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了它,慈安比慈禧更名正言顺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清文宗咸丰皇帝的贵妃,咸丰薨后,以载淳(同治帝)生母身份晋封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慈安,钮祜禄氏,清文宗咸丰皇帝的皇后,载淳即位后,与西太后慈禧并尊,尊为母后皇太后。

慈禧太后老年像

慈安画像

两位太后掌管统治大权,共同垂帘听政近20年。同样是“后宫干政”,同样是“夺权”与“野心”,相比于慈禧,史学家们似乎对慈安格外宽容,这固然与慈安的暴毙疑团有关,也与慈安去世后慈禧一人独揽政权、对内剥削人民对外投降帝国主义的屈辱卖国行为有关,其实还有一层缘由,就是历史上最讲究的“名正言顺”。慈安太后的“干政”勉强算是咸丰赋予的权利,而慈禧,则是彻彻底底的篡权。为何这样说?

咸丰

咸丰临终前,将“同道堂”、“御赏”两方小玺分别赐给载淳和皇后纽祜禄氏(即慈安),《热河密札》记载:“两玺均大行所赐,母后用‘御赏’玺,上用‘同道堂’玺,凡应朱笔处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

“御赏”、“同道堂”小玺

也就是说,所有谕旨必须有慈安和小皇帝的准许才有效,咸丰赋予了慈安和小皇帝平衡朝臣势力、掣肘帝胤的权利,并未提及慈禧。但是慈禧利用载淳生母的身份,实际控制着“同道堂”的使用,从而取得了干政的权力。之后两宫太后发动政变,剥夺了八大臣的权力,掌控了清政府的统治。

这两方小玺并非传国玺,也非二十五宝里的任一个,甚至不是咸丰用于政务的“御宝”,只是闲章,竟也有征信作用?

鸡血石“咸”“丰”对玺

一般而言,皇帝处理政务所用的为二十五宝玺,鉴赏书画、刻印图书及收藏玩赏用的,均为闲章。鸡血石“咸”“丰”对玺,也属于闲章。皇权交接、新帝即位时会移交二十五宝玺,以示正统。

二十五宝 皇帝之宝

皇帝的印章虽可分为为有征信作用和无征信作用两种,但不是绝对的。特别是闲章,并不是真闲,它可以在不同角度、场合起到特定的征信作用。皇帝的大量印玺,从广义讲,都有某种征信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某些重大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成为某个历史事件的凭证。“御赏”和“同道堂”便是典型的例子。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咸丰皇帝携皇后钮祜禄氏和贵妃叶赫那拉氏以及皇子载淳等,避往热河避暑山庄,匆忙之中也不忘“御赏”“同道堂”两枚小玺。1861年咸丰病危,留下三道遗诏:立载淳为太子、八大臣辅政、赐两方小玺并规定谕旨必有钤印方有效。咸丰额外留下的这两方小玺,本是为了限制“相权”、加强“君权”、平衡帝后与辅政大臣关系,却被两宫太后充分利用,破坏了平衡的政局,见证了慈禧走向权力核心的第一步。

“同道堂”玺,青田石质,篆书,宽2cm,通高8cm。“御赏”玺,田黄石质,篆书。宽1cm,长2cm,通高5cm。史料中有关的“御赏”、“同道堂”的记载有很多,但未见实物,真实度不可考,且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时均刻有“御赏”,均为篆书,尺寸相同,质地不同。从现存的同治时期谕旨中可知,在上谕中使用的确为咸丰时期所刻。

钤印有“御赏”、“同道堂”的谕旨(同治时期)

清代皇帝镌制的大量通用小玺中,以所居殿堂名为印文的不胜枚举。

青玉蹲龙纽“毓庆宫”玺 清嘉庆

毓庆宫

“同道堂”即为宫殿名。清宫和御苑中以同道堂命名的殿堂共有两处,一处在紫禁城内,即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的后殿;一处在圆明园内。

咸福宫的后殿——同道堂,明永乐十八年建成

=

二玺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其使用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始,约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开始亲政为止,约12年,它是慈禧清朝近半个世纪的统治的开端,也是当时政治斗争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方改变大清最后五十年国运的青田石印
咸丰帝临终前为何将最信任的奕訢踢出局?
《大清后宫那点事儿》第三十六章 两个太后,两枚印章—同治篇
两个年轻寡妇仅用两方印章,就能稳稳左右江山五十年
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慧 · 读 | 由两方闲章开启的“垂帘听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