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杭州博物馆“研语轩”特展 | 研语
userphoto

2022.07.01 湖北

关注
国内公开展示宋砚藏品的机构中,最有名的是“晴雨楼”与“研语轩”,他们的宋砚藏品品质高、砚式齐全。2016年1月30日至2月29日,杭州博物馆与研语轩艺术馆联合举办了“研岂无语”砚台历史文化艺术展。一鉴斋曾去参观,2016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发布于一鉴斋博客,之后授权《砚台之家》公众号发布,今天重新整理发布于公众号。


这次研语轩展品共计150余方,从汉至明清,及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器物。砚文化艺术与历史、唐砚的大气、宋砚的极简之美,在此次展览中体现出来。尤其突出了宋代古砚,体现杭州作为南宋古都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与宋代艺术之辉煌。


汉至唐、五代时期的砚

宋砚

宋代的文人非常有气节,砚台极具文人情怀,线条简洁,低调且有张力,蓄力而不放。宋人制砚,实用与欣赏并重。宋砚砚形浑厚古朴,线条细腻工整、简练流畅。用现代观点描述,是一种极简主义,为设计的最高境界。它不是技术的炫耀,也非材料的堆砌,而是感官上的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的优雅。这种极简主义可以说渗透到宋代的方方面面,例如家具、茶具等,同出一辙。

元明清砚

明早期,砚式多仿宋式,明中期出现较大变化,明晚期至清代逐步偏向工艺技术的炫耀。特别是那些清中后期,雕工繁缛堆砌,代表着浓烈的满人审美倾向。

历代行囊砚

行囊砚、行箧砚最早出现于哪个时期不可考。从宋代出土文物来看,行囊砚在宋代已很流行。至清代,行囊砚、行箧砚更重装饰、重精雕细刻。至晚清墨盒的兴起,行囊砚、行箧砚逐步丧失了市场。这次特展展出了15方行囊砚,展现了从宋至明行囊砚的发展变化过程。

砚拓

这次砚展不但有丰富的砚藏展示,也有砚拓展示。

最后以《研语》之序结尾:润彼元墨,染此柔瀚,申情守意,经纬群言。砚为研墨之器,文房之重器,抒写中华文明的工具。自齐家文化开始至今,砚文化延续不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博物馆特展——研语(下)
行囊砚行箧砚
砚台艺术欣赏
临沂岭上砚文化博物馆揭牌暨刘克唐制砚艺术培训中心成立
闲情逸致在杭州
笔墨纸砚的砚,是什么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