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好肺癌的这场“前战”,让肺癌治愈成为可能

本期专家

洪少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如果不幸确诊肺癌,很多患者想到的可能是,要是能手术就好了,“刀起瘤落”之后,或许就能摆脱肺癌的阴影了。

然而在临床中,就算手术技术再精湛的外科医生,也很难保证将肺癌做到“刀到病除”。就算是早中期肺癌,癌细胞也不一定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上,部分肿瘤细胞会离开原发病灶或者区域淋巴结,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微转移病灶』。因此,即便肺癌患者的手术非常成功,在影像学已经找不到肿瘤的影子了,术后也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现复发转移。

另外,也并非所有肺癌患者都有手术机会,尤其是大部分局晚期肺癌患者,由于无法手术或难以手术,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就会变得比较棘手。

那有没有方法能改变这一棘手的局面呢?今天,科普君就来给觅友们聊聊肺癌治疗中的一种“新武器”——新辅助治疗

  01  

新辅助治疗,打好肺癌治疗的“前战”

实际上,新辅助治疗的“新”是相对于术后辅助治疗而言,是指在根治性治疗手段(如手术)前做的一种治疗,因此术前的治疗就被称为“新辅助治疗”。

肺癌的治疗过程通常充满了战略性的思考。临床上,由于III期肺癌的异质性大,治疗往往非常复杂,所以III期肺癌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充满了挑战性。对于这类患者,如果只是单纯的手术治疗,可能会有较高的复发率。即使是II期的肺癌,也可能存在前面提到的『微转移病灶』。而新辅助治疗,就类似于在打一场肺癌治疗的“前战”,如果打好这场“前战”,能为后续的主要大战(如根治性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创造更好的手术机会、降低手术难度、改善预后等。

目前,新辅助治疗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1、新辅助化疗

目前,新辅助化疗依旧是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新辅助治疗方式。但过往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只能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5%,疗效非常有限[1];同时,由于化疗具有“无差别攻击”的特点,因此,化疗其带来的不良反应,还可能会导致手术延迟、部分患者甚至会因化疗期间病情进展而无法手术。

因此,是否选择新辅助化疗,需要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评估,以权衡新辅助化疗带来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

2、新辅助靶向治疗

新辅助靶向治疗则是指在术前进行的靶向治疗。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前提是,肺癌患者经基因检测后,需存在可以明确用药的驱动基因突变。然而目前关于新辅助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少,且多数还在探索阶段,指南也还未将新辅助靶向治疗纳入常规推荐当中。

部分临床研究(如NEOS研究、CTONG 1103研究、NeoADAURA研究等)显示[2-4]对于可手术的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论是疗效,还是安全性,新辅助靶向治疗相比新辅助化疗都可能更具优势。让我们期待新辅助靶向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能带来阳性结果,使得靶向治疗能为早期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3、新辅助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出现可以说变革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并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长生存的希望。但早中期和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能否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呢?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从二线到一线、从晚期到围术期一步步开疆拓土,免疫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可手术肺癌患者保驾护航的一种治疗手段。如今,国内外已有多项I/II期试验证实免疫新辅助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5-7];同时也有荟萃分析提示,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化疗[8]

  02  

免疫治疗,进军肺癌治疗新战场

与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抗癌武器不同,免疫治疗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反应来抗癌。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抗癌机制,科学家发现了免疫治疗在早期可手术肺癌患者术前的“用武之地”。

这是因为,肺癌患者术前的肿瘤细胞未经治疗压力选择,没有往耐药方向进化,此时的肿瘤新抗原同质性更高,因此,免疫治疗能充分地调动肿瘤微环境内的T细胞等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9]也就是说,敌人的辨识度更高,免疫系统士兵更能对其一网打尽

机体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更多数量、更多亚群的T细胞等免疫细胞,还会继续发挥着清除和监测全身各处微转移灶的癌细胞的作用,从而使免疫治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10]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0]

随着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今已有不少研究传来了好消息,如NADIM II 研究、Checkmate 816 研究、Renaissance 研究和TOGATHER 研究等[11-14]

其中,Checkmate 816 研究是一项III期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与单用化疗相比,PD-1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在无EGFR/ALK突变的可切除IB-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

  • 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率(mEFS)达到31.6 个月,而单独化疗组为20.8个月;

  • 联合治疗组pCR(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达到24.0%,单独化疗组为2.2%;

  • 在手术方面,联合治疗组有83.2%接受了手术,单独化疗组为75.4%;

  • 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有33.5%的患者存在3-4级不良反应,单独化疗组有36.9%。

基于Checkmate 816 的研究结果,2022 V3版NSCLC NCCN指南已将O药联合化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15]

另外,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开放性、单中心、IB期研究(ChiCTR-OIC-17013726研究),评估了信迪利单抗单药的新辅助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6-18]

  • 入组的40例IA~IIIB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6例(90%)接受了R0切除(指手术切缘无肿瘤浸润);

  • 所有患者的MPR(主要病理学缓解)率达40.5%,pCR(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达16.2%

  • 无手术延期率为95%(38/40),2例手术延期是由于治疗期间相关2级不良事件;

  • 在R0期接受了切除术的患者中,3年OS率为88.5%,3年DFS率为75.0%

另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上的前瞻性、单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可获得更高的MPR率,达62.5%;而安全性方面,仅1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19]

以上的这些数据充分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能让可手术肺癌患者在实现长期生存获益的同时,还避免了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当然,无论是免疫单药还是免疫联合化疗,能否为可手术肺癌患者带来总生存期(OS)的延长,还需要时间的考验,让我们一起期待免疫治疗能在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取得更优的成绩。

总结

过去,我们总希望手术就能将肿瘤“连根拔起”,尽量将肿瘤切除干净、不留痕迹,而肿瘤微转移灶的发现,让我们明白,临床中我们不能只期望于单纯手术的疗效,还要注意避免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

如今,术前术后,我们都有了一些“制胜法宝”,尤其是新辅助免疫治疗,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还能减少手术创伤,为广大有机会手术肺癌患者带来更轻的不良反应、更长的生存时间。

因此,科普君相信,未来早中期肺癌患者通过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能让生存率更上一层楼,获得抗癌的最终胜利。

专家简介

洪少东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委会 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免疫治疗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肿瘤急危重症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精准治疗及临床研究专委会 常委

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放射肿瘤学专委会 常委

入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和国家优青提升计划

CSCO “全国35位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及“科研达人”

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广东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首届)、ASCO抗癌基金奖、IASLC国际导师项目奖

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Lancet、Lancet Oncology、JCO、JAMA Oncology、JTO、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ancer、CCR、JITC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通讯作者文章被第一作者论文被NCCN指南收录为1A类证据、“F1000 Prime”强烈推荐以及UpToDate临床顾问引用

主持国自然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等科研项目

担任BMC medicine、Lung Cancer、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多个杂志审稿人

门诊时间

洪少东教授门诊时间及地点:

  • 2022年12月31前:周一到周五,黄埔院区内科普通门诊(101诊室;不用挂专家名下号);

  • 2023年开始恢复专家门诊,直接挂专家名下号

肺癌

相关好文

肺癌患者出现这种转移,预后差,生存期短!但这样做还有救!

肺癌康复路上的9条干货!用好了奔向治愈活得更长!

我是肺癌患者,我为自己发声,我想活得更久,我要活得更好!

参考文献

[1]NSCLC Meta-analysis Collaborative Group.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Lancet. 2014;383(9928):1561-1571.

[2]81MO Osimertinib as neoadjuv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ed resectable stage II-IIIB lung adenocarcinoma (NEOS): Updated results.2022 ELCC.

[3]Abstr.8502 CTONG1103: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 of erlotinib versus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stage IIIA-N2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2021 ASCO.

[4]Tsuboi M, Weder W, Escriu C, et al. Neoadjuvant osimertinib with/without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EGFR-mutated 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eoADAURA. Future Oncol. 2021;17(31):4045-4055.

[5] N. Li, J. Ying, X. Tao, et al., P1.18-06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oadjuvant PD-1blockade with sintili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Thorac. Oncol. 14 (10) (2019) S627–S628.

[6] J. Bar, D. Urban, E. Ofek, et al., Neoadjuvant pembrolizumab (Pembro) for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updated report of a phase i study, MK3475-223, J. Clin. Oncol. 37 (2019).

[7] D.J. Kwiatkowski, V.W. Rusch, J.E. Chaft, et al., Neoadjuvant atezolizu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terim analysis and biomarker data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LCMC3), J. Clin. Oncol. (2019) 37.

[8] Jia XH, Xu H, Geng LY,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eta-analysis. Lung Cancer. 2020;147:143-153.

[9] Topalian SL, Taube JM, Pardoll DM. Neoadjuvant checkpoint blockad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Science. 2020;367(6477):eaax0182.

[10] Versluis JM, Long GV, Blank CU. Learning from clinical trials of neoadjuvant checkpoint blockade. Nat Med. 2020;26(4):475-484.

[11] PL03.12 -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NADIM II Study.2022 WCLC.

[12] Forde PM, Spicer J, Lu S, et al. Neoadjuvant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2;386(21):1973-1985.

[13] WS08.22 Neoadjuvant Toripalimab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B-IIIB NSCLC: a single-arm,phase 2 trial(Renaissance Study).2022 WCLC.

[14] EP05.02-021 An Updated Analysis of Toripalimab and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as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Potentially Resectable NSCLC.2022 WCLC.

[15]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3. 2022.

[16] Gao S, Li N, Gao S, et al. Neoadjuvant PD-1 inhibitor (Sintilimab) in NSCLC. J Thorac Oncol. 2020;15(5):816-826.

[17] Neoadjuvant PD-1 inhibitor (Sintilimab) in NSCLC,2021 ASCO ABSTRACT 8522.

[18] Zhang F, Guo W, Zhou B, et al. Three-Year Follow-Up of Neoadjuvant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Inhibitor (Sintilimab) in NSCLC. J Thorac Oncol. 2022;17(7):909-920.

[19] Sun C, Liu Y, Zhang P, et al. Interim analysis of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neoadjuvant PD-1 inhibitor (sintili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nab-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in potentially resectable stage IIIA/III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Feb 22].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22;10.1007/s00432-021-03896-w.

内容制作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新辅助治疗,正在改写早期肺癌的治疗现状,这无疑也是中国临床的新机遇
【肺癌报告2020】杨帆教授: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大盘点
陈修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越早越好?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该做么?
破局新策略!新辅助治疗降低肝癌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康健园 |“分而治之”让更多肺癌患者获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