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液体活检vs组织活检,哪个更靠谱?

诊断癌症,需要通过切取或穿刺等方式取得肿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其类型和特点,这样才能确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虽然组织活检技术已经很成熟,但仍属于有创检查,因此不可避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且耗时较长。如果有一项技术,准确度和组织活检相当,但损伤更小、结果出来得更快,那该有多好?

2019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在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方面,名为Guardant360®的液体活检与指南推荐的标准组织活检相比,效果相当。

这项研究针对的检测目标,是肺癌8项经典基因突变信息,即:EGFR、ERBB2、ALK、MET、ROS1、BRAF、RET以及KRAS突变。结果显示,液体活检的平均耗时为9天,组织活检15天。既快又准,这个研究结果,让液体活检在肺癌基因检测方向的前景,更为明朗。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用药一段时间后,耐药在所难免。而此时,如能让医生更快获得患者新的基因突变信息,则有利于帮助患者迅速调整方案,降低延误病情的风险。因此当液体活检的精确度进一步提高后,在该领域大展身手也并非不可能。

除了基因检测外,液体活检在癌症治疗的其他方面,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比如在癌症术后,医生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辅助化疗来降低复发风险。但很多时候,患者其实做完手术即可治愈,完全不需要经受数个周期的化疗损伤。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样本,使用液体活检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团队更好地分析患者的状况,评估复发风险,将无需化疗的患者和有必要化疗的患者加以区分,避免无效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又比如说,在PD-1/PD-L1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存在小概率的“假进展”情况,即:用药一段时间后复查,影像结果显示肿瘤变大,但随后继续坚持治疗一段时间,病灶开始稳定、缩小或消失。

究其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被激活后,大量免疫细胞兵临城下,围攻肿瘤,或者是大量肿瘤细胞死亡,形成堆积,又或者是此时免疫系统正在集结兵力,肿瘤无人问津导致继续增长。这些都可能造成影像上的“假进展”出现。

如果简单地按照影像结果来判断免疫治疗无效,让患者停药、更换方案,则对“假进展”的患者来说,是莫大的损失。而借助液体活检技术,对患者用药后的体内微观变化进行分析评估,有利于帮助医生判断进展真假,避免错误的方案更迭。

除此之外,液体活检技术对于癌症早期筛查,也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规癌症筛查中,主要针对的癌种有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等。但一些特定癌种如胰腺癌、卵巢癌等,长期以来尚没有可靠的筛查方法,而液体活检或许能够弥补这个短板。

2018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能筛查8种常见癌症的液体活检方法,其中,就包含胰腺癌和卵巢癌。

虽然液体活检的筛查精确度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血液检测癌症”或将有望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抵御癌症威胁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总而言之,液体活检技术在癌症筛查、辅助癌症诊断、方案指导、监控复发转移、评估疗效等诸多方向的临床应用前景十分良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液体活检或许会真正地改变癌症防治的多个领域,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滴血识癌”抽血查基因突变可靠吗?癌症患者的基因检测可以只做液体活检吗?
发现癌症耐药突变 液体活检优于组织活检?
一管血实现癌症检查,靠谱吗?
灵敏度70%,特异性99%的液体活检新技术出炉
陈根:癌症早筛之液体活检,带来普查可能
一次筛出 8 种癌? 5 分钟搞懂「液体活检」是什么?怎么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