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一TVB演员因癌去世,年仅38岁;“癌王”何以如此凶险?


5月15日,多家港媒报道,去年8月宣布罹患晚期肺癌的前TVB演员陈积荣,因癌不幸去世,年仅38岁。

一方面,我们为陈积荣的年轻而惋惜,另一方面,不幸的案例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肺癌依旧凶险如此。

来源:摄图网

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例,其中肺癌发病率虽略低于乳腺癌,为全球第二大癌症,但在恶性程度、死亡率上,均远高于乳腺癌,仍是毋庸置疑的“癌王”。

“癌王”面前,求神拜佛没有用,用知识武装自己,了解更多癌症关键信息,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不二选择。

一、影响肺癌预后差异的因素

从陈积荣公布患癌到不幸离世,一共不过9个月时间。这个结果让人容易陷入到“得了肺癌,连一年也活不过”的负面想法。

事实上,影响肺癌生存期的因素,往往有很多。不同情况的肺癌患者,生存期可能大相径庭,可谓“同病不同命”。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因素容易影响肺癌的生存期。

来源:摄图


分期差异:



肺癌影响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分期。
 
比如说I期肺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往往会有较大的根治机会。患者不光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更有不小治愈机会。
 
但随着分期推后,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会逐渐下降,如果已经到了有远端转移的IV期肺癌,则生存期会远低于早中期,治愈希望更是大幅降低。

恶性程度差异:

 
比如说肺癌当中的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会远远高于其他类型,进展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生存期会相对低很多。
 
在肺癌当中,如果是被判定为“高分化”,则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癌细胞不太活跃,肿瘤进展得也会慢很多。因此患者生存期往往相对更长。

可选方案差异:


在肺癌当中,一部分患者属于肺腺癌。而肺腺癌中,又有很多人携带有“靶向药对应突变”,尤其是不吸烟的亚洲女性肺癌患者,这种概率更高一些。
 
来源:摄图
 
携带有EGFR19/21、ALK、HER2、ROS1等对应突变,肺癌患者往往可以借助靶向治疗,延长数年甚至更久的生存期。
 
另外,近年来比较火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对于反应良好的患者,往往能获得极佳的生存期收益,甚至一小部分晚期患者也能获得治愈。

患者性格、家庭支持差异:

 
一般来说,豁达的患者往往拥有更好的生存期,而良好的家庭支持,会对患者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从而延长生存期。
 
这类患者往往有较强的“求生欲”,对医生的依从性更佳,更容易坚持完成规范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反之,患者如果丧失“求生欲”,则再先进的医疗手段,也难有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基础身体条件差异:

 
同样是肺癌,不同基础身体条件的患者,预后也会大不同。
 
比如说,有基础疾病(如三高)、身体长期虚弱的患者,无论是对肿瘤还是治疗带来的身体损伤(如手术、放化疗等)耐受力,都会低于没有基础疾病、长期坚持锻炼、肌肉量保持良好的患者。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医生会建议癌症患者,在不受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多运动。
 
来源:摄图
 
总之,“同病不同命”的情况,在肺癌患者群体中比比皆是。因此即便罹患肺癌,也不意味着没办法治愈或无法长期带瘤生存。
 

二、肺癌肆虐的背后:筛查的缺失

 
上面提到,肺癌生存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分期,如能在早期检出肺癌,即便是“癌王”,也有很大可能治愈。
 
因为早期肺癌意味着肿瘤还停留在局部位置,癌细胞很可能还未通过人体的淋巴、血液系统全身游走。如能完全切除干净,并进行系统防复发治疗(如化疗),则患者存在良好的治愈机会。
 
然而,现实中我国大多数肺癌患者,一经检出便是无法手术的晚期,预后极为不佳。
 
来源:摄图
 
那么是因为技术手段不够,让肺癌难以在早期检出吗?

并非如此。通过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出1厘米甚至几毫米的肺部小病灶,之后定期随访观察或手术干预,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但时至今日,有意识定期筛查肺癌的人,依然是“少数派”,这主要来自于防癌意识的缺失。
 
如果您属于已满40岁,重度吸烟/长期被动吸烟,有癌症家族史(尤其肺癌),有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曾遭受辐射,长期接触无机砷、石棉、煤、煤焦油等致癌物的人群,那么更应该注意进行肺癌筛查。

小贴士:

2020年,为方便国人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盛诺一家特别开通了国内专项早癌筛查项目,由肿瘤医院副高及以上级别的医生来实施检查。一旦查出任何问题,盛诺一家还可以帮助受检者快速链接权威医院专科门诊,及时开展治疗。

详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请在备注中输入口令:05201


 

三、个性化精准治疗:晚期肺癌≠绝望

 
肺癌虽可怕,但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年早已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而关于医疗措施的这部分的“三分之一”,主要针对的是难以手术根治的晚期癌症。而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诀窍,在于“个性化精准治疗”。
 
现如今,随着人类对癌症研究逐步加深,一些前沿的医疗手段,能够大幅改善晚期患者生存期。
 
比如能够针对具有相同基因突变的癌细胞,实施靶向治疗(如EGFR、ALK等靶点的靶向药)
 
来源:摄图
 
比如调动患者自体免疫细胞,杀伤擅长“免疫逃逸”的癌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CTLA-4等)
 
比如针对肿瘤依赖血管生成的特性,使用的抗血管生成类药物
 
即便是传统化疗药物,在用药剂量、药物搭配、药物治疗路径、给药方式、副作用管理上,也均得到优化
 
总而言之,在今天,晚期肺癌患者可选的治疗方案数量大大增加,医生手里的“弹药”,已变得越来越充足。
 
因此,如果能够充分借助这些医疗成果,给不同肺癌患者使用到真正符合他们疾病特征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毫无疑问,患者的预后会大幅改善。
 
但现实中,这一点很难做到。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技术和药物越多,医生可以给患者选择的方案就越多,对医生的前沿视野、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及新知识迭代速度的要求也就越高。但由于不同的医生水平差异客观存在,一些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可能会遭遇到诊断不清、方案不精准的问题。
 
来源:摄图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医疗资源较为紧张,患者数量过于庞大,对于肺癌这种高度复杂的疑难重症来说,医生能给患者提供的诊疗时长也难保障
 

所以说,肺癌患者想要获得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医生来自权威医院的知名专家,且具备国际视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医生能给到患者充足的问诊时间,不会因为工作繁重而无法注意力聚焦到单一患者。


而盛诺一家的【国际专家远程会诊】服务,则完全能满足患者这两方面的迫切需求。
 
选择该服务后,肺癌患者可以预约包括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等高级别的国际专家为自己提供诊疗意见。这些专家长期与肺癌国际前沿新药新技术接轨,有的本人就是一项或多项重磅研究的主导者或核心参与者,因此能帮助患者不因信息壁垒错失治疗机会。
 
整个会诊(视频)时长通常不低于40分钟,且会诊开始前,专家已充分了解了患者当前的病情、既往治疗经过、各类影像资料等,能够针对患者所关注的任何问题,快速给出详细、易懂的诊疗意见。

为了保障最终给出的治疗方案能够尽可能地在国内落地实施,患者还可以选择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共同参与会诊,由中外专家携手为患者提供疾病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

如果您正处于“刚确诊肺癌”或“面临重大医疗抉择”或“治疗情况不佳”等关键阶段,希望获得国际肺癌专家的远程会诊服务,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请在备注中输入口令:05201
 

参考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821378204736112&wfr=spider&for=p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肿瘤的恶性度看五年生存率,越高恶性程度越低,甲状腺癌为90%
癌症是绝症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口腔微生物真能区分肺癌患者与健康人
早期姑息治疗的获益受癌症种类的影响
癌症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综述】垂体转移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