的痛苦。

原来,女孩因为抑郁自杀。

本来这个事情就结束了,但是接下来父亲发现,真相不仅如此!

莫莉一共观看了 138 个包含自杀和自残内容的视频。

她不仅在网站上可以自如访问自残、自杀有关的图像、视频剪辑和文本,或者其他消极或令人沮丧的内容,而且六个月里保存、点赞或分享的 16,300 条内容中,有 2,100 条与自杀、自残和抑郁症有关;

最后一次使用手机是在她去世当天的凌晨 12 点 45 分。两分钟前,她在平台上保存了一张带有抑郁症相关标语的图片。

父亲认为:是网站的推送内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那些消极的内容令人发指,我毫不怀疑是Instagram'帮助杀死’了我女儿。”

▲莫莉的父亲,图源:《镜报》

于是,他一怒之下把网站告上了法庭。

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在听证会上表示,在看到莫莉去世前看到的 Instagram 内容后,他数周都无法入睡。

法庭在浏览六个月的 Instagram 内容时,在场的人无不感觉到痛苦。Pinterest 的内容也令人不安。

伦敦北部的高级验尸官沃克先生说:Instagram 和 Pinterest 使用的算法导致了内容的 "狂欢期",其中一些材料是在莫莉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为她选择和提供的。这种行为也是社交媒体的惯用操作,他们通过分析用户的数据,然后为用户推荐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最后,调查官对女孩的死因做出了裁决:“如果将她的死因简单定义成'自杀’,那是不安全的。莫莉订阅了大量网站,有机会看到负面的、引人抑郁的,甚至有关自残/自杀的图片和视频。她真正的死因是自残,受抑郁症和网络内容影响下的自残。”

被法庭判定存在直接关系,这是第一次。

威廉王子也在推特上发声:

“任何父母都不应该忍受这些(悲剧),他们非常勇敢。我们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需要成为一个先决条件,而不是一个事后的想法。”

2.孩子的网络世界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危险

越隐秘的地方就越会放大人的动物性。

网络世界里,藏着父母无法想象的污垢。

2021年末央视新闻在「变了味的短视频」中直接点名了某平台。

原因是某个家长手机收到推送,视频中大量含有未成年人的身体隐私。

甚至是未成年性暗示。

而这些变态的推送隐藏在读书、文具手账、亲子、舞蹈等正常的话题中,防不胜防。

在一个孩子发布的“我正在写作业”短视频下面,有29条评论:

“妹妹喜欢大叔吗?”

“交个朋友吧!”

“妹妹,处对象吗?”

在网络“隐秘的角落”中,孩子们沦为猎物。

网络的可怕,仅仅如此吗?

不。

充满性暗示的弹幕评论,对孩子精神的世界污染,只是冰山一面。

网络甚至可以杀人。

央视曾经分享过一个17岁少年的自杀恐怖事件。

2017年4月左右,19岁的小姚因为好奇加入了一个qq群。

“要想留在这个群,必须要加入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完成一系列任务。”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一步一步把孩子驱向死亡。

任务就是:

每天凌晨4点20起床,听悲伤的音乐,看恐怖电影,用美工刀在身上刻字符......

每次完成任务后,拍照发送给管理员,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时不时就会在群内更新玩家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小姚做任务,用刀片在腿上刻字

这些痛苦的任务一旦孩子中途发现自己无法承受,也不能退出。

“请先将身份证、住址、家庭成员全部上交。”这是游戏开始的规则。

所以一旦孩子想要停止,管理员就会发出灵魂拷问:

“你死还是你家人死?”

所以,这些参加游戏的孩子只能完成终极任务,中途不能和人说话。

独自面对恐惧,让孩子涌上一种错觉:我就是一只孤独的蓝鲸。

而自闭的空间,悲伤的信息,自残的任务,犹如捕杀鲸鱼的渔网,把孩子围猎。

当小姚完成了十几个自残任务后,“请叫我54”布置了终极任务:用书包背满石头,跳河自杀。

但是约定当天,小姚害怕了,他申请推后一天。

幸好第二天,计划被人发现,警方介入,小姚没有成功。

而当之后记者采访小姚,“你为什么用刀划自己?”

“我好奇”“不知道”。

小姚内心很迷茫,他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是为了什么。

“谁让你用刀划自己?”

“请叫我54。”

一个未知的陌生人,一个网络ID,就能把孩子杀死。

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大人们污秽的思想,可怕的计划,在网络里如同隐形的魔爪伸向孩子,吞噬他们。

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风险性,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3.如何保护孩子的网络安全?

在莫莉事件后,英国儿童事务专员调查发现:在8至17岁的儿童中,有45%的人遇到过他们认为不合适的内容,或让他们感到担忧或不安,但其中一半人没有报告。

除了自残和自杀的内容外,儿童还接触到色情和暴力图像、匿名喷子和节食图像内容。

而《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拥有专用手机的比例已经达到75.9%。

我们新一代孩子都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

孩子的网络安全,父母必须重视起来:

一、交流。

不少孩子都有一个思维:上网是个人行为或者私密行为。

但其实网络不应该成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一堵墙,而应该是促进交流的工具。

所以当允许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必须强化这个概念:网络也是亲子之间沟通的工具。

鼓励孩子在现实中分享社交媒体上经历的美好的和糟糕的事情;

与孩子在网络上互动。

我们只有融入孩子的世界,倾听、引导孩子,才能根本预防孩子置于网络危险。

二、规则。

2017年,国家颁布了《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该手册在网络成瘾相关形成机制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网络过度使用的四大准则:

有限使用:

对孩子的使用时间进行限制,对孩子的使用方式做出要求。

比如一位父母给孩子定下的使用规则:

每天只能上网1个小时,而且必须“先学习后娱乐”,作业完成后才能申请玩手机;

只能使用目前手机上我们一起下载的软件;

不要拍摄自己的照片或者视频发布在公众的app;

睡觉前应该把手机给父母。

选择使用:

选择软件,选择信息,让孩子记住:我们是手机的主人而不是被手机控制。

教会他对不良信息“说不”,不要轻易点击自动弹出的窗口、不明的网络链接、邮件等等;

无论什么社交媒体,对陌生网友都是坚持不理睬不好奇;

如果遇到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信息,请马上关掉网络,并及时向家长和老师请求帮助。

公开使用:

现在未成年人世界有一种文化,叫做“卧室文化”。

“卧室文化”是指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孩子习惯于躺在卧室里用手机上网,上网行为更私密,受到的监督也更少。

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自控能力尚未完善的孩子,公开使用网络,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网络安全:

方式公开,父母陪伴孩子上网,共同探讨网络使用的技巧,使孩子的网络使用更高效;与孩子一起辨别信息的真伪,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攻击。

地点公开,即在家中的客厅等公共场所上网。

内容公开,孩子每天要主动将上网情况告知父母。

工具性使用:

孩子很喜欢玩手机,逛各种娱乐APP。但是却没有思考“娱乐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手机真正是用来做什么的?”

上网过程中教会孩子更多使用搜索功能,去学习知识;

多与家人沟通、互动,记录生活的美好;

遇到难题,去看看名师的解决方法,扩展自己的思维。

这是手机作为工具的有用之处。

作为数字时代的生存工具,网络是孩子们永远无法弃离的。

我们不需要“谈网色变”,但要努力去构建它,完善它。

一起努力,给予孩子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世界。

作者简介: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100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用的教育方法,让育儿变得更轻松;研发并提供各学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岁少年参加“蓝鲸”死亡游戏 不敢退出怕全家被杀
家长面对孩子自残行为应该怎样做?
家长千万留意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130多名青少年已死于这个游戏!
梧州一学生做出疯狂举动!广西教育部门发布警告通知!
暖心周末
老教师肺腑之言:寒假只学4小时,多了反而让孩子更厌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