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杂说21
太极杂说21


作者:太极网罗  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2



明师确实只不过是外因,即名师未必出高徒,但高手必定出自明师门下。练者很少认为自己悟性差,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悟性也确实相差无几。如果经过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练习,仍未窥拳学真谛,不要怀疑自己,而应怀疑老师。习者是否能有所成就,不在于学哪门哪派,而在于跟谁学怎么学。
】在拳学方面,自学成才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不追求拳学真諦,仅以自娱为目的的除外。拳学是多少前辈血汗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见过,感受过,就匆匆忙忙地上路,你知道目的地在哪里?怎么才能达到吗?我认为明师,悟性,苦练;缺一不可,尤以明师最为重要。如无明师,悟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越是苦练,走的弯路越多,自己受的损失越大。岂不闻“学拳容易改拳难”。有人说自己的悟性即明师,明理即明师,实乃偷换概念。我倒是认为,悟性差的择不择明师差别不大。因为既使有明师指点,也未必能悟出。悟性高的一定要择明师,否则极易“悟”入歧途。“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都没有否定师的重要性,没有教大家以“悟”为师。孙禄堂先生初习武时,学拳殆有天授。其师恐误其前程,将其送至郭云深处,深造八年。后又至程廷华处学了两年,加上先生自己苦练,后成为一代宗师。以孙先生殆有天授的悟性,尚须从明师苦学十余年。如果悟性可为明师的话,孙先生何须转益多师,孜孜以求。“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小鬼推磨",这是最普通的招式,但圈内人也知道,这是比较难解的一试,有许多人都是在这一试上吃的亏……
】太极拳讲逢硬必打(发),这是不用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很容易造成骨折等。
】最好的老师是自己___练拳中的悟字,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也是这意思.我不敢妄加评论别人,但明师就是明理啊.明师要但不能依懒于明师.从推手角度讲,应与各种人推,越多越好,大量的感性认识,必定有理性认识产生的.
】打人是用功夫打人,不是用太极拳或少林拳的招式打人。练太极是练功夫,恰如练少林拳也是练功夫一样。太极拳本身不是武器,也不是功夫,它只是一种训练方法,它首先训练心智,训练大脑,强调用意识指挥肢体。太极拳研究的是以最小的牺牲,最小的代价去巧打,智打,潇潇洒洒地打。太极拳练松柔,一是为的是出拳更快更刚,二是为吸化对方来力,使之无力点可寄托。至于实战中是脱手打还是粘发打没有定规,应就势而为。练太极拳练打是为了不打,要练出英雄气概,更要修出端正的品行。
】推手只是师门内的一种锻练手段,以使学者体会“沾粘连随”和八法之用,以至懂劲。竞技推手纯为争胜负,又为保护对方,八法中“采、挒、肘、靠”都禁用(年会可用靠),割裂了完整的太极技法体系,遂使“按”往往变味为“推”,“履”无“采”助易失其效,“沾粘连随”亦变得无足轻重。可能不仅是太极拳,任何功夫项目一成竞技,难免要害其真意。如韩之跆拳道,竞技中只允许用腿,实战搏杀中,手的技法必然生疏。
】我觉得有时候形无法松下,很大的问题在于心,总是提着心吊着胆,难免全身发僵,无处不死。可是松心哪里那么容易呢。有时候自己站,或者坐,勉强可以静下来,松下来,后来发现都是自己异想天开,都是假的。和别人一搭手,一动起来就又成一堆肉了。如果可以不执着,就会松下来,执着于气则气滞,执着于形,则形僵。执着于什么就会变成什么。当然这些也会因人而异。我的口号是:洒脱为人,淡泊处世。


】“太极是立体的圆”的体会只是一个阶段,还只是御人,而原地“阴阳颠倒颠”才是太极的高级境界。
】打人是用功夫打人,不是用太极拳或少林拳的招式打人,练太极是练功夫,练少林也是练功夫。只不过太极拳练好了,应该可以做到挨到何处何处发。因为太极拳是是在圆字上下功夫,圆弧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发起进攻。发拳如急刹车,走直线没错,妙就妙在收是收回到圆中,真正的圆是无缝可钻,无懈可击的。粘发是推手用的,是后发制人,是太极推手的一般原则,脱手打人是绝对原则,一旦明确对方是敌,一有机会,就应先发制人,脱手而出,至敌与死地。
】真正的圆是无缝可钻,无懈可击的。因为这里说的圆是立体的圆。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练拳首先要注意立身中正,支撑八面。要练就六个方向的混元劲,前后是本能,加上左右是技巧,再加上上下是奥妙。立体的圆是不倒翁,圆是滑头,圆是没有定向,圆是天衣无缝,圆不会向你泻漏任何意图,所是圆是最难对付的。
】我的两次实战经历
    学习功夫型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有一身应敌的功夫,也就是与人交手实战功夫,这种功夫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也许一辈子也用不上。一旦用上时,临战的心理作用尤为重要,心理素质不强,一身的本事很难正常发挥,拳友之间的交流和切磋能心平气和,挥洒自如,和不相识的人特别是对付强人、暴徒能泰然自若,发挥所学才是对工夫的真正检验。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要身经百战,“在战斗中成长”。这里说的并不是要滋事生非,没事找事,而是要找机会多与别人交流。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实战心理素质。记得十多年前,我刚开始练习太极拳每多久,四正推手也刚会划圈,在别人的纵勇下,参加全省的一次太极拳推手比赛(65kg级),当我了解到我的对手是一所太极拳学校的教练(据说是推手高手)时,心里当时就发怵,一上场,两腿发颤。比赛时,一搭手,对方就用双手卡在我的两腋之下,左右一晃,就把我扳倒在地,什么棚、捋、挤、按全没有。起来以后,我马上醒过劲来,不就是不准抓、别(反关节)的摔交吗?反正是输,豁上去了。第二轮时,他卡住我的两腋,我从上向下捆住他的两臂,两腿一蹬,他也倒地。这哪里是在推手 ,简直是叫牛羝架。就这样,你来我往,最后差他一分败北。通过这次参赛,使我在心理上得到了培养,以后无论是友好切磋还是有人叫板,都能泰然处置,说道底是个面子问题,死不了人。
还有一次,我推着自行车在一闹市走,不小心碰了一下前面一个人的自行车,本以为这是正常的事,道歉一下就行了,谁知这人不认帐,放下自行车,摆开打架的架势,原来他们有两个人,是这个地方的泼皮,在场的人们看到要打架,立刻围了一圈,有的还高喊快来看武打片,我那里经历过这种场面,虽说练了几年的太极拳,还没有真正打过一次架。猛然想起我的一个师兄弟在附近开饭店,如果真打起来,他一定会来帮忙的。话说不及,站在我对面比我高半头穿花布衫的家伙扬起右拳,对准我的脑袋砸了下来,我一个右转身手挥琵琶右掌向他脖子斜削过去,只见他整个身体飞了起来,象体操表演的后空翻一样,跌倒在三米以外的地上,爬不起来。圈外的观看者连声叫好。突然,人们静了下来,我也觉得后面有动静,原来是另一个穿拖鞋的家伙从后面挥拳向我打来,我一转身来个白蛇吐信,一拳正中对方的面门,那家伙顿时血流满面,仰面倒地。人们都看傻了眼,全场鸦雀无声。这时,听见远处有人高喊:“抓流氓打架,快抓流氓打架”!抬头一看,两个治安员挥着警棍从远处跑来。那两个家伙顿时从地上爬起,推着车子落荒而逃。我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被一个治安员叫住,问道谁打架?我指了指远处说,往那个方向跑了,治安员立即追了上去。这时,我师兄弟的老婆赶了过来,说你还不快跑,叫抓住,有理没理罚你五百,一听这我骑上自行车也流之大吉。第二天,我的师兄弟说,昨天有个高手一人大两个,原来是你,我埋怨说,原以为你来帮忙也不知你躲到那里去了,他说正好有事不在。事后,师兄弟之间都向我取经,问我当时怎的会想起用“手挥琵琶”着一招,其实当时根本来不及想用什么招,见他右手一仰,胸前漏出一片空,我右掌一挥就上去了。正象李雅轩所说,是赶到了口上,不是预先设计好的。我遇到的是两个不会武功的混混,所以侥幸取胜。
】内敛是就是指气收敛入骨,气贴背,敛就是收的意思。但若只有内收而没有外棚,外撑,外放,则无法体现太极的阴阳对立和对称。
】拉筋(或活筋)是打开关节的前提,尤其对你所说的三四十岁练拳的人更是如此。拳谚说:一寸长,一寸强。在这里,一寸长,十倍强。功夫埸上,有一句说最贴切:差一点就没命。
】行拳走架中两脚抓地并时时基本保持平行,不充许乱摆动及掀脚侧或脚跟。膝内撑外包(裹),当身体向左运动,左膝右扣, 当身体向右运动,右膝左扣。档走下弧如用屁眼擦锅底。腰作螺旋升降。手的顺逆缠丝每一指节都要有虚领顶劲,意识要灌输到每一个指节,尤其是每个手指的第一指节,都要灌上劲。身体也有上下对拔的意思,脊椎要上拉下坠,头有顶天的意思,脚有入地三尺的意思。身体向前时,命门要后撑,身体上升时,肘膝要下坠等等。总之要对拉。
】什么是棚劲?我认为不丢不顶又能使对方来力落空的劲就是棚劲。但棚劲是相对的,遇到高手就往往变成硬劲和僵劲。较之与虚领顶劲和中定,棚劲在推手中更容易体会,棚劲一丢,什么就都没有了。虚领顶劲是绝对的,目的是保持身体的中正。中定是相对的,太极拳讲随遇平衡,在开合变化虚实转换中找中定。谁中定把握得好,谁就赢。但要求得中定,气必须能够沈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内功)。气若沈不下去。表象的中定如同表象的松,是毫无用处的,就像电线杆没有插在地里,风一吹就会倒一样。
】太极拳强调内功的修练, 但若仅仅行拳走架而不练推手和散打, 不练发劲, 内劲蓄得再好却发不出来, 拳打得再漂亮却不知道怎么用, 那就是老人拳或休闲拳。
】要做到松而不懈,棚劲当然是不可少的,但什么算是棚劲,而不是硬劲、僵劲,纸笔上说不清,一搭手就有感觉了。除了要有棚劲之外,我个人的体验,虚领顶劲和中定不可没有。太极所谓阴阳转换,虚实变化,柔化刚发都离不开虚领顶劲和中定,而且,不仅身法上有虚领顶劲和中定的要求,即是一腿一臂,甚至一手指,都有虚领顶劲和中定的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杂说51-52-53-54-55-56-57-58-59-60
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手抄本)
太极拳经要
民间太极拳谚语
太极内功之感悟
李和生谈太极拳三步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