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五常”

儒家“五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被称为“三纲领”、“八条目”的这段论述说明:一、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手段、方法和过程;三、修身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根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孔子特别强调修己,修身。《论语·宪问》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中庸》孔子答哀公问政也有所体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以“修道”言“修身”,《大学》以“格物”言“修身”,《孟子》则以“尽性”言“修身”,《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学的“修身”,既可表现为“修道”,也可表现为“格物”即“格万物之理”,还可表现为“尽性”或“尽心”。但儒家修身思想就是围绕“仁”来展开的。“以天下为己任”,以家为本,以德为尚,以礼为序,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记·礼运》)。亲亲、尊尊、长长;“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孟子·离娄下》)。儒学的“礼”并不是人际交往中的礼节、礼数,而是达“道”显“理”明“性”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看来,任何修养都必须以“礼”为规范,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制礼以节事”,“礼器,是故大备”(《礼记·礼器》)。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说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荀子·劝学》),“礼者,节之准也”(《荀子·致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礼用来调节人的行为,使人修养成器,使人完备。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度于礼,立于礼,约之以礼,节之以礼,齐之以礼。

《周易》有“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刚与柔;立人之道,仁与义”的说法。孔子提出“仁、义、礼”,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又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为儒家“五常”。

儒家认为“礼”可以达“仁”,“礼”是衡量一个人美丑、善恶、修养好坏的唯一标准。“人藏于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心中,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礼记·礼运》)

这在《论语》中表现更为淋漓尽致。“乡党”一篇,并不是记载孔子之思想的,而是记述孔子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孔子的这些日常生活细节,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独处举止,无不该备,乃是儒家“修身”的典范,把儒“礼”推向极致。朱熹评:“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在朱熹看来,孔子之日用就是“道”之体现,故门人对其一动一静皆详记之以备揣摩研习。王夫之还以《中庸》第三十章中所说的“聪明睿知”、“宽裕温柔”等十六种“天德”来配称孔子的日常生活,认为孔子的日常生活“方现天下之理”。

《礼记》中还以夏禹等六君子为榜样,“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常,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礼记·礼运》)这是说夏禹等六位国君无不谨慎地以礼行事,按照礼来彰明大义,考察诚信,明察过失,提倡仁爱,讲求辞让,向人们显示做人的常道。

“道之真,以治身;其余绪,以为国家”(《庄子·让王》)。儒家、道家都认为,修身不仅是立身处世的根据,由个人的修身才能扩展治国治天下。

但是,在道家看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是后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污染了人心的纯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有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庄子·拢箧》)。仁义道德会变成争权夺利的工具,道德与权术混在一起,善恶之真伪难辨。

儒家执着于善恶之理,道家却认为所谓是非善恶,只是人为的区分和好恶。《庄子·天下》所言,“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好恶者,人之失”(《庄子·刻意》)。儒家执着于仁义道德是相濡以沫,道家则选择相忘于江湖,好恶不执,善恶不辨,荣辱不惊,大而化之,齐而一之。如庄子所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

老子主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道家要破除儒家对道德善恶的执着,把它看作人的妄念,而主张回归本真,以“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主张“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国学300句(中)
中国古言哲理经典语录大全(含注释)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一个唯物无神论者吗?
绝仁弃义乃安世,庄子笔下的儒道之争
易中天对墨家、法家、儒家、道家的总结
老子的传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