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墨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墨子》一书是中国思想百花园中的奇葩。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各诸侯国之间攻城略地,明争暗夺,展开了旷目持久的兼并与反兼并战争。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和代谢中,正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也是我国社会结构大调整的时期。在新旧社会秩序交替的时代里,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的不合理现象。弱肉强食盛行杀伐之风。一方面是当权者的腐败奢侈,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玉衣锦帛,雕车画舟,一方面是广大平民百姓的深重苦难,他们“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墨子作为一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从超阶级的人道主义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为广大平民利益而着想的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发出了响彻千古的“悲天悯人的呼号”。这些呼号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肺腑之声,表现了一位伟大智者的崇高心灵,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着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和努力。墨子的精神和思想,直到今日读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迪力量。

一、强本节用——墨学与现代经济发展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墨学“强本节用”的思想,是“人给家足之道”,是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孙中原先生说,这用是千古之真理,应用到现代,也很有针对性,。墨家的经济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强本节用”,“强本”就是强调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客观必要性,人们为了生存,不能懒散,必须勤劳耕织,以生产充足的衣食之财,否则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和灭种的威胁。《墨子·七患》篇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以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可见,生产是百姓与君王生命之所系,是国家多项事业发展之根本,只有大力发展生产,百姓才能无患,国家的政治凝聚力、军事与国防实力、外交影响力才能得以壮大,才能“国泰民安”,“强本”墨家基本的经济生产观。“节用“思想是墨家思想的基本经济自学观,在整个《墨子》中专说节用和涉及节用的篇章很多,墨子把物质生产和节约消费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讲,他看到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他认为节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他反对任何过渡消费的奢侈行为,反对厚葬久丧和大办音乐,墨家力倡俭节节用思想和消费观念,对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局长中国家来说,倡俭节、用尚俭,才是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仍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墨学强本节用思想相联系的是墨子的合理分配思想,墨子强调人人生产,反对不劳而食,不劳而获。其“赖其力者生”的思想是非常精辟的见解。他企盼一种在人人都劳动的前提下实现一种公正平等的分配制度,“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当然这种思想聂始、朴素的按劳分配思想,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但我们从墨家关于分配的经济思想中可以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既讲公正又是反作用于生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兼顾公平和效率”。今天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前提下,在各种分配形式并存硌局面前,在社会上城乡差距、地域差距、行业差距日益扩大,反映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成为世界之最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从墨家按劳分配的思想中寻找一些文化启示呢。社会发展同时依赖于效率与公平,只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出现偏差。
二、 尚贤尚同:墨学与现代政治文明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比较重视政治,当时并称为“世之显学”其原因也在于此。墨子的政治思想可概括为。尚贤尚同”四个字。“尚贤”就是任用贤能,墨子认为贤是为政之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一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是选拔使用大批贤能人才.他建议为用各种方法“选贤”、。使能”,用贤才经邦治国,救世济民,国家才能兴旺。墨子的尚贤主张,反欧了平民特别是“农与士肆之人”要求提高社会政治地位与平民参政的主观愿望,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它却代表了一种进步的社会理想,“尚贤论”、“任人唯贤”观点成为春秋之后历代政治家追求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何“任人惟亲、嫉贤妒能”的用人路线和做法,都不利于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墨家“尚同”理想,主要是指以“仁义来统一天下”,所为“一同天下之义”,希望把贤人政治推广到全国,让贤能之人做各级正首,作为下级的楷模,从而达到社会稳步发展的目的。尚同思想从基本内涵是自下而上,逐级嗣一思想和行动,在集中的指导下发扬一定程度的民主,这里基本反映了墨子主张集中统一,强调君主集权的集权论思想,但也反映了墨子作为“农与之肆之人”的代言人反映的民主呼声,他主张尚同,但并不主张在下者无条件地服从在上者,F同其上的前提条件是:在上者必须是大家公认的贤者,而且必须了解下情,顺从民意。
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墨子尚贤思想中的任人唯贤主张,重视人才观念,选贤任能管理国家公众事务的理想完全可以:变为社会现实,在倡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行的同时,墨子尚同思想也照样会使人以有益启迪,各级党政官员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就要树立良好的官德,以自己的优良品行和实际行动,为世人百姓树起楷模影响和扭转社会不良风气的好转。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在以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全面建设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三、 兼爱互利:墨学与现代道德建设
‘‘兼爱”是墨家学说的基本论题之一,《墨学》中的《兼爱》篇就是墨子门徒对其演讲所作的记录,兼爱理想贯穿于墨子的全部学说,也是墨子终生的热忱和执著追求。墨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改组的时代,墨子学说的主旨是为医治各种社会疾病开出良方,在他看来,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各种弊端,其总病根在于人们之间“不相爱”,“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来实现.因而把所有“有道者劝以教人”,他认为教育可以“教天下以义”12有道相教诲’”,他还形象地把人受教育比喻为染丝,人通过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生下来。善少恶多”,只有通过教育培养才能成为对社会服务的有用之人。总之连他看来,教育
是。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的有效手段,他一生身体力行,以身施教,以自己执著精神蠢言传身教达到“从属弥众,弟子弥半”14 墨子一生以“农与工肆之人”为教育对象,为实现其“兴利除害”的社会抱负,从育人出发,为改造社会奠定基础,他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主张教
育平等,受教育平等,被举荐平等,要打破传统“宗法”等等制度,给“农与工肆之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力和机会.其教育思想表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特色,这对于我们当前旨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教育的内容上,墨子主张德才兼备,学用结合,“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强调“说辩、说书与从事”并重,“从事”主要指的是技能教育,即主张学习有关农、工、商、兵等行业的实际使用技术,以培养各种专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墨家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与儒家“君子不器”、“耻于学圃”的思想形成了明显反差,也在科学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教育之先河。正如李绍昆先牛说的,“(墨子)不仅是一何著名的科学发明家,而且即使不是中国古代惟一的最伟大的科学教育家,也是最伟大的科学教育家之一, 墨子的教育方法是“学以行为本”,重视力行实践,学思并重,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他还创立了一套有益的科学试验法,如用小孔成像实验,来证明光的传播原理:运用三表法论证自己的理论等。
墨子所创造采用的教学法和教育思想,在我们大力提供基础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在专等教育中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等方面仍有许多合理的思想可以借鉴,对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五、 同异交得:墨学与现代哲学思辩
恩格斯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辩证论者”16这一论断对哲学家墨子也是十分合适的,墨家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常幸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譬如:墨家的一个重要辩证命题:“同异交得”就具有十分深刻含义和辩证法思想。 “同异交得”的“同”即同一性,“异”即差异性,同异交得是同和异的相互渗透和同时把握,用“异”来规定“同”,这与难物辩证法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事物的对立与同—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象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同一,换言之,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大取”说:“有其异也,为其同也,其同也异。”即事物有其相不同的方面,这恰在于其具有同一的方面,所有的相异都建立在相同的基础上,.甩“同”来规定“异”这与唯物辩证法毫无二致。“同异交得’霹差异对立的属牲存存于同一事物。这可以看做是唯物辩证对立统一观念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然,墨家没有能进一步认识和发现对立统一规律,这表明墨家哲学具有朴素、直观的性质,具有其历史局限性。
毛泽东对墨子的哲学贡献曾以高度评价,说“墨子是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17.,研读墨经,领会墨家哲学中的精华,在理解古代哲人智慧的思辩中,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现代哲学,从而推进现代哲学向前发展:
六、 逻辑实验,墨学与现代思维科学
人类三个古老的民族(印度、中国、希腊)几乎在相同的历史阶段大约在公元前5至3三纪·各自独自创建了自己的逻辑学说,古印度的因明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及中国先秦时代的墨辩逻辑。爱因斯坦曾经推测科学是很难在中国产生的,因为科学依靠逻辑与实验。而这两者是中国传统所缺乏的。但是,如果他了解墨子的思想,他的说法就会不一样,因为在墨子的著作里已经具备相当全面的“逻辑与实验,,的思想。墨子对科学的方法论的探讨,特别是对辩论、推理方法的研究。也许在完备性上还是比一个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逊色,但他自觉的引入了“逻辑与实验’’的思想,这是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一样伟大的。
墨子逻辑学的贡献就在于,首创性地制定了概念、判断、推论等思维形式的学说,揭示了判断的实质及其关系,以及璧、侔、援、推等具体推理和论证形式,阐述了以同一律、矛盾律、排斥律、充足理由律为主要内容的逻辑思维规律,这都在中国思想形式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和生命力。墨子在《墨辩》6篇所建立的逻辑学体系,注重于思维形式与具体内容的结合,注重为论辩的实际需要服务,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总差本质上规模的理论,在中国逻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墨辩是在论战实践中形成的逻辑思想,其基本特点是‘‘起于用,归于用”,一方面是对=i=量实际问题的论证、辩驳、提炼出各种思维逻辑方法,另一方面又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和推理。在辩论中求真理,这是墨家逻辑的出发点和归宿,墨家旗帜鲜明地反对“辩无胜”的观点,真理越辩越明,主张为真理而辩,据此,墨家为辩证襞定了一系列法则一一墨家逻辑,符合逻辑的才是真理,不符合逻辑的就不可能成为真理。
在现代社会中,哲学社会科学所需要的正是这种逻辑的力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使学术真正繁荣、任何形式的堵塞言路的作法,都不会使学术繁荣和发展,都是{采寻真墨的道路相背离的,当然现代逻辑已成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墨家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价值。墨家逻辑作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宝贵思想资料;仍将在为推进人类思维科学向前发展的里程碑。
七、 平民科圣、墨学与现代科学精神
在中国古代科学史和古代思想史中,墨子的科学思想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是最富于科学精神的一家,墨子是由工匠成为科学家的·。平民科圣”,后来成为与孔子齐名的文化巨人,终生保留了一位大匠师的品格,墨子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所从事的科学活动,及其他在科学理论认识上达到的深度、在理论形态构成的学术水平上,都是其他学派所没有达到的。
墨子的从小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等手工工艺。同时,他拜师求教,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一位深沉、博大既有理论知识、义有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墨子的木工技术很高,可与鲁班媲美。墨子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力学原理,并作出一力.形之所奋也”的力学定义和弹性力学、杠杆平衡原理、滑轮受力、斜面受力、物体平衡受力等方面的定义。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车梯等,军用于生产和军事,受到人们的称赞。经过学习与实践,墨子提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不同的手工业工匠各有特殊的技巧,但都要遵守共同的标准、法则。制方要用矩尺,制圆要用圆规,取直要绷紧墨线,取平要用水平仪,取垂直要用悬挂的垂线。这五种标准,是各类工匠遵从的普遍法则。
墨子的科学思想也最集中地体现在《墨经》以及《大取》、《小取》之中,其中不但已经有纯科学(比如试图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平、中、厚、圆、方”进行定义、试图对时空结构进行定义).而且已经对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探讨(诸如对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研究,对辩论、推理方法的研究)。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涉及物影生成、小孔成像(影)、光线反射、平面镜成像、凹透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许多方面,几乎包容了光学的各个领域。墨子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从上、下直射,人的头部与足部成影在下边和上边,构成倒影.成为后代摄影技术的先声。此外,墨子还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都有杰出韵贡献,尤其在宇宙观、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见解,与近代科学原理相比,几手完全相同。
八、 非攻救守:墨学与现代世界和平
墨家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非攻,守御”。墨家的这种军事战略与战术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积极防御的根本宗旨,是建立在“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基础上的。 ‘非攻”的主旨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战争不是治国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差:菘。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 “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墨子还罗列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①贻j吴农时,破坏生产,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车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③残害无辜,掠民为奴。 ‘教守”的涵义是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墨子从“非攻’出发-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予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这种防御理论。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忠。只有在战前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备作战胜利。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辛,彦守中有攻,积极歼敌。“延目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整套防备作战战术原则。对十二种攻城方法…对以有效防御。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术,墨子对以别具匠心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如果说范蠡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朴素的积极防御理论,墨子则更多从作战角度探讨防御。形成了较完备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征,虽然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世界的现实仍存在“大攻小、
强执弱、富侮贫”的局面,世界性的大战很少,但局域性的非正义战争还不断发生。因此,墨家提倡的“非攻”、“救守”仍有其现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我们不主‘和平主义”者,在当今存在着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的世界,发达国家欺压、剥削不发达国家的国际关系,就要积极吸取墨家的“菲攻”、“救守”的思想主张,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原则,以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发展,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当今时代战争本身的主要物质条件,均以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武装起来的,因此,重视和加强先进科学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非攻”、“救守”的主张,就是以技术的研制和应用为前提的。所以说,墨家重视技术在积极防御战略中的应用,至今对我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启迪意义。
再次,墨家重视技术在军事中的巨大作用,但却不是技术至上的崇拜者,而是把兵士的素质和能力看做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这也为今天的现代战争具有较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为走好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兵之路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总之,墨家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墨子的思想涉及哲学、伦理、逻辑、教育、天文、数学、物理、工程技术、军事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人,充满着劳动者的实践聪颖和道德理想,流露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其思想精髓至今仍源远流长,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代价值。

在中华文化创制的轴心时代,没有哪位思想家像墨子那样旗帜鲜明地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不遗余力地鼓吹并履践爱的哲学。墨子标示的思想路线(墨学)及其追随者聚合而成的学派(墨家),在先秦诸子中可谓气势夺人、不同凡响,成为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其在九流之中,惟儒足与之相抗,自余诸子,皆非其比”(汪中《述学·墨子序》)。然而,自秦汉以降,由于统治者独尊儒术,墨学就日渐从思想流变史上消失了。虽如此,墨子的兼爱思想(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历史上的墨子是一位兼具军事色彩的杰出工匠。与一般工匠有别的是,墨子不仅仅是一名劳动者,而且立足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思想派别。墨家的首领称巨子,即手握矩(尺)的工匠。与先秦诸子不同,墨家是一个劳动——技术型战斗团体,它所代表的主要是隶属于社会下层的小生产者的利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墨家掌握了丰富的土木力学、几何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有高度凝炼的概括(参见《墨经》),其见解几令当代人震惊。同时,墨家具有高昂的战斗性(“墨子之门多勇士”),这不是冲锋陷阵的军事扩张,而是以先进技术为后盾的积极防御,著名的“止楚攻宋”即可为证。勤于劳动(制作)的职业性以及军事争斗(防御)的艰巨性,使墨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而且在生活上异常简朴,以致被人们视为“俭而难遵”(《史记·太史公自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墨子生活在先秦,这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史载:“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矣。”在墨子的救世方略中,除了先进的军事防御术,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一整套思想主张。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墨子无意追求爱的浪漫,而视之为济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作为功利范畴的称谓,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处、互利、谋利等,似乎并无特异之处。但是,一旦将利与爱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佐证而不是对立面,那么利就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扬自爱自利,也不断然否定自爱自利,而是讲求“兼”、“相”、“交”,提倡同类项之间(君臣、父子、家国等)的互摄、协调,这才是“兼相爱、交相利”的精要。从而,利不是狭隘的自私、计较、得失,不是应该任意贬低、排拒、批判的对象,而是可以借助、肯定、拥有的现实利益,具有更为开阔的胸襟与气势。

  为了论证的有力与便利,墨子提出了几组相互对立的概念:兼相爱——交相恶,天下之利——天下之害,爱人、利人——恶人、贼人,治——乱,兼——别。显然,墨子的抉择非常清楚。而且,墨子进一步论证了兼爱互利的可行性:首先,他以假设导出结论,“若使天下兼相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并且以士、君子的两种不同行为作为例证。其次,他指出爱人利人“引何难之有”,关键在于上行下效。再次,他打出“古者圣王行之”的招牌,认为禹、汤、文王、武王早已实行兼爱互利之法。在论证过程中,墨子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兼爱互利是否违背了孝道(“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乎”)。墨子认为孝子皆“欲人之爱利其亲也”,而不是“欲人之恶贼其亲”。欲达此目的、守此孝道,则应该“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可见,兼爱互利不仅于孝道无碍,反而增添其益。个中深意在于,此番议论直指儒家,尽管没有公开挑明,但却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实效。这是墨、儒的一次重要交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中国」第一期:科学家的鼻祖——墨子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3部书籍:5 人道和平科技先声——《墨子》
墨子:平民思想家
古籍名著《墨子》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墨学的千年深耕与马学的百年传播(一)墨学的微言大义-刘长明,沈大光
蒋原伦|墨子非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