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岁女孩滑冰比赛起跑线摔跤,2亿人围观,姚晨看哭了!养育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这一点



如果在百米冲刺的起点就摔倒了会怎么办?

很多人肯定想:输定了。

但是最近有一个8岁女孩马子惠,在2020-2021年度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第一站,U8组500米四分之一决赛中,发令枪刚响起就整个人往前倒摔倒在地。

那一刻,她丝毫没有犹豫,立即爬起来追上去,即使和前方的选手已经拉开了很大一段距离,她还是咬紧牙关往前冲。

在家人和教练的一声声呐喊中“加油,惠!加油,惠!”,马子惠一个一个超越,直道连超2名选手,最后还咬紧牙关弯道超越了第一名……


▲女孩短道速滑视频
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

这个视频引来2亿人围观,不少网友表示看得热泪盈眶,连明星姚晨都转发说看哭了。



作为家长,看完这个视频,忍不住为不认输有实力有毅力的马子惠加油喝彩。

彼得逊说过:


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人生充满磨难,在逆境中乘风破浪,向阳而生,在挫折中不服输不认输,继续坚持和努力,就是我们最想教给孩子的心态。

抱有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那么万事皆可成功。

1.
相信“我可以”的孩子
人生绚丽,性格坚毅

近日,看到了一则很感动的新闻。

四川攀枝花女孩小睿从小会患有唐氏综合征,9岁时体重仅三十多斤,走路都会摔倒,因为身体原因,家人9岁才带她去上学。

为训练平衡能力,10岁的时候父母送她去练球,才刚刚到学校,孩子一直不交流,语言能力也很差,但是学习能力快,教练又安排她去学了游泳。



6年来,小睿遇到了很多困难:训练的种种难关、交流上的不顺利。但是她一直坚持不退缩,她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

通过6年的坚持不懈,现在15岁的她拿下省特奥会滚球金牌、全国特奥会游泳金牌,教练还说:“她的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视频最后她还很顺利地说了一句:“我想把球丢好!”而且满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世界从来都不公平,有的人生来光芒万丈,有的人疾病缠身。但是世界又很公平,越努力,越优秀。

尼克·胡哲说过:


你永不放弃的心,比钻石更珍贵。

人生就是一个挑战,每个人都在为完成梦想努力奔跑,世界上没有达不成的目标,没有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有放弃和你觉得“你不行”。

丁霞,中国女排、辽宁女排二传手。2013年进入女排国家队集训大名单,后续在中国女排多次比赛中都是重要队员, 甚至在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她荣获“最佳二传手”。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实力有毅力的运动员,曾经也想过放弃。

入选国家队的时候她24岁了,看着队友袁心玥、朱婷等年轻恢复能力强,前一天强训第二天还能精神满满,而自己年龄在那里,恢复能力已经没有那么好,有点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感觉。



在一次次的比赛失利,和自己训练的困境中,她不想练了,开始打退堂鼓,还找到了郎导说:“我不想练了。”



但是那时候郎导没有放弃她,一直鼓励,而丁霞也开始慢慢想通,她想自己一定可以克服的,后续一路坚持,也获得很多进步和成就。

正如那句话:“常常被打倒在地不要紧,要紧的是每一次怎么能够重新站起来。”

不放弃不退缩,坚持训练和慢慢改进,丁霞参加了2015年女排世界杯,而结果是中国女排夺冠了。

丁霞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我太激动,我们获得冠军确实太不容易了”、“不拼就会死”。这不仅是对比赛说的话,更像是她对自己追逐梦想的心里话。



“希望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一想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我也时常提醒我自己,在不行的时候要努力努力。”某个节目中她也曾这样说过。

深以为然。

剑锋磨砺出,梅香苦寒来。放弃不是人生的答案,坚持和努力才是。

1岁时,孩子学走路摔倒了爬起来,就学会了向前迈进;6岁时,孩子哭着喊着说不要上学不要离开爸爸妈妈,后来在学校学会了社交和知识;12岁时,孩子说读书好难不想读书,然后一步步迈向中学大学…….

大山再高也有顶,困难再大也有限。而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孩子不向困难低头,有一天困难会向孩子低头。

2.
半途而废觉得“我不行”的孩子
人生缺憾

在《向往的生活》节目中,有一期请来了小提琴家吕思清演奏,小提琴声音响起,大家都沉浸其中。而王迅更是听着眼泛泪光。

后来他尝试拉了一手,拉琴动作十分标准,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但是他很勉强拉完了一首。



原来王迅小时候学过拉琴,但是他学着学着到了厌倦期,突然之间就不想拉了,然后就放弃了拉琴。



现在回想起来,他说:“我特别后悔,要是当初我坚持一下的话,我可能就还可以吧,起码现在是个特长。”



其实吕思清老师和节目里的刘宪华也是从小学琴,一个成为了世界级的小提琴演奏者,一个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但是王迅却连特长都不敢算是。

遗憾的是,如果当初能够坚持一下,现在是不是不一样。

路很难,坚持也很难,但是,如果人生没有努力,觉得自己不行就放弃,那么肯定是带来遗憾的。

12月初有一场足球比赛,亚冠H组第5轮,上港VS悉尼,这场比赛有一个场景引起了微博热议,#傅欢放弃防守#。


1000多万人围观,青榄君也去看了看。原来是这场比赛进行到第56分钟时,悉尼球员正在向球门进攻,但是上港门将陈威出击失误没有将球解围,还险些与自己的防守球员傅欢撞到一起。

但是此时傅欢绕过了陈威,还有机会回防封堵对手的进攻射门,他却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对手把球轻易射入球门。

讲解员说:“可能是傅欢觉得追不上吧。”

但是很多网友不服气地列举了之前很多足球员还能拦截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网友在骂骂咧咧。

讲解员之后还是很惋惜地说:“要追到底啊,要追啊!”

其实,大家遗憾的不是追不上,遗憾的是他觉得他追不上就没有去追。而傅欢后面的比赛不知道是后悔了还是醒悟了,也是十分卖力,最后负伤下场。

但是一时的“我不行”就放弃努力,一辈子的后悔也买不回。

孩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往往坚持一下,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认为 “我不行”的时候再相信一下自己“我可以”,可能就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若是在最不确定的的时刻,选择了放弃,那现在欠下的结果,得用一辈子来遗憾。

只有学会坚持,才能走得更远;只有觉得可以,未来才会可以。

3.
养育“我可以”的孩子
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幸运

《逆商》这本书有一句话:在这个处处充满变数的时代,如何面对逆境几乎决定人生的走向。

所以养育孩子,我们要让孩子逆境中还能勇往直前。父母可以从3方面引导:

  •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相信“他可以”

美国D·杜根提出过一个心理学法则:杜根定律。杜根定律指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银河补习班》电影里的马飞开始是一个成绩差,自卑的孩子。

爸爸马浩文出狱后,他想要马飞成为一个自信聪明优秀的孩子,他一直告诉马飞:“所有人都说你是废物、笨蛋、蠢材,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不是!”、“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一直给马飞灌输自信,你可以,你很棒的心态。

而马飞从自卑也渐渐变得自信,眼里开始有光,最后从班上倒数第一考了班上第一,长大后还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孩子的自信心,是实现梦想的催化剂,在一次一次得努力下,终究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

  • 培养孩子不服输的精神

大诗人泰戈尔说:


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如果在困难面前变得胆小、退缩,那就注定要失败,所以,培养孩子拥有对自己对挫折“不服输”的精神,会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拥有克服困难的“武器”。

在书籍《养育男孩:让男孩更优秀的100个细节》中分享了几个培养孩子不服输精神的方法:


第一,给与孩子适当的挫折训练,让孩子体验因为实力不足的失败,事后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和讨论如何对待失败。

第二,让孩子参加竞技类的活动,比如篮球羽毛球跑步等等,孩子参加竞赛生活会更有闯劲和不服输。

第三,少给孩子服务,多让孩子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感受压力和困难以及生活的变化,朋友的矛盾等等,孩子敢于面对懂得解决问题,会有更加强的适应能力。

  • 给与孩子支持和力量


有一句话是,父母的支持是孩子最大的底气。孩子面对困难追寻梦想最需要的是,转身就可以看到的父母的支持。

《少年说》有一期上台的孩子叫元圣勋,他在4岁的时候坐了人生的第一次航班,从此爱上了飞行,也种下了长大要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

现在他在学习之余还会做“飞行模拟”, 已经通过了“飞行考试题”。从4岁到14岁的10年梦想坚持,以及以后还会一直追随梦想,背后是父亲一直的支持。

说,从小看着天空的飞机飞过,父亲就会在旁边默默摸着他的脑袋,告诉他这是什么飞机是什么型号。

甚至元圣勋在台上大声说出自己梦想的时候,爸爸也在台下回应孩子说:“我永远支持你!”。

追梦路上,亲人的相信和支持,是孩子跨越困难的最大动力。

李白的《行路难》有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孩子,生活也是这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相信你可以,未来你就可以。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专门研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跟着青榄,学课本中的成语》音频节目正在热播,每天5分钟,趣讲一个成语故事,帮孩子解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成语。 


不少读者反映7:00没有收到我们的推文
其实青榄君每天都在准时推送
只是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

建议大家将「青榄家长地带」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消息啦


超人气90后辣妈的爆款辣作
多方面论述家庭关系
系统性描述教育的本质
让父母“看见”孩子内心,也“看见”自己的需求
引导父母关注自己,深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叫中国女排,有一种不后悔的青春叫我们高三
被补偿心理控制的人生,我越了解,我就越觉得它的可怕?!
《银河补习班》有感:如何做一个近乎完美的家长?
每日悦读:高考,我人生的第一道证明题
告诉孩子: 如何活出自己
大学毕业生致父母的一封信【励志感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