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井味甘》顺利出版:《时间中的大连》的姊妹篇

2020年12月31日《乡井味甘》由甘井子区政协独家出版。

《时间中的大连》的姊妹篇。

甘井子的旧时光,2000年前连着2000年后

《时间中的大连》图像集,“疫”散花开,不负春光

推荐:《时间中的大连》众筹分享,15年人文保护呕心之作

大连街溯源~来自日本网站的500张老明信片

后记 把爱留在甘井子

生于斯长于斯,爱与生俱来。

我已经写了12年故乡的老街、老厂、老房子和老槐树,余生也将继续写下去。

疫散花开,驿路流香,沿着历史留下来的痕迹,重走汉代的、唐代的、明代的驿、清代的铺。

途中有营城子、革镇堡,还有南关岭大连湾。

在汉墓遇到了汉魂,在哈斯罕关遇到了契丹魂。拐了一个弯便到了泡崖、周水子、金家街、椒房、老甘井、山中街,又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走过一村一乡、一街一巷,遇见一树一花、一草一木,总会听到那些叮咛般的诉说声。

众说纷纭甘井子泡桐花说,它在这里守护了30年;洋槐花说,它在这里守候了60年。

老屋说,它在这里传承了100年;老井说,它在这里延续了300年。

一口口老井承载生命之重,守护乡愁记忆。

有人说老井在523厂,我没有找到它。

有人说老井在甘井子街,我只看到它的遗迹。也有人说椒房有老井,已经埋在地下。

终于在毛茔子看到一口汩汩而流的老井。

毛茔虽不见毛茔子,却见穿越时光记忆的老井。

看到它,此行也就没有遗憾了。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离不开朋友的鼎力帮助。

每走一处地方,须找一个知情者,每写一篇故事,访一位见证人。

当我要写山中街时,遇到段洪巨,原石油七厂党委书记、百岁老人段铭德的儿子。

段洪巨想起曾经生活在里的长辈和小伙伴,也忆起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我要写泉水湿地时,“大连湿地保护第一人”徐巍巍拾起10年守护的一点一滴,大连环保志愿者崔鸿兰也翻出一张张珍贵的旧影。

当我要写石灰石矿时,遇到吴运铎担任宏昌铁工厂厂长时的勤务员马登顺。

88岁的老人与我一起回忆起鲜为人知的事,原来石灰石矿就是吴运铎曾经工作的地方1948年春,在这里研究出我国第一个“全保险型引信”。

当我要写龙头山时,远在北京的剧作家、电影《吴运铎》编剧兼总制片人丛者甲老师提供了不少珍贵资料,朋友卢家荪还帮我联系到吴运铎的长女吴克和吴运铎的儿子吴小荣,求证吴运铎在大连的旧居。

探访途中,我发现甘井子洋房文化。

它们在夏家河和子山,它们在南关岭火车站,它们在樱花街和杨柳街,它们在山中街,他们在北山街和甘井子码头,它们在龙头山下。

最珍贵的洋房当属南关岭火车站附近些使用青砖和石块建造的老房子,它们的时间坐标是1899至1903年,与大连开埠建市的时间相同。

面积最大的一片洋房是弯弯曲曲、悠悠扬扬的山中街,街连街,巷连巷,有昨天连着今天和明天的美妙感觉。

我问大石化朋友,这里算不算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历史文化街区,他说可以算是最大的。

我想也是。

最令我感到激动不已的是龙头山下的那些的红砖楼和石头房。

丛者甲老师求证,这里是不是中国最大的兵工历史文化街区?

他慎重地是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兵工历史文化街区。

我便把这些解答、建议一一记录在文字里。

现在,大连市剩下不到800栋洋房,而甘井子至少200栋。

若是能倾听我的心声,请在留住井文化、军工文化、工业文明的同时,千万要留住洋房文化。

工业文明是甘井子近现代城市化的源,所以先后三次探始于1929年的石灰石矿

第一次来石灰石矿,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担心自己意外受伤,便没有坚持走完行程

第二次来石灰石矿,在甘欣街看到石灰石矿湖的最东

第三次来石灰石矿,在轻轨高架桥下看到石灰石矿湖的最西面。

我奉上最真心的建议,请把石灰石矿湖命名为甘井子湖,请为吴运铎和宏昌铁工厂立一座红色记忆的丰碑。

2020年6月30日,《乡味井甘》一稿终于写完了。

回首这段艰难的写作历程,满满收获。

做成这件有意义事绝非一日一时之功,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史料、积累素材并于深夜时分在各种各样的资料里竭力打捞

看过《汉书》《后汉书》《鸭行部志》《辽东志》《燕行录》《大连近百年史》《大连城市规划100年》《当代大连城市建设》《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大连篇》《甘井子区志》《甘井子史话》《甘井子区历史文化概览》《大化志》《大连钢厂志》《红旗镇志》《大连建新公司兵工生产史料》《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初期的大连》《大连文化艺术史料》《牧城驿史话》《20世纪大连工人运动史》《四二七史话》《大连与中国电影》《大码头面孔》《大连理工大学校史》《大连轻工学院志》《潮汐》(大连日报丛书)《碧血丹心集》《大连历代诗选注》

也看过《茅盾日记》《顾颉刚日记》《梁漱溟日记》《沈从文全集》《把一切献给党》《镜湖水——钱杏邨纪传》《万里海疆第一走——刘华徒步考察中国大陆海岸线纪实》《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大连金家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研究》,还看过《洋槐树下的大连》《满蒙游记》《今日满洲》《大连市街图》(1941年)《大连交通旅游图》(1980年)。

这些历史的名人的文字记忆和我们的乡愁记忆串联在一起,就是值得收藏的甘井子故事。

没有人能阻止城市的变化,也没有人能留住流逝的时光,唯一能留下来的就是不老的乡愁记忆。

驿路甘井望乡愁,梦里亦是甘井人把我的脚印留在甘井子,也把最真的爱留在甘井子。(2020年7月)

《大连老街:青泥洼文学地图》(新版《记忆大连老街》)修订中,合作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铁4号线最东端真的有座“龙头石”
二月总结丨我们在期待春天,春天也在思念我们
四季金山——藏在甘井子椒金山的那爿静止时光
家在大连,这里是甘井子
大连甘井子华丰农贸市场人过年太多了
大连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