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阳英雄谱③|王凤和:我在朝鲜打击侵略者》


沈阳英雄谱③

王凤和

我在朝鲜打击侵略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不能没有英雄精神。为讲好沈阳英雄故事,倡导并推动全市人民崇尚英雄、尊重英雄、争当英雄的价值共识与文化自觉,我们在此陆续推出“沈阳英雄谱”,这些英雄或曾经战斗和工作在沈阳,或曾经生活在沈阳,他(她)们都是沈阳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本期“沈阳英雄谱(之三)”,让我们走近,离休前在沈阳市城建局工作,曾经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上百次战斗战役、三次身负重伤、几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英雄——王凤和。

王凤和:我在朝鲜打击侵略者

作者  关捷

王凤和

沈阳英雄谱

老英雄高大健壮,目光灼灼。第一个照面,就给我豪爽的感觉,一个职业军人的豪爽。他的满面红光,他的纵声大笑,他夺人的气势,他那么有力的握手,无一不充满强烈的感染力。令人难以相信,这竟是一位98岁的老人。77年前,沂蒙山区一个地主家的青年长工,在中共地下党的启发下,他投奔了解放区,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

他就是王凤和。1925年出生的王凤和,是山东临沂费县人。1945年,他进入八路军的战斗队列。第二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第40军120师359团教导员、副团长、师后勤部长、师副参谋长等职务。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解放海南岛及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荣获朝鲜政府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解放奖章。196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71年在支援地方社会主义建设中,曾担任辽宁省绥中县委书记、锦州市工交部部长等职务。1979年转业到沈阳市城建局工作,1985年离休。 

1950 年 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0 军打完了海南岛战役,海南岛全境解放。7月中旬,部队接到新命令,开往安东(今丹东),同时,改称为东北边防军第40军。王凤和时任 120师359团1营1连指导员,他随部队从北海走到广州。从广州坐了八天八夜的闷罐火车,这才来到安东。三个月后,即10月19日,40军从安东跨江入朝了。120师作为40 军的右翼先锋与左翼先锋 118 师齐头并进。10月25日这一天,分别在云山方向和温井两水洞方向与敌人交火,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在120师从右翼向南推进时,他们与美24师在坪洞、龟项洞、忠店山展开了攻防战。敌我双方对峙,西线的敌人除扼守清川江北岸滩头阵地之外,主力部队全部撤至清川江以南地区。那天,王凤和和战友们正在生火做饭,突然接到侦察排的情报,说是美军24师19团已经弃城逃跑,正在向安州撤退。得到这一消息,团首长决定立即追击。

王凤和接到命令,他与战士们放下筷子,冒着倾盆大雨跑步前进。已经连续十昼夜的行军作战,有的战士体能耗尽,有的战士跑着跑着就倒在了地上。但是,部队仍在奔袭。到了九龙江边的时候,11月份的天气,十分寒冷,政委马顺天率先跳入江水中,官兵们紧随其后跳进大江里追击美军。面对我军的穷追猛打,美军狠狈不堪,他们背包扔了,衣服、装备全扔了。在追击中,王凤和的左手被流弹打穿,鲜血直流。当时,大家都已经杀红了眼,他也不知道疼了,就是觉得手上有点热。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王凤和他们一连受到重创,连长侯树全牺牲了,副指导员王哲厚牺牲了,他们都是王凤和的生死战友。王凤和被送回国内,在白城子后方医院进行了短暂治疗。这次负伤让他的小手指失去了功能,留下了终身残疾。三个月后,王凤和伤好了,他重新返回了战场。1951年5月初,他担任1营教导员。1952年12月,他奉命带领一营到“三·八线”的板门店附近负责防御。

1953年5月27日下午1点,2排的33名官兵和第46军派出来的34名连排干部正在熟悉地形,准备移交换防。这时候,多架美军轰炸机呼啸过来俯冲投弹轰炸。“轰!轰!”,几颗炸弹落下,坑道被炸出10多米深的大坑。准备去坑道通风报信的2连副连长高学义被炸弹产生的气浪推出去10多米,昏倒在地。那67 名官兵全部被掩埋在坑道里面。王凤和得知消息之后,马上挑选两名通讯员,一个是江西人范金斗,另一个是贵州人张开喜。他让两人换上冲锋枪,每人携带200发子弹和5颗手榴弹。因为在敌我双方缓冲区,经常有美军小分队活动,去前沿阵地处置险情,很可能与敌人遭遇,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这时,营长张永海、副营长牛振厚都提出亲临一线,王凤和看了看他们,说:“阵地出了这么大的险情,67名干部战士现在生死不明,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亲临一线处置,这才能稳定部队情绪。你们俩刚调到1营工作不久,我是一营的元老,我熟悉阵地和战士,我去最合适。”王凤和说服了他们,带上二名通讯员出发了。在路上,他们果然被美军的前沿观察哨发现了。美军先是发射了一枚烟雾弹,这是他们炮兵发射的引导信号,紧接着,肯定是重型炮弹的袭来。王凤和大喊一声:“快找掩护!”说罢,他迅速拉起两名通讯员跑向旁边一处汽车掩体内躲避。只在一瞬间,几十发炮弹一齐发射过来。密集的轰炸,把他们的前路拦截得死死的。美军发射的空中爆炸炮弹,爆炸后散发成几百个小弹片在空中散飞,杀伤力极强。有人说,遇上这种炮弹连地上的蚂蚁都跑不脱。三个人稍跑慢一点可能就牺牲了,大家回过头一看,吓了一身冷汗。通讯员说:“没有202首长,我们今天就牺牲在这了。”王凤和对他们说:“老兵打仗多经历多,经验就多,你们以后要多学习老兵的作战经验。”

我方101高地距离板门店谈判地最近,经常有特务活动侦探我军情报。为避免暴露我军阵地部置,上级规定不允许喊职务,王凤和的代号202,营长101。他们一直躲在掩体内等到天黑。天黑以后,王凤和带着两名通讯员到了二连阵地。连长陈忠凯、副连长高学义一起去了二排坑道,查看被炸情况,到了被炸塌的坑道后,大家都难过地流下了眼泪,“67人哪……”

王凤和当即决定从炮兵排1班和2班迅速抽调士兵,重新组建2排。趁着夜色,他查看了全营前沿阵地,嘱咐干部战士们提高警惕,注意美军空袭。布置完工作后,王凤和去了离美军阵地最近的一班坑道,双方坑道距离仅有200米,双方大声说话都听得到。

战士们见到了王凤和,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感谢首长冒着生命危险来看我们。王凤和问道:“你们有什么困难?”战士们说:“我们白天不能出坑道见不到太阳,满身都是虱子。”王凤和听了,对陈连长说:“干部要多关心战士的疾苦,我们亲如兄弟是一家人。以后,你们每个星期给他们换洗一次衣服送到坑道,保证有粮吃有水喝。还有,你们连干部要保证每个星期来坑道看看战士。”他讲完这番话,战士们热烈鼓掌。

在布置完工作后,王凤和带人准备返回连部。刚走出坑道不远,一个通讯员太紧张了,慌乱中打开了手电简,陈连长冲过去关了开关,严厉批评了通讯员。他说:“我们离美军阵地只有200米远,要是被美军观察哨发现了,机枪一响我们全完蛋了。”

回到连部后,王凤和马上召开二连干部会议。在组建二排会议上,王凤和咬着牙说:“2排没有被打完,永远不会的。我们现在必须坚守住这个阵地,兄弟部队什么时候来换防,我们就什么时候把阵地交给他们。作为领导干部,在危急时刻要不怕流血牺牲!”这一整天,王凤和没吃饭没喝水。天亮前,王凤和带领二名通讯员安全返回了指挥部。营长、副营长及营部官兵与他紧紧拥抱在一起,流出激动的眼泪。营长张永海说:“教导员你们再不回来,我就报告团长说你牺牲了。”王凤和说:“我命大,没事,战场上生死几十次了。”大家都轻松地笑了。 

与王凤和老人谈到这里,我问王老:“在随时可能中弹的险情中,您一点也不怕吗?”王老说:“我当然知道有牺牲的危险,可是,阵地上出了这么大的事,身为共产党员、前线指挥员,临危时刻不能退却,必须以身作则冲在一线。威信是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拚命拚出来的。” 

1952年7月,是板门店谈判最激烈的时候。美军在这个时间段经常搞偷袭。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找到120师师长刘振华,要求他下令离板门店最近的部队在军事缓冲区附近抓一些俘虏,作为美军破坏谈判的证据。当时,王凤和所在的101高地是距离板门店谈判地点最近的防御部队,2连1班的坑道离美军坑道最近仅有200米远,双方大声说话都能听见。王凤和接到团长李林一给他下的死命令“必须抓到俘虏”后,马上布置三连连长李富贵执行抓俘任务,并协助团侦察排在那一带附近设伏,等待美军进入。战士们在缓冲区潜伏到了第4天晚上,终于发现4名美军士兵出来活动,并且很快进入了我方埋伏的包围圈。

连长李富贵一声令下,战斗随即打响。

美军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打死2个打伤1个活捉1个。接到报告,王凤和让三连长李富贵派人把俘虏押到营部。

俘虏黄头发蓝眼睛,王凤和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却不喝。王凤和让战士把他戴的钢盔摘下来,他又夺回去戴在了头上。旁边,师部派来的翻译说“钢盔上有联合国军的救生标志”。王凤和明白了,问道:“你们为什么到我方阵地?”小伙子不回答,却要求我们把他交还给美军。王凤和安排人把他押送团部,团侦查排也抓获了5名俘虏。

李克农得知战况后,十分高兴,他说:“你们120师抓到的俘虏为谈判提供了活证据,迫使他们不得不低头认错,我军在谈判桌上又打赢一个胜仗。”李克农部长把邓岳副军长、刘振华师长请到代表团开城驻地,请他们喝酒。 

7月26日,接到师部通知:“营以上干部到清川江以北40军军部驻地开会”。这样,王凤和与30多名营团干部分别乘三辆马车去军部开会,每辆马车相隔300米,预防美军飞机空袭。到了清川江南岸,徒步过了浮桥,军部派车把他们接到驻地。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署。当天下午,召开了全军营以上干部大会,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伯秋主持大会,军长温玉成发表简短讲话,他说:“同志们,三年抗美援朝我们胜利了,我们军打死打伤敌人五万人,取得了辉煌战果。根据司令指示:今天晚上10点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上级要求大家回到部队后抓紧准备,所有的枪支弹药、粮食全部交给朝鲜人民军,不得违反纪律,限时离开朝鲜。”

王凤和从团部回来的时候,正赶上下大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敌人的飞机还在轰炸。到晚上10点,飞机没了,阵地上枪炮声也没了,一切军事行动都停了下来。

王凤和回到阵地上,他传达了军长讲话。干部战士们欢腾起来,大家互相拥抱,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三年抗美援朝,我们胜利了。残酷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王凤和所在部队也接到命令,撤离朝鲜回国。7月29日这一天,王凤和与战士们冒雨踏上了回国的火车。 

战争年代,王凤和身经百战,经历了上百次战斗战役,三次身负重伤,几十次死神擦肩而过;四次荣立战功,南下作战中所带领的连队荣获“三好连队”集体立大功一次;在衡宝战役的招宝山战斗中,他亲自指挥三排死守阵地,保证主力歼敌,荣获“英雄钢铁排”称号,集体立大功一次。

王凤和为祖国和人民的尊严而战,但每次战斗结束后评功评奖,他都是让功躲功,从来不争功抢功,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常说:“我为祖国和人民的尊严而战,个人荣辱得失无所谓。” 

回国以后,王凤和被选调到沈阳军区第58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解放军高级步校总指挥系学习深造。后来,他转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62 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8年,作为沈阳军区正团级以上干部来到北京,接受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9年,王凤和转业到沈阳市城建局市管处任党委书记。1985年离休后,他带领离退休老干部50多人艰苦创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老干部生活收入,减轻了单位经济负担,调动了大家积极性,受到老干部拥护和上级领导高度评价认可。1991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采访结束的时候,这位98岁的老英雄说:“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但从不惧怕打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们军人随时可以上战场,一展中国军人威武之师的英雄气概!”

   (2021年采访撰文)

沈阳英雄谱

作者介绍

关捷,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1960年出生,满族,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寻找英雄,传播英雄精神。代表作《寻找英雄》《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人民艺术家李默然》《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日本,你必须还我天道》《顺治迁都》等。第八、九、十届辽宁文学奖获得者。曾为凤凰卫视主讲嘉宾,参与制作大型纪录片大型历史记录片《生死突围》《忠诚与背叛》《抗战家书》《被金钱出卖的革命》《风向北吹》《暗影》。作为新闻人物,曾被新华社、《求是》杂志新媒体、央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读者》等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血战汉江,副连长却当了逃兵,营团逐级请示师长怒批枪毙
奇特的坑道运动会-八十年代中越边境一线连队纪实
美军打不下上甘岭,师长大骂:志愿军一个团有两万人
志愿军小战士用身体连接断线,保障部队杀敌800人,敌尸臭不可闻
丁子山之战,志愿军血战十倍美军,结果打出1比15,洗雪百年国耻
老秃山攻坚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