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总得带点玉(下)

★玉珌

玉珌是装饰在剑鞘末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兽面纹玉剑珌,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战国早期玉珌器型简单,光素无纹。战国后期出现了琢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的玉珌,至西汉时期广为流行。器形多呈不规则长方形或梯形。有的两面均有纹饰,多采用浮雕或透雕等装饰手法雕琢。纹饰多为游戏于云海之间或戏耍打闹的螭虎,螭虎形神具备,活灵活现。制作精细,磨制细腻,构思巧妙,抛光极好。

汉代白玉兽面纹剑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汉代白玉镂雕螭虎纹剑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枚玉剑珌为白玉质地,玉质温润,且局部可见黄色沁斑。器身主体为镂雕的螭虎纹,且为高浮雕,螭虎圆眼,大鼻,扭身上卷,活泼生动。此器上下有贯穿孔,从形状看,似玉具剑剑鞘末端所饰剑珌。

汉代云纹玉剑珌,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玉剑璲

玉剑璲,也被称为剑璏,是镶嵌在剑鞘上的玉质装饰物,供穿带佩系之用。流行于战国两汉时期,以汉代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最多。剑璏嵌于剑鞘中央,正视为长方形,底下有一方框,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

汉代白玉兽面纹剑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剑璏是战国时期的。战国时的剑鞘多作长方形,体积较小,侧视有扁方的孔洞,洞孔壁面平整,留有打磨痕迹。璲面略有弧度,首尾部内卷呈半勾状,以兽面纹为主,辅有勾云纹。整体棱角分明,光亮度高,磨制细腻,抛光好。

镂雕虎形玉剑璏,战国末至西汉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枚玉剑璏为改制器,上端为一匍匐前行的虎,虎面狰狞,张口,瞪眼,呈伺机扑杀猎物之态,足尾劲健有力。此器物经改制后造型十分独特,虎的形态自然逼真,生动活泼,精细的抛光也使得器物润滑光亮。

汉代剑璲体积变大,璲面的弧度逐渐消失,变成板平式。整体棱角较圆滑,不如战国锋利。面琢有兽面纹,蟠螭纹,边线比战国时稍宽,洞孔上面厚、低面薄。璲面多采用勾彻手法雕刻,制作细腻,磨制光滑。宋代以后出现一些仿品。

汉代蟠螭纹玉剑璏,现藏于国家博物院

此枚玉剑璏整体为绿色,局部可见褐色沁。其上采用浮雕雕琢蟠螭纹,躯体呈“S”形。螭纹是古玉中一种常见的纹饰,与龙有关。玉器上的螭纹始见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和西汉。从春秋一直到清代,螭纹一直作为玉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经常在玉器上出现。蟠螭纹则在玉具剑上的雕刻较为常见。

汉代蟠螭纹玉剑璏,现藏于国家博物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中的生僻字 5
剑鼻玉饰——玉剑璏
玉器欣赏(四)
温润与雄迈的玉剑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玉剑饰
玉剑探源(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