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整5倍风险!重症新冠肺炎“偏爱”癌症患者,专家们提出三大应对策略……

疫情期间,我们一直关心着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癌症患者应对疫情的指导意见(点击跳转);而后,更是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在线接受访问,为大家解答疫情相关的10个问题(点击跳转)

我们强调,癌症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无异于雪上加霜。但只是说说不行,危害到底有多大,还得拿数据来说话!

前几天,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卫生委员会共同发布了一系列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数据,显示: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明显更高!并且发生严重事件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5倍!

图1:这些数据发表在《The Lancetoncology》杂志上

 


5倍重症风险,提早1个月病危




这项研究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卫生委员会合作完成,截止2020年1月31日,共收集了31个省级行政区域575家医院的1590例(既往病史完整)新冠肺炎病例。

在这1590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共有18例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比例为1.13%(95%CI 0.61-1.65)。要知道,根据2015年癌症流行病学统计,中国的总体癌症发病率为0.29%。可见,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几倍于非癌症患者!

不仅更加易感,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重症的比例也更高!表现在三个方面:

  • CT表现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更高:94%的癌症患者CT表现达到严重程度,这个数据在非癌症患者仅为71%;

  • 发生临床严重事件的风险更高:39%的癌症患者发生严重事件,5倍于非癌症患者的8%(临床严重事件定义为住进ICU且需要有创通气,或死亡)

  • 癌症患者比非癌症患者恶化更快:非癌症患者进展至严重事件的中位时间为43天,癌症患者为13天,提早1个月进入病危


图2:癌症患者和非癌症患者比较

在分析对临床严重事件的影响时,过去1个月内接受化疗或手术的患者比未接受化疗或手术的患者有更高的临床严重事件风险(75% vs. 43%)经年龄、吸烟史和其他合并症等其他危险因素校正后,比值比OR为5.34(95%CI 1.80-16.18,p=0.002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癌症患者中,28%为肺癌,占最大的比例。此前有猜测,肺癌患者相比其它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危害可能更大。但这次的研究显示,与其他癌症类型的患者相比,肺癌患者发生严重事件的概率并不高(20% vs. 62%,p=0.294)


权威专家提出三大应对策略



专家们特意提到,这是首次有研究分析癌症患者发生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结果表明,癌症患者可能比非癌症患者有更高的新冠肺炎风险,且预后更差。专家们强调,“这个研究警醒了医生们,遇到同样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该更加重视癌症患者!
 
为了让癌症患者们安全地度过这场“战疫”,专家们还提出了三大策略
 
  • 首先,对于稳定期的癌症患者,若处于疫情流行区,应考虑推迟辅助化疗或择期手术;

 
  • 第二,应为癌症患者或癌症根治术后的患者制定更严格的个人保护规定;

 
  • 第三,当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时,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其他合并症患者,应考虑加强监测或治疗。



防范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这样说



在这一次的研究中,专家们同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癌症患者的年龄更大,平均为63.1岁,非癌症患者平均为48.7岁。可见,老年人更需防范新冠病毒感染。
 
2月5日,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团队发布了关于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指引。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对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提出建议。

避免接触性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基于此,需做到:不食用野生动物;接触禽畜后要洗手;不直接接触病畜、病禽;不加工、食用病死禽畜及未经检疫合格的禽畜肉;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禽畜肉。
 
老年人机体应答减弱,多潜在发病,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需要对有疾病接触史的老年人群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更严格的筛查。新型冠病毒潜伏期可长达14天,对于可疑的对象,密切观察14天有利于排除传播者。
 

切断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强,传染性高,传播方式包括: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可能的粪口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日常面对面说话、打喷嚏、咳嗽都可造成飞沫传播。正确的佩戴口罩是减少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正确遮挡,也是减少飞沫传播的可靠途径。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自我隔离,均为有效减少空气传播的方法,注意避免通风引起室内温度变化过大。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皮肤、结膜等接触传播。减少接触传播,需做到及时洗手,做好手部卫生。对经常接触的物品,用酒精消毒可有效灭活病毒。

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合理的饮食习惯: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疾病结局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保持食物种类、来源丰富多样,不偏食,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睡眠,注意保暖。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充分认识自己,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提高抵抗力。
 
■ 健康的心理状态:在疾病到来时,老年人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焦虑、抑郁等,难以配合治疗。有针对性的提供符合老年人群的医疗、娱乐等服务,定期的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积极的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怀与认同,减少老年人的焦虑、抑郁等发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 积极治疗基础病:老年人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是本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群体。因此,需遵从医生的医嘱,根据基础病的不同,按时、规律、规范服用药物,做好相关疾病的二级预防治疗。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来源:

[1].Liang W et al. Cancer patient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 nationwide analysis in China. Lancet Oncol Feb 14, 2020

[2].央视新闻公众号.《老年人如何防范,听听钟南山团队怎么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既然共生共存,必须知己知彼
如何判断自己是患了普通感冒还是甲流?平时要这样预防流感
全球多国蔓延国内多地沦陷,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仅用3周
最新研究:这些人最容易感染病毒,感染后也更难治愈
这5种人,可能不容易“阳”,还有5种人,特别容易重症
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