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验室系列:浙江大学能源材料研究室

浙江大学能源材料研究室是由涂江平教授带头,夏新辉研究员、王秀丽副教授、谷长栋副教授以及博士后、博士和硕士30余名组成的一个科研课题组。课题组已经发表了49篇专利和300多篇文章。研究的领域也是国内研究热点——电化学储能。

研究领域

课题组主要从事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多孔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以及相应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固态电解质)、能量转换领域(电致变色器件)、电化学催化(ORR,OER,HER)和材料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及成果

1、电化学储能

  • 锂离子电池

  • 锂硫电池

  • 超级电容器

2、能量装换

3、电化学催化

4、材料表面处理

涂江平教授简介

  • 1981年-198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 1988年9月-1994年3月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 1998年1月-2000年1月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基金,任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研究员;

  • 2000年1月- 现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任教,2000年7月被评为教授;

  • 2001年1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涂江平教授自200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纳米专项、国防先进材料专项课题等多项项目, 所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成功用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兼任教育部2014-2017年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浙江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电池新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并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4年入选第一层次,2006年入选重点资助。已在纳米复合材料与复合涂层、电极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摩擦磨损和材料性能分析诸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专著2部,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Energy Environ. Sci.、Chem. Mater.、J. PowerSource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30多篇,其中ESI高引论文47篇,总引用16000多次,H指数63,2015、2016年入选全球高引科学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大学周豪慎、何平团队Nature子刊:全固态可充电Li-I2电池新进展!!
【科技】Bryan Mccloskey、夏定国、郭玉国等在富锂锰基材料方向的最新进展
孙学良团队Advanced Materials观点:提高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实现富锂锰基固态电极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稳定运行|能源学人
王春生&姚霞银Adv. Mater.综述:基于硫化物电解质的锂/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 材料牛
【苏达汇诚·高工技术π】被过渡演绎和无休止榨取的石墨烯(下)
这些材料竟然击败石墨烯,频繁出现在顶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