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朝炉瓶端砚
userphoto

2024.04.30 湖北

关注
宋代葛绍体《洵人上房》有云:“自占一窗明,小炉春意生。茶分香味薄,梅插小枝横。有意探禅学,无心了世情。不知清夜坐,知得若为情。一炉香、一盏茶、一瓶花,构成了宋代文人幽趣、风雅的生活。


至明代,香炉、香盒、箸瓶(插入香箸、香匙)成为固定组合,称为“炉瓶三事”。“炉瓶三事”为明代文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陈设。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这里贾母花厅之上摆了十来席酒,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炉瓶三事”,这一文人雅趣,亦被用于砚题材。这一砚式,清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卷一 古今名砚图上》曰“汉朝炉瓶”。



下图,即为此题材砚。


此方汉朝炉瓶端砚,长14.8厘米,宽9.6厘米,厚1.6厘米。纹饰雕刻较为精致。


砚以香炉炉口造型为砚池。


香炉纹饰最下部分有三足。

砚石石质可能是端砚朝天岩。




试研墨,看看其下发墨能力。

研墨手感比坑仔略滑,下墨中等水平,发墨尚可,从使用上来说,属于实用砚。


下图为汉朝炉瓶砚与瓶形纹砚对比,两者最典型的差异是前者有三足,后者颈部更明显一些。

下图为一鉴斋所藏各类瓶形题材的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松掌握文人香事
香炉陈设之美
梅花纹坑仔端砚
倒流香—似水行云,烟如灵
端砚的起源和发展(下)
花不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