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作品‖ 我的“冤家”颈椎病(连载30) 文/王金山

 
我的“冤家”颈椎病(连载30)

     文/王金山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熏蒸疗法

蒸气浴它是利用蒸气浴室的蒸气,或利用家用热蒸气机产生的蒸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蒸气浴分为净水蒸气浴和药物蒸气浴两种。它能发挥物理温热或药物的双重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神经的紧张和疲劳,改善血液循环,对脊椎病等有较好疗效。

 药物蒸气浴即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用药物煎汤熏洗全身或局部,以治疗多种疾患的方法。

熏洗、蒸、熏法是熏蒸疗法的主要方法,淋浴法、浸洗法、淋洗法(淋射法)、冲洗法、擦洗法、坐药法以及药物美容中的蒸面法、洗法等都与熏蒸疗法相关相近。现介绍此疗法的几个主要方法给大家,希望能在家里自己动手操作。

溻渍法   将药物装在纱布袋内缝好或扎好,放在砂锅或搪瓷盆内,加水煮开以后再继续煮10分钟。然后将药袋取出,再把药汤倒入木盆中,或用原来的搪瓷盆亦可,于盆上放置带孔横木架,将患肢放在横木架上进行熏蒸,外盖布单或毛巾,不使热气外透,待药物不烫人时,再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来蘸药汤热渍患处,稍凉时再换热药汤,连续趁热溻渍患处。此法多用于四肢及头面部疾患。药方组成有二花、苦参、黄柏、地丁、蒲公英、大枫子各30克,连翘、丹皮、泽兰各24克,川军、黑豆各15克,荆芥、防风、白藓皮、杏仁、甘草各9克。主治病症有痈肿初期、疖肿、淋巴结炎、静脉炎等。

熏洗法   分为全身熏洗法、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等。这里只介绍全身熏洗法。

全身熏洗法即将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倒入浴盆沐浴,或把药物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内,桶内放一小木凳,高出水面35厘米左右,患者坐在小木凳上,用布单或毯子从上面盖住(仅露头部),勿使热气外泄,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患者再浸入药汤内沐浴,以出汗为度。熏洗完后,擦干全身,用浴巾盖住,卧床休息,如能稍睡片刻更好,待消汗以后,换穿衣服。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的防治。

蒸法   分为全身蒸法和局部蒸法。这里只介绍全身蒸法。

全身蒸法在病人明确诊断后,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配制中药方剂,再将配制好的中药投于蒸疗室内煎煮或蒸煮,使室内充满药气。然后通过通风窗,调节气温,使蒸疗室内温度保持在3545。病人裸露(只穿短裤)进入蒸疗室,坐或卧于室中,每次可1015人同时蒸疗(人数多少要根据蒸疗室大小而定),每次蒸疗时间为1530分钟,必要情况下可放宽为3045分钟。熏蒸后病人要在温暖、宽敞、干燥的休息室内安静卧床1小时左右,同时补充水分。不要求冲洗。饮料以果汁、糖水、淡盐水为宜。

全身蒸法的疗程和治疗时间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有条件的家庭可建立蒸疗室。选择一个较小的房子作为蒸疗室,室内放一浴盆或铁锅,内放中药,并加水煎煮,使产生药物蒸汽。药物的量要根据病情而定,加水量以淹没住药物而不至于熬干为度。浴盆或锅上要装有带小孔之盖,以防水气过猛造成烫伤。为了安全,浴盆或锅上还应放一个栅状木架。室内要有通风窗,以调节室内温度。病人裸露坐在木架或木板上,用被单围住全身,仅露头面,使药徐徐熏蒸。药方可根据家庭成员具体病症请中医师开方。

总之,熏蒸疗法的适应症有风湿痹证、中风偏瘫、闭经、月经不调、水肿、消化不良、咳嗽哮喘、耵耳、小儿感冒、乳痈、面瘫、胃脘胀痛以及全身保健等。但要注意的是,(1)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不可出汗太多,以防晕厥;(2)蒸汽浴室应设有观察窗口,治疗时应有专人陪同,随时注意病人情况,以便作对症处理。(3)用简易蒸熏法治疗时,应注意避风保暖,防止受凉。治疗后要及时揩干皮肤,盖被避风保暖。(4)局部蒸疗时要严防烫伤周围皮肤。(5)恶性肿瘤、癫痫、急性炎症、心脏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病、结核病、重症高血压、严重贫血、大失血、孕妇禁用此法。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及过度疲劳慎用。(6净水蒸气浴一般从30摄氏度—35摄氏度开始,逐渐增至40摄氏度—45摄氏度,但宜在50摄氏度以内调控温度。一般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

熏洗疗法

1.羌归洗方

[药物]羌活、当归、乌梅、炒艾叶、五加皮、防风、炙川乌、地龙、木通、萆解、川椒各30克,生姜150克。

[用法]上药可用纱布包裹,水煎沸后5分钟取液。趁热熏蒸患处,稍凉后用药液浴洗患部,并轻揉患部。每日1—2次,每剂药用5—7天。

2.葛根洗方

[药物]葛根40克,丹参、灵仙、防风、荆芥、桑枝、桂枝、五加皮、当归各30克。

[用法]麻木甚者加细辛15克、川椒30克;疼痛重者加乳香15克、白芍20克。将药倒入盆内,加水3000毫升,稍浸渍后煎沸几分钟。用毛巾蘸药水趁热洗敷颈肩部,洗后擦干。每天洗2次,每次30分钟。剂药可反复洗3天。

3.透骨草洗方

[药物]全虫15克,蜈蚣10条,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红花20克,没药10克。

[用法]上药加水1500毫升,浸泡1小时,用武火煎开20分钟,捞出药渣。将患部放在药汤上起热熏洗,以汗出为度,然后用毛巾蘸药液敷患处,再将患处放于温药液中泡半小时。每晚睡前治疗1次,每剂药用5次,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妇女经期和妊娠期不宜坐浴和熏洗阴部。

(2)熏洗药不可内服。

热敷疗法

热敷是在推拿手法之后,为了加强疗效使用的一种“透热”方法,也可单独使用。这种方法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内经》中所述的“熨”法就是热敷法。古代应用热敷的方法很多,如药熨、汤熨、酒熨、铁熨、土熨等。这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以加强温通经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等作用。

热敷的方法,即将配好的中药装入布袋,扎紧袋口,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将毛巾放入浸透后绞干,并折成方形或长条形,敷于患处,待毛巾不太热时替换另一块热毛巾。一般换35次。为加强疗效,可在患处先用擦法,使毛孔开放后热敷,并施以轻拍法,热量更易透入。

热敷疗法分为药物热敷,药物热敷又分为药包热敷,即将药物在锅内煮熟,用白布或纱布24块,包药置于患部或穴位上,一般每次约30分钟,每日12次;药液热敷,即将已配好的中药置于药锅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弃渣取汁,用24块纱布垫,浸泡于药液中,待充分浸泡后,取出挤去多余水分,置于患处,每次3060分种,每日12次;手蘸药物热敷,即将配好的中药置于药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浸浓汁于药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浸泡40分钟,把药及汤一齐倒入小盆内,待温度达4050时,用手将药敷于患处,裹上布条或毛巾,以防药物掉下,如药已冷却,置锅内重新加热再重复以上操作;姜、葱、醋热敷,即分别将含有生姜、大葱的水或醋加热,趁热敷于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其次,还有水湿热敷法,即将纱布或毛巾浸泡于热水中5分钟,病人取合适的体位,将毛巾或纱布捞出,拧去多余的水后,敷于患处;一般根据病情确定热敷时间,但不宜时间过长;再次就是蒸饼热敷法,即用面粉做成约05厘米的蒸饼,趁热用力将饼劈开两片,每片上放中药密陀僧6克,就热急挟在腋下,略卧片刻,蒸饼冷了再温热,再挟在腋下,如此数次后弃去;最后说一下铁末热敷法,即收集锯钢铁时落下的细末,洗净油泥,倒进锅里炒至发红,倒出,晾冷,然后缝一布袋装上约3/1的铁末,并在钢铁末上倒100毫升陈醋,用两手反复搓揉布袋,使铁末与醋拌匀,搓10分钟使铁末发烧,再搓10分钟即可;完成后将布袋拍成饼状,裹上毛巾,下垫一层塑料布,患处压住布袋,即可达到目的。

在这里补充的是,许多人用盐、沙、米和热水袋等热敷,即将盐、沙、米炒热或将热水装入袋中,敷于患处,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热敷法也为眼部炎症的一种疗法,其目的在于使血管扩张,加强局部营养,消炎、消肿及减轻疼痛。热敷法有敷布法,即将敷布用小毛巾或纱布垫均可。纱布垫可用普通吸水纱布一块,折迭510次,使其大小为78厘米见方,共备4份以便交替使用。热敷时先把敷布放入水温约45℃—55的热水中湿透或置于锅内煮沸5分钟,用钳子或筷子取出绞干,待温度适宜(以病人能耐受为限)即敷在患眼上,盖上干棉垫或干毛巾保温,每次20分钟。为了保持敷布一定温度,应每23分钟更换一次,更换时要迅速,以免热力散去。热敷次数可按病情而定,以每日23次为宜。每次热敷后需用干毛巾擦干眼周皮肤。此外,在热敷前,应涂一层凡士林或其它油膏于眼睑及其周围皮肤上,以免皮肤烫伤。一般所用的敷布须经常消毒。如果使用于传染性眼病者,煮沸时间需更长一些。

其次,热敷疗法也常常用于妇产科疾病的防治,如外阴血肿吸收期、慢性盆腔炎等。具体操作方法:(1)准备好蜡袋(56℃—60)、热水袋、化学热袋、电热包等;(2)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3)把制备完好的热源袋直接敷于患区,固定之,并用毛毯等包裹保温;(4)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次,12次为一疗程。值得注意的是,(1)要定期检查各种热源袋的完好性,防止烫伤;(2)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疼痛、不适或烧灼感,应立即停止治疗,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对皮肤感觉异常者应特别注意。禁忌症同石蜡疗法。

现在再介绍一下热水袋疗法,即将热水袋放入被窝中增加温度,或直接放在腹、背部上,以缓解疼痛。直接接触皮肤时要用橡胶热水袋,水的温度在60以下。放进被内保温时,金属“水憋子”(或称“汤婆子”)可装八分满,橡胶热水袋内盛水不要超过23,温度不要超过80。其次,装热水袋至半满,驱出空气,拧紧塞子,用毛巾擦干后,倒提水袋试验是否漏水。确定不漏水时将热水袋放入套内,不要直接接触病人的身体,尤其是老年人或儿童,以及失去感觉的病人,注意不要造成烫伤。随时更换热水,以保持—定的热度,并经常查看有无烫伤或漏水现象。

热敷注意事项

1、热敷的温度,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防止烫伤和晕厥。对皮肤知觉迟钝的患者,尤须防止烫伤。

2、毛巾须折叠平整,使热量均匀透入,且不易烫伤皮肤。

3、热敷时须暴露患部,故须保持室内温暖无风,以免感受风寒。

4、热敷时不要按揉皮肤,热敷毛巾拿去后不要再用推拿方法,以防损伤皮肤。

热敷处方

1、红花10克,钻地风10克,香樟木50克,苏木50克,紫草15克,伸筋草15克,千年健15克,桂枝15克,路路通15克,宣木瓜10克,乳香10克,没药9克。

2、桑枝50克, 烯莶草30克,虎杖根50克,香樟木50克。

3、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紫草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鸡血藤25克,香附10克,茜草10克,元胡10克。

4、当归10克,红花10克,没药10克,独活12克,羌活12克,桂枝20克,川椒10克,松节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透骨草12克,伸肋草12克,制马前子10克,生麻黄30克。

最后要说的是,热水袋疗法对中老年人的肌肉关节痛、消化不良及怕冷等均有一定的效果,且简便无需任何费用,但皮肤破损出血以及感染出不宜这样“热敷”,女性在孕期不要敷腰骶部及小腹部。

热熨疗法

热熨疗法是用一些中草药或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用布包好,放在机体某一部位,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热熨法能疏通经脉、流畅气血,具有驱散寒邪、湿邪、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主要有药物加坎离砂熨、砖熨、盐熨、药熨、药物热熨等。

1药物加坎离砂热熨    取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分,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将药煎成浓汁,再将铁砂加热后搅拌而成,使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自然发热,热熨颈部。每日12次,连续应用至病愈为止。

2盐熨   选择颗粒大小均匀、没有杂质的食盐适量,倒入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待温度达55度—60度时,倒入布袋内,将口扎好,敷于颈项肩背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

3砖熨   准备好干净的大小适中的青砖2块。将砖块放在炉上烧至烫手,用原布包好,并在治疗部位垫35层布,用砖块在上面熨烫。热力减退后用另一块砖替换。反复多次,需2060分钟。

4药物热熨   取川椒、桂枝、生川乌、防风、羌活、石菖蒲、当归尾各90克,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各45克,苏木、鸡血藤各18克,将以上药物加50%酒精2千克中浸泡1014天后,去渣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液浸湿多层纱布,放于患处,再用电吹风机加热,旋转移动,使热度均匀,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

5壶熨   按病情选定所需药物,准备茶壶1个(或熨斗、热水袋、玻璃瓶等)、布袋1条、厚布1块,将药物打碎炒热,装入布袋,扎紧袋口。把药袋置于治疗部位,上盖一厚布。然后用装满开水的茶壶放在药袋上。开始时茶壶的温度较高,可以提起茶壶一起一落地连续热熨,等壶温稍稍降低后,即放在药袋上不动。总之以患者能忍受而不烫伤皮肤为度。

热熨疗法关键在于一个“热”字,尽可能以适宜的温度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应立即擦干,擦净皮肤,穿好衣服,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要经常检查熨物的温度,熨包是否破漏,患者是否有头痛、头晕、恶心、心悸等感觉,如有不良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颈椎病急性期疼痛症状明显者不宜热熨治疗,有皮肤破损、湿疹等疾病,忌用此法。

药熨疗法

药熨,可因用药不同而称谓不同,如醋熨、葱熨、姜熨、紫苏熨、晚蚕沙熨等。按病情选定所需药物、药袋2个,砂锅1口。将药物打碎后装入布袋,扎紧袋口,然后煎煮或蒸。趁热将药袋置于治疗部位。开始需时时提起,以免烫伤。待药袋温度稍降后可置于治疗部位不动。温度过低则用另一药袋更换,反复多次。也可用药袋在患部边熨边磨擦。

疗法一

[取穴]患处。

[药物]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粗末,装入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内.每袋150克。用时将药袋加水煎煮20—30分钟,稍凉后将药袋置于患处热敷。每次30分钟,11次,2个月1疗程。

疗法二

[取穴]患处。

[药物]取当归30克,插插活30克,络石藤30克,桂枝30克,虎杖根30克,路路通30克,红花30克,五加皮30克,川羌活30克。

[用法]上药研末,装入小布袋中,隔水蒸热,热敷患处,每天1次。每次1小时。

注意事项

(1)在进行药熨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治疗部他,采取适当的体位。由于患者在治疗时要充分暴露患处或治疗部位,寒冷季节应有取暖设备,以免着凉感冒。

(2)医生在操作时要严格掌握热熨的温度和熨引手法力量的大小。热熨温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熨剂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过低则影响药效的渗透。熨引手法有推、揉、擦、按等,力度应恰当,温度高时手法宜轻快;温度稍降,手法可稍重-些。

(3)在操作过程中,医生要经席检查熨剂的温度,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晕、头痛、心悸、呕恶从皮肤烫伤、擦伤等现象,应及时停止治疗。

(4)皮肤感染、破损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得施以本疗法。

(5)治疗后应避风保暖,静卧休息。

薄贴疗法

[取穴]阿是穴。

[药物]附子、肉桂、熊胆、木鳖、血竭、胆星、羌活、桃仁、乳香等(化骨丹)

[用法]上药炮制加工制成膏药备用。根据X线片确定病变严重部位,在颈部寻找阳性点,然后敷贴化骨丹。7天换药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治疗本病76例,治愈72例,显效1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

注意事项

某些皮肤过敏的患者贴上膏药后,会出现皮肤红肿、丘疹、瘙痒,甚至甚至溃烂,须改用其它法。

药带疗法

[药物]取川芎、白芷、桂枝、苏木、川乌、红花各1份,鸡血藤、仙鹤草各3份。

[制法]共为碎末.加入麝香1克,拌匀,缝制成背心和颈托。

[用法]穿在身上,睡觉时去掉颈托。一般3个月为疗程。

注意事项

(1)在选药时,凡剧毒和对皮肤有严重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作药带。

(2)药物必须研碎或成细末,以利取药效。

(3)凡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应暂时停止治疗。对加热的药物.注意掌握好温度,防止烫伤。

(4)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但须坚持一段时间应用,否则难以奏效。

(5)凡属急件病症、对药物过敏者,不宜应用本疗法。



山东精短文学编辑部 
总编:张巧梅
执行主编: 李洪菊 潘杰 卢健生 周克
总审: 王焕东
副主编:尹延哲    陈雅萍 

本平台签约作家名单

宋欣  杨瑞雪  朱绪厚  程阳辉

侯秀莲 赣一鸥  李雅芳 张光辉

李性亮

更多签约作家陆续添加中……


  

优秀平台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病还可以这样治,热敷疗法
中医药熨疗法
热敷 从未听说热敷有热气
掌握热熨法 治疗常见病
热敷
颈椎病自我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