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对论中“光速不变”的悖论与牛顿水桶实验

在《相对论》中,有两个前提假设,分别为“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是指,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而《三元平衡定律》中提出的光速不变,则是指光在绝对静止空间中的传播速度,不随光源的运动而发生改变,但会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叠加。

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是否定了“空间绝对参考系”而提出的理论。然而在更早以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却非常坚信“空间绝对参考系”的存在,而且还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来证明这个观点。

牛顿用来证明“空间绝对参考系”的实验,就是著名的“水桶实验”。那么“水桶实验”到底能不能证明“空间绝对参考系”呢?如果不能证明的话,那么为什么牛顿却无比坚信的认为可以证明“空间绝对参考系”呢?

其实“水桶实验”背后的科学逻辑,完全可以证明“空间绝对参考系”的存在。之所以有人认为“水桶实验”不能证明“空间绝对参考系”,这是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有明白“水桶实验”背后的科学逻辑而已。

“水桶实验”背后的科学逻辑的讲解,我们先将其放到后面,这里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相对论》中“光速不变”。

爱因斯坦认为,光速不会随着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也就是说,光的速度不会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叠加。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假设,假设有一艘飞行器以0.5倍光速,朝着一个距离1光年远的天体靠近。接着继续假设,当飞行器开动的一瞬间的同时,这个距离1光年远的天体向外发出了一束光。

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计算可以知道,相对于旁观者而言,这个飞行器会在2/3年以后飞行1/3光年的距离,接收到天体发出的光。

然而根据《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光速相对于飞行器的速度始终为300000km/s。那么相对于飞行器而言,飞行器原本与天体相距1光年的距离,由于光速不与飞行器的速度叠加,所以要使距离1光年远发出的光与飞行器会和的话,这束光就必须要传播1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相对于飞行器而言,时间由2/3年变成了1年,时间变慢了。

4-9,飞行器向天体靠近的示意图

我们接着继续假设,如果这个飞行器距离天体1光年,以0.5倍光速背着天体远离的话,又会怎么样呢?

根据相应的计算可以知道,相对于旁观者而言,这个飞行器会在2年以后飞行1光年的距离之后,接收到天体发出的光。

根据《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光速相对于飞行器的速度始终为300000km/s。那么相对于飞行器而言,飞行器原本与天体相距1光年的距离,由于光速不与飞行器的速度叠加,那么要使距离1光年远发出的光与飞行器会和的话,这束光就只需传播1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相对于飞行器而言,时间由2年变成了1年,时间变快了。

4-10,飞行器远离天体的示意图

如果真如《相对论》中光速不会随着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的话。那么通过这两次假设,利用相应的科学逻辑的分析之后。大家会发现,飞行器运动方向如果是向天体靠近的话,飞行器(运动物体)的时间会变慢。而飞行器运动方向如果是和天体远离的话,飞行器(运动物体)的时间则会变快。

然而似乎这种时间的变慢或者变快,完全取决于光的传递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光的传递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向着光源方向运动)时则时间变慢,光的传递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向光源相反方向运动)时时间变快。

这其实就是,《相对论》中“光速不变”的悖论。我们再继续进行假设,如果在这个飞行器运动方向的前后各有一个天体,而这两个天体也都同时向飞行器发出一道光。既然“光速不会随着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的话,那么请问这个飞行器(运动物体)的时间到底会变快还是变慢呢?

按照光速不会随着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的理论,这个飞行器(运动的物体)的时间既会变快也会变慢。在这个假设的思想实验中,《相对论》中“光速不变”的悖论,变得更加的一目了然。

然而爱因斯坦通过一系列的等式变换、数学代换、等式推导,最后得出一个完全和科学逻辑相悖的“钟慢尺缩”的理论。虽然爱因斯坦通过等式变换、数学代换、等式推导等手段,得出的理论中只有“运动物体时间会变慢”,并没有“时间变快”的说法。

但是我们利用《相对论》的前提假设“光速不变原理”,通过相应的科学逻辑和思想实验,最终指出了《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原理”前提假设的悖论。

那么到底是我们利用相应的科学逻辑,通过相应的思想实验,得出的结论出了错呢?还是爱因斯坦利用数学逻辑,通过等式变换、数学代换、等式推导等方法,得出了错误的科学结论呢?

要进一步对爱因斯坦利用这些数学手段,通过数学逻辑替代科学逻辑、用数学结论代替科学结论的方法,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弊病进行分析的话。则先需要对牛顿“水桶实验”背后的科学逻辑,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以后,才便于更好的理解当中的弊病。

300多年前牛顿通过一个装满水的水桶,进行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实验。牛顿通过水桶中静止的水与旋转的水的状态差异,得出了“空间绝对参考系”必然存在的科学结论。

关于这个实验的具体过程,这里不做相应的科普,我们只是分析这个实验中被大都数人忽略掉的科学逻辑。

4-11,水桶中的水静止时与旋转时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状态。

水桶中的水,当静止时水面保持平静,当水旋转时,水面则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中心凹陷下去。然而物体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其实是来自于旋转运动产生的惯性力。

也就是说,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力,惯性力其实是维持物体惯性运动的一种“等效作用力”。而一个看起来旋转的物体,是否存在惯性力,就是判断物体相对于静止空间(绝对参考系)是否存在绝对旋转运动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判断物体是否存在绝对旋转,只需要知道这个物体是否存在相应的惯性力就足够了。

例如我们假设,一个旋转的物体突然发生碎裂,碎裂的残片会朝着这个物体旋转运动的切线方向飞出去。而这个使碎片飞出去的作用力,就是绝对运动而产生的惯性力。

如果这个物体静止时,而周围的一切都开始旋转,人们如果以周围的一切作为参考物的话,则完全不能判断到底是这个物体在旋转,还是作为的周围的参考物在旋转。如果这时这个物体突然发生碎裂的话,碎裂的碎片则不会向四周飞出去。这是由于这时的物体只有相对的旋转运动,而不存在绝对的旋转运动,所以不存在绝对旋转产生的惯性力。

也就是说,物体的惯性力来自于物体的绝对运动,而物体是否存在绝对运动,则决定着物体是否存在惯性力的根本原因。那么当一个运动的物体运动,突然间撞向一个静止的物体。而两个物体之间的撞击力,其实就是来自绝对运动物体的惯性力。

但是由于我们并不能确定宇宙中的“绝对参考系”,所以我们无从知道,这两个物体中到底是谁在做绝对运动,还是两个都在做绝对运动。

但是如果,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突然旋转了起来。那么这个旋转运动,其实就是对这个物体额外施加的一个运动。也就是说,这个物体的旋转是一种绝对旋转运动(可以通过是否存在旋转惯性力来判断),那么这个物体中的某一个部位的绝对运动的轨迹就会发生变化,而物体这一部位整体的惯性力(合力)始终与运动方向(运动轨迹)相同。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惯性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我们很难通过判断这个物体是否存在惯性力,而去判断这个物体是否存在绝对运动,也更加难以判断是否存在“空间绝对参考系”。

但是如果加上一个旋转的话,情况则会完全不同。因为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看上去在旋转的物体是否存在旋转惯性力,当知道了这个物体存在旋转惯性力,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存在绝对旋转。宇宙中一旦存在绝对旋转,那么就必然存在“绝对参考系”。这其实就是牛顿“水桶实验”中的科学逻辑。

除了可以通过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存在旋转的惯性力,来判断这个物体是否存在绝对旋转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判断物体是否存在绝对旋转的更简单的方法。

我们假设,两个静止站立的人(处于同一地面参考系)相互注视着对方,如过突然一个或两个都自身开始绝对旋转的话,在旁观者看来会什么样呢?

如果只是其中一个人在旋转的话,那么旁观者就会立马看出这个人在旋转。如果两个人都在旋转的话,无论是同方向旋转还是反方向旋转,旁观者(包括任意一个旋转者在内)一眼也能看出这两个人在旋转。

也就是说,当一个物体与观察者处于同一参考系中(例如,站在地面参考系上,观察地面上的某个旋转物体),这个物体只要存在以自身为中心的旋转,就必然是绝对旋转。

“相对旋转”其实只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当中,“相对旋转”并非真正的旋转,而是某种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局限认知(“相对时空观”同样如此)。例如,周围物体围绕着某个静止的物体旋转,处于局中(与周围物体同步围绕着中心静止物体运动)的观察者看上去,这个物体就好像是在以自身为中心旋转一样。但是观察者如果处于局外的话,则立马就可以分辨出物体是否真的在旋转。

所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以自身为中心的旋转”,几乎都是绝对旋转。然而只有绝对参考系的存在,物体才会存在绝对旋转。反过来通过物体的绝对旋转,也可以证明绝对参考系的存在。

从这个“水桶实验”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牛顿研究自然科学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严谨的科学逻辑和科学实验(包括思想实验),而不是利用数学逻辑和数学手段替代科学逻辑和科学实验,将科学研究完全变成数学等式推导的数学游戏。

在《相对论》中,有一个关于时间变慢的“光子钟实验”。光子钟就是通过记数一个光子在两个镜面间往返的次数,来测量时间流逝的一种时钟

这个实验是通过将两个计时同步的光子钟,分别放置在静止的地面和高速运动的宇宙飞船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比二者的计时是否依然同步。

图4-12,分别放置在宇宙飞船和地面上的两个光子钟。

我们在讲解“三元平衡定律”的过程中,我们推导出“光速不会与光源的速度叠加,但会与观察者的速度叠加”的结论。然而在这个试验中,反射光子的两个镜面其实就是最直接的“观察者”。也就是说,在光子钟的内部,光速其实会与光子钟的速度叠加。

由于在宇宙飞船上的光子钟本身也在高速运动,所以在这个光子钟内部的光子,事实上会随着光子钟的运动,而出现光子在往返间实际光程增加的现象。只不过这种实际光程增加的现象,由于“光速不变”的前提假设,所以对光子钟内部的两个镜面而言,仿佛是时间变慢了而已。

最后的结果就是,具有高速运动的光子钟的计时变慢了。光子钟的计时变慢,其实仅仅是因为内部光子的实际光程增加,而导致光子每一次的撞击间隔的时间增加而已。

也就是说,光子钟的这种计时变慢,并不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导致的时间变慢,而是运动会导致光子钟的计时出现变慢的现象。也就是说,仅仅只是光子钟变慢了而已,事实上真实的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化。

如果非要以光子钟的计时变慢了,就认为时间也会跟着变慢的话。这就好比,一个人因为家里的时钟坏了,就说家里的时间是静止的,一样的道理。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爱因斯坦关于时间变慢的公式。这个公式是爱因斯坦使用勾股定理,通过

整理而来。

我们只需反向推导回去,其实就可以知道,在这个公式中导致光子钟计时慢的原因,就是光子钟的运动而导致光子实际光程增加。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这个公式,事实上违背了《相对论》“光速不变”(光速不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叠加)的前提假设。而这个公式本身,其实也仅仅只能用于计算运动导致光子钟计时变慢的问题。

在之前的内容中,其实我们已经很详细的探讨过了惯性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光速与地球的绝对运动叠加的速度,来测量“绝对参考系”的方法。然而为什么说,宇宙中必然存在“空间绝对参考系”呢,这其实是由空间的本质决定了的。

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其实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种是物理的本真状态,在这里我们称之为“物理空间”和“物理时间”。另一种这是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知状态,这是一种意识认知层面的时空,这里称之为“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

意识层面的时空与物理层面的时空,从某种角度来说,二者其实是一种“相反”的状态,但是这种“相反”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相反。“物理时空”是绝对的、连续的、且真实存在的状态,而人们“时空意识”则是相对的、不连续的、而不真实存在的状态。

“物理时空”是时空的本真状态,“时空意识”则是人们对“物理时空”的认知状态。而每个人的认知之间,往往会存在这某种认知的局限性。但遗憾的是,人们经常将意识认知中的“时空意识”和本真的“物理时空”混淆在一起。

例如,自然科学是一种尽一切科学手段探索“宇宙本真状态”的学问,而数学则是意识认知层面的一种学科。追求“宇宙本真状态”的学问,需要的是严谨的科学逻辑,而不是意识认知层面的数学逻辑。  

每一种思想诞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套严谨而自洽的理论逻辑。尽管这些理论逻辑无论有多么的严谨,但是却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追求“宇宙本真状态”的自然科学上。而科学逻辑,则是紧跟物理运行法则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说,通过等式变换、数学代换、等式推导等方法,利用数学逻辑替代科学逻辑、用数学结论代替科学结论的方法,必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错误结论。

例如,1/3=0.33333……,2/3=0.6666……,3/3=0.9999……,然而3/3=1,如果我们按照数学逻辑进行等式代换的话,就会得出0.9999……=1的结论。

但是如果继续按照数学逻辑推导的话,0.99999……^∞=0,但是1^∞却等于1,即1^∞=1。然而上面的我们通过数学逻辑,进行的等式代换,得出是0.9999……=1的结论。那么再将0.99999……^∞=0和1^∞=1以及0.9999……=1进行等式代换的话,就会得出0=1的结果。

然而这个利用数学逻辑通过等式代换的方式得出的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悖论,更是一个违背基本科学逻辑的错误结论。

对科学而言,数学其实仅仅是一种认知事物的方法。就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旁观者会通过这个人的身高、胖瘦、性别等信息判断,产生一定的基本认知。而数学就相当于,对这个人的某个信息进行具体的量化处理(例如,这个人的身高为170cm)和相应的计算。自然科学就相当于这个真实存在人的本体。旁观者对这个人无论有多么全面的认知,也不能和这个人的本体划上等号。

用数学逻辑等式变换和科学逻辑、科学实验划上等号,其实就是用意识认知去代替物理本质的一种行为。对科学而言,数学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辅助研究科学的工具。这就好比,使用一把尺子(数学)去测量一个物体(科学)的长度。正确测量的关键在于,先找到这个物体的两端,然后在找准尺子上的刻度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所以说,我们在利用数学这个工具的时候,等式变换、数学代换、等式推导时需要一定的慎重,能避免的时候则应该尽量避免。因为一旦进行这些操作之后,就很可能会失去原有的物理意义,甚至可能出现逻辑悖论,最后得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论。

注:这里为了表达“物理时空”(绝对时空)的性质,专门创造了一个词语“本真态”。顾名思义“本真态”的意思,就是真实本质的状态。

与“本真态”相对应的是“非本真态”,意识认知层面的东西就是一种“非本真态”。所以说自然科学是一门研究宇宙“本真态”的学科,而哲学、数学则是一种意识认知层面的“非本真态”学科。

一件具体的事物,就是“本真态”,而旁观者对这件事物的所有认知,都是意识认知层面的“非本真态”。人们常说,“事物的真相只有一个,每个人的认知则可能千差万别”。所以说,“本真态”与“非本真态”二者之间,虽然有一种很难分割的联系,但却绝对不能将其划上等号。

“物理空间”(绝对空间)和“物理时间”(绝对时间)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本真态”,人们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则是时间和空间的“非本真态”。

文献:

[1]《三元平衡定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天文馆 天文学词典
《时间简史(普及版)》知识点整理
物理学史上的两朵乌云与相对论、量子论
宇宙中有时间静止的地方吗?黑洞中心的时间是绝对静止的吗?
四维时空:时间与空间的不变性,以及光速不变原理
如果有人以光速飞到宇宙中,1天后返回,他的家人还在地球上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