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不乖乖吃饭,怎么破?


 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出席各种文雅的晚宴。在一次我请客的百人晚宴中,家人一同出席了,当然,包括只有16个月的女儿Daling,宾客们都很开心第一次见到小宝宝的亮相,工作人员却开始紧张了:这么高雅的晚宴有1岁半的宝宝坐在全场焦点的主宾席上,会不会大叫大闹到处乱跑饭菜满地、弄得场面很尴尬呢?不过,如果熟悉我和Daling的人则一点也不担心,晚宴1个多小时里,Daling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吃着我放到她盘子里的食物,不时告诉我她想吃什么、让我给她拿,偶然她用勺子拿不到食物,就会用左手把食物放在右手握着的勺子上、再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整个晚上,她独立地、平静愉快地用完晚餐。同桌的宾客们都非常惊讶:1岁半的宝宝竟能乖乖地自己独立吃完饭!纷纷赞叹我运气好,生了个好宝宝。



 事实上,我并不是运气好生了个好宝宝,而是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养了个好宝宝。我也深信,只要家长做对了,每一个家庭都能养出好宝宝。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好宝宝的第一标准,首先是乖乖吃饭,这里,我们就探讨一下怎样让宝宝乖乖吃饭。

       这些宝贵的经验,得益于家人共同的探讨、尝试,还得益于我和先生为专为Daling开的、针对0~3岁幼龄宝宝的全日制个性化早教中心IVY BABY,老师把我们探索到的方法应用在中心每天的教养中,这些方法成功地让中心来自5个不同国家国际、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十几位3岁以下的宝宝们都养成了独立吃饭的好习惯。希望这些经验,通过文字的分享,让更多家庭得益。

 

好宝宝从好家长开始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这是一篇细说孩子该怎么做的文章,其实,这更多的是引导家长怎么做的文章。我一直认为“以身作则”是父母的最佳座右铭。好宝宝不是“教”出来的,更多是“学”出来的,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的反映或反应。所以,要孩子乖,首先并不是改变孩子,而是调整家长自身的行为。对的,调整家长自身的行为!3岁以下孩子不乖乖吃饭绝对是家长的问题。所以,重要事情说三次:想要孩子乖,首先要调整家长自身的行为。

 有些很简单的细节,只要家长做对了,宝宝就乖了。

 

不乖乖吃饭的表现

 宝宝不乖乖吃饭,也分几种情况,每一种情况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只要找对原因,家长对症调整自己的行为,就能引导出行为端正的好宝宝。简单来说,宝宝不乖乖吃饭的表现有几种:

  1. 吃得不够多;

  2. 不吃,死活都不吃;

  3. 乱扔食物、玩弄食物;

  4. 边吃边玩、到处乱跑;

  5. 挑食;

  6. (欢迎补充)。

 

不乖乖吃饭的原因

   无论哪种表现,宝宝不乖乖吃饭,无非4种原因:

  1. 好奇、想探索;

  2. 想引起关注;

  3. 想宣告自主权,或争取自主权受挫;

  4. 宝宝饱了。

     

       10大黄金法则,让宝宝乖乖吃饭

  

1.让吃饭有仪式感

 首先,吃饭需要一个仪式,这是为了告诉宝宝,现在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该做吃饭的行为。这个仪式感越早开始培养,越有利于宝宝良好用餐行为的培养。

 用餐仪式其实很简单:在每天准点的时间用餐,用餐前,首先,洗手,告诉宝宝“我们准备吃饭啦,吃饭前要洗手,保持干净,这样就不会生病啦”;然后给宝宝穿上吃饭专用的饭衣,强烈推荐饭衣,不但能保持衣物整洁,而且就像冠冕一般给宝宝非常强烈的仪式感,知道吃饭将要开始了;然后宝宝必须坐在自己的专用座位上,用自己的盘子碗吃饭。就是这么简单。

 吃饭的期间,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座位,包括让大人抱、爬凳子。一旦违反吃饭规矩的行为发生,警告一次、询问三次,吃饭立即结束。

        仪式感带来的是讲求原则,小宝宝的哭闹可能会动摇家长的原则。不过,排除身体不适的情况,我建议家长严守原则,而且越小开始讲原则、宝宝越好带。请相信:坚持合理原则的拒绝并不会伤害宝宝的心灵,宝宝在人生的路途上始终要经历被拒绝,始终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得到。所以父母可以给宝宝一份十分好的礼物,就是从小培养他们的坚韧——从吃饭守原则开始。

 

2.只有一个碗

 现在的生活物质条件好了,家长对孩子的爱很难不表现在给予丰盛的食物上。在餐厅不难见到父母会把一堆食物放到孩子的面前,我曾见过夸张者,有78个碗在孩子的面前,分别盛满不同的食物。如果孩子此时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那问题倒不大,但如果你正在经历要调教孩子吃饭行为的阶段,这并不是个明智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每顿饭只给宝宝一个碗,把要吃的食物放在这个碗里面。这样的好处是:孩子不用选择。年龄越小的孩子,专注于同一物件的时间越短、而且对事物的好奇呈现跳跃式的表现。如果给孩子过多的碗碟,孩子容易把食物碗碟当作玩具,把汤从这个碗舀到那个碗,把菜在碟子间搬来搬去,玩得兴奋了,还随手把大块肉往地上一扔。所以,很简单的第一件事,从宝宝1岁甚至更早培养独立吃饭的时候开始,一直只有一个碗。要吃的食物就在里面。

 

3.量少次多

 当只有一个碗给宝宝的时候,爱子心切的家长或许难以忍住把碗装得满满的。打住,此处请注意,碗里面装的食物不能超过半碗,并根据碗的大小,让每次盛装食物的份量在1/3到半碗之间,这个份量的食物最容易引起宝宝的食欲,当宝宝吃完之后,再次添加食物。

 这样“量少,吃完再加”的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宝宝的食欲:过满的份量容易引起宝宝的恐惧感;份量少宝宝吃完了会增强宝宝的成就感,从而想吃更多。现在IVY BABY全日制个性化早教中心里的宝宝,每一顿饭都会添2~3次,当然,中心已经考虑到营养的平衡问题,一碗饭里面已经配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三大主要营养。如果在家吃饭,也可以考虑每次添加的食物不一样,给宝宝增加食物丰富的味觉:比如第一碗是饭加肉,第二次添饭时是饭加菜。这可以家长根据孩子的特性多做尝试。

 

4让孩子自己动手吃

 不难发现,很多家庭都是会亲手喂孩子吃饭的,原因很丰富:“孩子太小了,还不会自己吃饭”、“孩子现在还不是很会自己吃饭,经常弄洒,搞到地上很脏”、“不喂就不吃啊!”、“怕孩子吃不饱”……

 事实上,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只要孩子1岁了,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吃放为主,家长喂吃为辅。


 Daling6个月的时候,第一次自己抓了块pizaa吃,我还保留着她6个月的时候抓着鸽子腿大口啃的形象照,从此开始,我们每顿饭都让她自己抓点东西吃,锻炼自主独立的能力。大约1岁开始,她可以踉踉跄跄地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了,从这时开始,我们每顿饭的前半段都让她自己用勺子吃,我们就安静地在旁边看着,或者在必要时候辅助一下。必须承认,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也是大多数家长最难跨过的坎:是我们喂、保证宝宝吃饱呢?还是让宝宝自己吃呢?给大家报告一下:这个阶段已经过去7个月了,踉踉跄跄独立吃饭的Daling并没有饿坏。事实证明当时放手让Daling自己去吃是正确的。1岁的宝宝,进入了一个充满好奇的探索阶段,也是开始萌生自我意识的时候,宝宝本来对能自己操控工具、餐具有着极大的兴趣,大人恰恰可以抓住这个敏感期,让宝宝充分地发挥、尝试自己吃饭。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和指导,比如示范怎么抓勺子,比如稍微帮助扶好碗、比如事先帮助宝宝把大块的食物分开方便宝宝舀起。

 这个阶段,相信大多家长在这3方面都会遇到挑战和考验。

 首先,是宝宝可能吃得满地满身都是。没关系,请相信,无论宝宝多大开始独立吃饭,一定会有这个阶段的,所以,就让TA脏去吧!不能为了干净的衣服或者地板舍弃宝宝独立的能力。衣服脏了就洗吧,更好的方法是每次吃饭都穿上吃饭专门用的饭衣。地脏了,就清理吧。记得我经历这个阶段时,每顿饭之后必然是满地狼藉,饭后我会告诉Daling:“你看,食物掉在地上了,把地下弄脏了,我们一起去捡好不好?”然后我就抱着她,让她和我一起捡地上的食物,并教导她以后尽量不要把食物弄到地上。如果带着她外出旅行、工作在公众场合吃过饭后,我更注重和她一起搞好清洁才走,把地方还原干净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责任。所以,现在17个月的Daling不小心把食物掉了,她会说:“噢,掉了”然后捡起来,偶尔她会开个玩笑,说“捡起来,妈妈捡。”还给我安排个任务。

 第二个挑战,是家里长辈的不同意见。长辈出于习惯和爱,一般很难受得了1岁的宝宝那么艰难地自己吃饭,总忍不住要喂。确实,宝宝学习自己吃饭经常会弄到大半个小时,不如被喂来得快。所以,父母一定要和长辈做好充分的沟通,统一思想和价值观,顶得住啰嗦和压力,你要记得,你要做的是对孩子好的事,而不是让长辈舒服的事。所以,最好的做法是自己喂孩子吃饭,不要让长辈或者保姆代劳。而且错开大人吃饭的时间,宝宝单独提前吃。这样,你就可以避开大人开餐时那种热热闹闹、各有意见、众说纷纭的气氛,安静的氛围有助于宝宝专心吃饭,你也有充分的时间慢慢观察辅助宝宝独立吃饭,这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活动,你可以告诉宝宝:“这个是牛肉,牛肉从牛的身上来的,吃了就会长高,这个是青菜,吃了就会健康”,你还可以边看宝宝吃,边拿着另外一个勺子示范并告诉TA: “我们勺子尽量平着,这样饭就不会掉了,我们要珍惜粮食,尽量不要掉在地上,因为粮食是农民伯伯很辛苦种出来的,食物只能在碗里或者嘴巴里”。多美好而宁静的亲子时光,宝宝餐后,你还可以静心地好好享受自己的晚餐呢。

 第三个挑战,就是宝宝吃得慢、会不会吃不饱呀?会不会饭都凉了?真的不用担心,一堆西方人都是这样长大的,也没发现他们会长得矮、很瘦弱、不健康吧。我们这个年代的宝宝真的饿不着。

▲对于孩子而言,有时候最好的父母,或许就是陪在TA身旁,静静地看着TA,让TA自由地探索。


5.不能怕孩子会饿到

 很多孩子的吃饭坏习惯,都是因为一句话演变过来的:“宝宝会吃不好、会饿着!”——紧接着就是家长一系列的宠爱行为。我们这个年代,真的很难有饿到的孩子,至少,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家庭一定不会,因为你都用的起智能手机,家庭环境再差也有限。相反地,我们更多要担心孩子可能吃多了、长得过胖。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很聪明,如果真的没吃饱,TA会让你知道的,或者,下一顿就乖乖地吃。父母记着这句话,对1岁多2岁的孩子特别有用。

 这个年龄的孩子很有可能进入“Terrible Two”(顽皮的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吃饭时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不乖”。他们有可能会故意把食物到处乱扔、有可能一定要看手机才吃、有可能就是突然发脾气不吃。记着,无论哪一种情况,如果宝宝不乖乖吃饭,你只需要问TA三次“还吃不吃饭?”,如果三次的回答都是“不吃”,那就坚决把TA抱到地上,吃饭结束。家长请别担心,家长请记得: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很聪明,如果真的没吃饱,TA会让你知道的,或者,下一顿就乖乖地吃

 要注意的是,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家长不要带着情绪,只要态度温和、立场坚定即可。

 

6.饥饿营销法

        那对这种年龄稍大,故意不吃饭的宝宝怎么办呢?饥饿营销法!

     首先,你得保证你的孩子足够饥饿,当然,不是真的饿着TA,而是基本的保证饭前不要吃零食、水果、奶等各种占空间的食物,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在饭前吃饱了,就不能怪人家不乖乖吃饭咯。除了你本人以外,也要保证全家人民有共同的行动:爷爷奶奶婆婆公公阿太阿姨司机……确保所有人都不能在饭前给宝宝零食。

 然后,让宝宝参与大人的晚餐,不要自己提前吃了,让宝宝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给宝宝一个空碗,然后大人开始自己吃。对的,不给宝宝碗里任何食物,也不给TA任何关注,更不求宝宝“吃一点啊!就吃一点!”,而是完全不理。不过,大人可以“诱惑”宝宝:“这个肉好香啊!”“哇,爸爸,那个菜好好吃呀,给我一点啊”,“对啊,我也要啊”……啊然后自己吃得很香,对,自己吃。相信我,不会超过3分钟,你的宝宝就会投降了,TA一定会说“我也要!”——如果Ta已经会说话的话。

 此时,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别兴奋得不得了、立刻一古脑地屁颠屁颠把一堆菜放进宝宝碗里,你要先跟宝宝确认一下:“你真的想吃吗?妈妈也很想吃呢!如果妈妈给你了,你要吃完哦!”——往往这时候宝宝的反应会是“嗯”或者“好”。即使宝宝还不会说话,你还是应该照样说,我们要相信宝宝,宝宝很聪明,无论回答与否,TA都懂的,如果TA不懂,你多说几次总有一次Ta就懂了。当然,你也可以借用这个机会引导宝宝说话,你可以问完之后,要求宝宝说“说‘好’。”,多点耐心、重复几次,总有一次宝宝会给你想要的反应的——“好”。

        这时,你才把一块肉放到TA碗里。是的,一块。“量少次多”的原则,吃完再添。而且要等宝宝自己要求的时候才给,你甚至还可以问TA想要什么。相信我,这绝对是最好玩的亲子游戏之一,你会很享受和孩子这样的互动,你会发现宝宝一下子变得无比的自觉乖巧,吃完还要,吃完还要,吃完还要。这就是“饥饿营销法”了。如果在这时候加上“鼓励法”,效果更佳。

 

7. 鼓励法

 有时候,宝宝不乖乖吃饭、有夸张的行为,比如突然打人、乱扔食物碗碟等,是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因为TA们知道,一旦这些行为发生,就会引起大人不满的表情、叱喝、立即把眼光死死地投在TA身上。嘻嘻,其实,这对于一个懵懂的宝宝来说是个很好玩的游戏,就像冲马桶或电灯开关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只要一按按钮,啪!爸爸那个生气的表情就亮了!哇!那么好玩,啪啪啪啪啪啪啪!这时候,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讲道理、装生气都遮掩不了宝宝脸上那一丝狡猾的表情。

 这是因为TA这样做才能得到想要的关注,所以会不断重复得到关注的行为。

 怎么破?很简单,改变大人的关注点,把“戏剧性的反应”放在宝宝做了合适的行为后,而不是不好的行为时

 首先,要在第一次发生不好行为的时候,用严肃的语气说:“扔东西不是好宝宝,如果再扔妈妈要把食物拿走了(或者别的后果)”,明确TA继续有这样行为的结果。在3次教导无效后,停止教导,减低表达的夸张性,用平静的语气、摇摇手指说“扔东西不是好宝宝哦,妈妈把食物拿走了”然后坚决把TA面前的食物撤走。有人疑惑:这样宝宝会不会就以为这种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呢?其实不会,你的宝宝很聪明,当你教育了TA三次TA已经很清楚你不允许这样的行为,TA是在测试你的底线,或者是当作游戏来玩了。这时候你只需要坚决执行说好的“后果”即可。必然,你执行的时候宝宝会夸张地大哭,此时请全家统一阵线,一起配合不能理会。1分钟后,看着宝宝的眼睛和说TA:“妈妈这样做是因为刚才你扔东西了(解释原因),扔东西是不对的(明确行为),知道吗?”然后要求宝宝说“知道”,然后继续对宝宝说:“如果你不扔了,妈妈就把碗给你,好不好?”要求宝宝说“好”。这时让宝宝重新坐好,才把碗给宝宝,继续吃饭。

 重新开始吃饭时,要尽快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用“鼓励法”引导宝宝好的行为。你会对宝宝说:“听说***(宝宝名字)是好宝宝哦,会乖乖吃饭(描述你要求的行为),是不是真的?吃给妈妈看看?(要求宝宝做出正确的行为)”这种情况下,一般刚刚被惩罚过一下、现在有了鼓励的宝宝都会立即表现积极的,很多情况下会马上拿起勺子大吃一口,这时,家长一定要给足戏分,真诚地看着宝宝,夸张地大声说:“哇!!宝宝好乖啊!真能自己吃饭!继续保持啊,继续吃。”

 鼓励法不但此时可用,在日常平时都可用,用于引导宝宝发生正确的行为,十分有效。

       是的,多鼓励宝宝正确的行为,充分的赞美是宝宝的动力,摆脱中国传统的“只责备、不赞美”的刻薄心灵的陋习,改变“只对坏行为关注、不给好行为反应”的习惯,把更多的焦点和戏剧性的夸张表情给予做对了的宝宝,宝宝能感受到这份喜悦,在愉悦的氛围中乖乖成长。我代表所有广大而苦逼地在责备无赞美中成长的宝宝谢过各大家长了!!!多用鼓励法!

 

8.示范法

 看过上面感觉繁复的“鼓励法”案例,相信有家长会觉得:这么复杂!宝宝真的每一个反应都会如你所述吗?万一和你说的不一样那我怎么反应呢?

 在这里,我可以给到妈妈爸爸们一个信心:只要家长跟好步骤做、重复至熟练,假以时日,案情发展一定会如上文所描述的。如果没有发生,请按上文所述,配合“示范法”。

 我一直深深认为,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的反映或反应。“鼓励法”带出的是“反应”,就是面对家长的关注点,孩子会更多地发生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示范法”带出的则是“反映”,意思是父母怎么做,宝宝怎么学。

 上述任一环节,如果宝宝的反应不如你所料,这时候请与任一家庭成员配合,给宝宝上演大戏。比如说,时光倒转到刚才你没收了宝宝的碗,1分钟后,你看着宝宝的眼睛和说TA:“妈妈这样做是因为刚才你扔东西了,扔东西是不对的,知道吗?”问题是宝宝没反应,你开始要求宝宝说“知道”,但宝宝不说话,怎么办?这时爸爸可以参与进来了,妈妈和爸爸在宝宝看到角度,让爸爸当宝宝,妈妈重复刚才的话,然后要求爸爸说“知道”,爸爸要诚恳地说“知道”,然后妈妈继续对爸爸说:“如果你不扔了,妈妈就把碗给你,好不好?”爸爸要诚恳地说“好”。这时妈妈把碗给爸爸,让爸爸吃饭。后面继续“鼓励法”里发生的事,让爸爸做“好宝宝”、积极吃饭。

 表演的时候,要专业,尽量一直吸引宝宝的关注,你可以直接要求宝宝看你们,但无论宝宝反应如何,爸爸妈妈一定要充满感情、夸张地把戏演完,当你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宝宝很难不被吸引的。演完一次,根据情况需要,可以多重复,可以把很长的环节切割分段,演一段、跟宝宝重复一段。宝宝看完了,妈妈把同样的话对宝宝说,要求宝宝做同样的反应,很神奇的是,总有一次开始,宝宝就开始在模仿爸爸了!然后一切如上述一般发生了!这就是神奇的“示范法”!

▲某些角度而言,这个年龄的孩子只有两种行为,一种叫做引起关注,另一种叫做模仿


 不但是吃饭问题,在教导宝宝的任何事情上,“示范法”都大有可用之处!如果宝宝的行为不如你所希望,比如不肯刷牙、不肯穿衣服、不肯吹头发、挑食等等,马上做示范:“看!妈妈在刷牙,刷牙好好玩”、“看!爸爸吃肉也吃菜,爸爸是好宝宝”、“看!妈妈在吹头发!你要不要试一下呀?”

   多用“示范法”,解决你99%的育儿问题——此处应该有广告(本文由IVY BABY全日制个性化早教中心,育儿顾问骆琦小姐亲笔书写)。


9.吃饭有原则,饭桌有规矩

 要宝宝乖乖地吃饭,家长就要做到有原则。比如,吃饭的时候只能吃饭,严禁玩任何东西,更不能用玩具、手机、电视、糖果等诱惑孩子吃饭。现代中国,曾见过不少孩子对着手机或者ipad吃饭,身边的父母解释道:“不给他就不吃啊!”又或者,我们不乏见到心急的祖父母为了让宝宝吃饭会说:“我们乖乖吃饭,吃好给你吃糖糖!”我认为,这些都是极不好的习惯。这里是两个问题,一个叫专心,另一个叫奖励。

 先说说专心。作为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不给手机就不吃饭”那真该反省一下自己有多少顿饭是捧着手机吃了。这个年龄的孩子会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件叫模仿,另一件叫引起关注。所以该想想,这个捧着手机、看着电视吃饭的习惯是从哪里来的。每次在家里吃饭,我会和家人商量好把电视都关掉、大家把手机放到一旁、确保没有任何干扰才吃饭。这不但是教育孩子的问题,而更是家庭交流沟通的问题。现代中国人都很忙,娱乐也不少,难得坐在一起吃饭还在屏幕上各有各精彩,那根本没有必要坐一起。坐在一起吃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为了跟身边的人相处。捧着手机吃饭可谓现代中国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几乎看不到的。所以,不但为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为了家庭的相处,饭桌上家长请把一切娱乐清零,专心地享受眼前的这份美食和家人吧!我们也需要给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做完一件事才做另一件事,这个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很重要。

 另一个问题呢,是奖励。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吃饭能发展成为一种需要被奖励的东西。吃饭本来就是基本生存所需,是连动物都拥有的本能,为什么人类却要用奖励的方式刺激一个孩子去吃饭?排除孩子为了获取关注的原因,从家长自身检讨出发,还是两句话吧:第一,不能怕孩子会饿到,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饿不坏,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很聪明,如果真的没吃饱,TA会让你知道的,或者,下一顿就乖乖地吃。第二,别太把吃饭当回事,吃饭不是唯一的“事”。很多家长把吃饭过度地当回事,是因为和孩子的其他互动少所至的,没有其他娱乐互动,“吃”自然就是唯一的沟通、和孩子唯一的互动,如果连这都做不好,内心的自责可以理解。

 所以,放下吃饭,多发掘和孩子别的互动的方式,你的生活会更轻松。要记得,我们是孩子的妈妈,而不是保姆,妈妈和保姆的区别在于,保姆是代劳,妈妈是引导,保姆的唯一是孩子的生活起居,妈妈没有唯一,因为妈妈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品行性格精神愉快。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有独立的生活,而不是代劳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孩子的生活起居,更是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是孩子的妈妈,而不是保姆,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有独立的生活,而不是代劳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孩子的生活起居,更是他们的精神世界。


10.尊重孩子

 生活中,不难见到一种情况:家长紧迫地往孩子碗里夹菜,明明碗里有肉有菜已经堆积成山了,还是硬塞个鸡腿,或者不停地叫孩子吃这吃那,看着孩子嘴里刚塞进了肉,就急着叫孩子吃菜,等不及的甚至直接把菜送到孩子嘴边硬塞。


 这段经历,我是很有感觉的。可以说,我一直是带着童心做妈妈的,我还记得做孩子时的感觉,而且经常还有自己是孩子的感觉。上述情况在我家极为严重,首先是我,自小长大甚至到现在长辈们都担心我会吃不饱,偏偏我从小是饭量不多那种,半碗饭可以把我打发掉的,长辈们总会给我安排过量的食物。比如早餐,每天给我安排一碗粥、一碗汤、一杯豆浆、3碟不同款式的炒菜、2个鸡蛋!对,这确实是我每天日常早餐的份量,关键是,要求我全部吃完!全部吃完!全部吃完!如果吃不完,根据长辈当天心情可能被冠以“不理解他们良苦用心”、“不给面子”、甚至“不孝”等不同程度的罪名。其实我真的从小珍惜他们对我的关爱,即使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吃法,我依然最想说,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的良苦用心,如果不是探讨到育儿问题,真的不想提,这么美味的食物,但真的过量了,我真的能知道自己吃饱没有,我希望我的长辈们能相信我。

 现在,是看到我的女儿也如此被长辈们的关爱夹攻,我极力阻挠无果,很多次我都观察到,她本来在好好地享受着青菜,长辈突然要求她吃肉,她先是说“不要”,长辈继续喂,她开始摆着手说“不要、不要”,长辈想塞到她正在咀嚼的嘴里,她用力拨开食物大喊“不要!不要!不要!”,甚至开始扔食物、打人。

 这种情况下,宝宝算不算不乖乖吃饭?

 虽然作为家长会非常关心孩子的身体,但我觉得应该有个度,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尊重孩子,包括1岁的孩子。是的,尊重孩子,有人可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我们文化缺乏的:尊重。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是他们人生的引导者,而不是统治者,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走上我们欣赏的文化价值观,但不应该压迫他们无条件服从我们自己的意愿。即使1岁的孩子,在某些事上,我们也需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比如说,吃饱没有,比如说,不挑食的情况下选择吃什么。在教导孩子正确行为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护他们自由表达的意愿,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但不能压抑孩子的声音,这个度的把握,这条界限在哪,真的需要每位妈妈爸爸根据自己宝宝的特质深入地思考。

 所以,当孩子说不吃的时候不要继续强迫,你可以尝试问三次,如果是挑食的情况,可以尝试“示范法”。如果孩子一旦出现扔食物、玩弄食物的情况,警告一次、问询三次,吃饭马上结束,收盘、下地、玩去吧!然后爸爸妈妈,请好好享受自己的晚餐。

 

结语

 有人说,黄金10法则,这么多方法很复杂,我有简单的一招搞定:“惩罚法”!

 这个方法我觉得可以作为辅助方式,但不能成为主要方法。

 我们希望的是孩子在道理、平和、愉悦的氛围中长大,而不是恐惧和压抑,这要求我们做个细腻的家长,发掘原因,理解宝宝,根据情况的差异在上述10大法宝中使用对应之策,循循引导。

 我们要给宝宝营造的,是既有原则、又有关爱和理解的家,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关爱有余、理解不足、缺乏原则的,在这条修行的道路上,我们一起探索吧。愿每位家长都能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引导出阳光、积极的好宝宝。


-----------------------LuoQi----------------------

更多关于baby育儿的文章正在建设中,给我一点动力吧!

回复baby就能看到更多baby育儿的文章和美图



世界那么美,我要记录下来。

这是一个私家小花园,很舒心、很随意,随便记录一下春天的气息。

——骆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坏习惯全攻略
爸爸8个举动影响孩子智力!99%的家长不知道
育儿|十张画告诉你,孩子最讨厌爸爸妈妈做什么!
乖宝宝一夜之间变“霸王”,3岁真的是个坎儿?不,我要恭喜你
孩子偷穿高跟鞋、偷用化妆品:你不知道行为背后,藏着一颗想要长大的野心!
小七说早教:我从哪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