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侯名山异石多

      丁酉正月,一家三口自驾从潮汕返程,于诏安作一站停留。玲有同事好友为当地人,热情招待,初五,同游当地的名山九侯山。

       九侯山,去诏安县城东北向约20余里。层峦叠翠,奇石崔嵬,风光旖旎,为福建省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据《漳州图经》记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故名”。自唐代以来就已成为文人名士游览休憩、避世讲学之胜处。

      九侯山历来有十八景、二十四奇观之说,唐朝已成为人们赏玩和进香礼佛的胜地,至宋朝声名大噪。山中奇石幽壑甚多,主峰为天柱峰,险峻高耸。然而最为奇特的,却是与天柱峰遥相对应的这块形似元宝的飞来石,硕然突兀,孤悬山巅,真如天外飞来,造化天工,非常震撼,是为九侯山之独特标志。

      从县城到景区道路宽阔,一路畅通。上午十点到了山下却遇上交通管制,还是因为山上有一座九侯禅寺,向来香火鼎盛,今日适逢民间初五接财神,上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导致山路堵塞,当地交警遂赶来维持秩序,将后来车辆拦截于山下。幸而春日晴和,上山道路风光亦佳,蕨草青芽、霜树红叶、芦苇白花,交相点缀,几公里盘山道路在说说笑笑间就过去了。

       半山售票处设有停车场,但当地人免费。当地朋友一早准备了许多烧香拜拜之水果点心,领着我们直接过了检票口。沿山势拾级登临,仰望山门,迎面大石崖上镌刻的“九侯名山”四个擘窠大字呈现在眼前,为元代高僧无碍所书,饱满刚劲。无碍,广东潮州人,性喜修养岩栖,种蕉学书,被钦定为潮州开元寺方丈。就职前,游学访道,至此而忘归。后就职九侯禅寺主持,所作法会,轰动闽粤,御赐锦斓袈裟。

       山阶转处,上侧崖壁横镌“爱此奇岩”和“独秀群峰”摩崖石刻。前石刻款署楚雄守前诏安令孔继书;后石刻款署民国十三年元旦江连钦题。这一段石壁对峙,沿途历代题刻甚为密集。

       步入山门,两座石壁如削摩空耸立,另一巨石仿佛从天而坠,紧夹于两石壁之间,自成山门,态势奇特,鬼斧神工。中间巨石横书“天开”匾额,款署云南参政罗汝芳题。罗汝芳,号近溪,后人称近溪先生,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遵宪、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开天门后的石壁上有一篇石刻文章,这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沈起津题刻的环保公告,沈起津是诏安县人,明末进士。早在当年就能提倡环保意识,也算稀罕。

      “万山第一”四个大字来自南宋状元王十朋,清朝举人林天翔题跋。有好事者于崖下立一石碑,称为“状元石”,宣称触摸石头则可学业精进云云,虽是穿凿附会,然该石壁人可及处光滑可鉴,看来还颇有蛊惑力。

       开天门背后,山石起处,一对情侣龟在巉岩之上追逐嬉戏,或许这个游戏已经玩了千万世,亿万年。

      开天门崖顶,巨石堆垒,又是另一个“小天开门”。旁有一平面巨石,上可坐数十人,相传古时有两位仙人云游此山,曾在这块石上画一棋盘下棋,故称为“棋盘石”。

      棋盘石上视野开阔,俯瞰是平畴旷野,村舍俨然,厦深铁路笔直穿过,时而可见一架动车呼啸而去;眺望山头,则苍山渺渺,乱石堆叠,危如累卵,远处峰顶的飞来石依稀可见;林木青葱,掩映几处黄瓦白墙,那就是九侯禅寺所在,果然是洞天福地,一脉名山。最怡神处是天青云白,浮云堆絮,映衬着山石更加旖旎如画。

       林荫中上行不远,就进入了九侯禅寺的范围。寺前路边几块巨石天然构成一个石室,内可容数十人,岩石上方题刻“五儒书室”。南宋庆元二年朝廷禁“伪学”,金陵赵嘉客、洛阳周直言、临汀伍仲求等五位读书人至此隐居读书,后来考中成名。不得不佩服古人,这么荒山野岭的一个简陋洞穴就能一呆好几年,还要用心攻读,没有毅力肯定是不行的。

     “五儒书室”沿石阶而下,右侧即为莲池,有汉白玉观音塑像,莲池上原有“天然桥”,长约十数步,为石板天然构成,现建成九孔汉白玉石桥,改名“妙然桥”,一泓深碧的泉水淙淙铮铮穿桥下而过,人行在桥上,果是妙然。

      过妙然桥,从嵌着明末大儒黄道周题写的“大名山”石匾的山门下穿入,就到了九侯禅寺正殿。禅寺始建于唐代,历代屡有修缮,为诏安古刹之一。南宋年间,朱熹来此讲学;明朝万历年间,宰辅李廷玑向皇帝申请拨款重修;明末,大儒黄道周、民族英雄郑成功、天地会创始人释道宗先后至寺礼佛。所以寺内有朱熹“西斋”题刻、黄道周“洗心之藏”牌匾、万历皇帝龙牌三宝。

      当日正逢大日,烧香谒佛的信众熙熙攘攘,把整个佛殿挤得水泄不通,里里外外弥漫着浓烈的烟火气。既到宝山,三位美女也就随喜拜佛去了,我则独自四下溜达,寻幽访胜。大殿太过拥挤,而且我从不在寺庙殿内拍照,所以寺内的三宝并未见着,倒是堆放在侧廊一角的几个铜钟,也布满历史的印记。

        从寺庙右侧高处俯瞰,其实九侯禅寺规模也并不甚宏大,建筑也并不特别精美,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并不太显眼的寺庙,只因处在九侯山这洞天福地之中,吸引着历代众多名人来此游览礼佛,故而增添了许多别样风采。

       寺门左侧,深涧里有飞泉细流,珠飞玉溅,纤纤可爱。在泉流中有一巨石耸起,高数十丈,长二十余米,状如鲤鱼跃浪,昂首仰天,势若腾空而起,是为“松涧泉”和“鲤鱼石”了。泉水清澈碧透,清甜可口,烹茗品茶,足以涤心爽神。“松涧泉”边有一块“ 试剑石”,相传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巡视九侯山时试剑所留下的遗迹,至今剑痕犹在。

        松涧与禅寺之间是有名的“云根”摩崖石刻,字形为三尺见方的大字楷书,旁署“明万历庚子季冬,楚人星海俞子咨益,邑人癸南胡子士鳌,介庵沈子铁,起岑蔡子肇庆同游题。胡士鳌,就是诏安老街父子牌坊的主人公了。“云根”左面有一云梯,梯45级,由条石砌成,游客循级而上,可登悬崖。云梯造势直陡,令人颇有直迫高危之感。每当春夏之季,这里常常云绕雾罩,故有“云根”、“云梯”之名。云梯左侧有一棵重阳木,绿影参天,是省级保护的古树木。

       登上云梯后可达“福胜岩石室”。石室由天然巨石嵌崖覆盖为屋顶,前面沿悬崖嵌砌条石为墙,宽约4米成前厅。有“福胜岩”门匾,系明嘉靖二十二年题刻,对联为“福份占名山,僧原傍佛;胜游来净域,人似登仙”。内祀佛像,俗称“循地佛”。后厅窄而长,可容纳多人。 

      福胜岩石室右侧悬崖上有一巨石,状如花瓶。上有一株高山榕盘根石下,树干紧贴入石面,依石弧高度向高伸展。树枝叶繁茂,树冠距石上高约一丈,远远望去,酷似花瓶插花,故名“ 花瓶石”。神奇的是花瓶石下也有一株小高山榕生长在岩石之上,大小榕树一株生长,一株收藏,一年两轮回,人称“阴阳树”。石下有碑为证,不由不信。

      福胜岩左侧后面有天然石笋雕成的“飞来佛”像,佛像系天然石笋巧雕而成,石佛上盖佛亭,亭顶为六角悬檐式,造型小巧玲珑,别具风貌。亭口木匾署“飞来”二字,石柱镌一楹联:“飞来迦叶经千劫,坐对莲花第一峰”。

   飞来佛亭背后沿小路可直通山顶。山巅这块巨石上刻着硕大的“佛”字,为弘一法师手迹——记得在漳州瑞竹岩寺后山也有这么一块巨石,形状几乎一致。石下是六祖洞,传说当年禅宗六祖惠能携衣钵南遁,至九侯山下,掬水饮之,觉水清润甘甜,乃溯流直上,见山环水绕,祥云罩顶,禅定于此洞。六祖洞后方一块奇石凸起,像极了一根屈起的大拇指,名曰“佛指石”。造化神奇,忍俊不禁。

       佛字岩就是九侯山正面的制高点了,四下空旷,巉岩怪石堆磊重叠,各具形态:或大块浑然,独立如峰;或自然姿态,如猿如虎;或如泰山压顶,或如鲫鱼过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妙趣天成。

       顺着山脊往后山攀爬,此时道路已不明显,几乎就是在乱石与林木之间的间隙中行走。数百米后,就到了九侯山的主峰天柱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天柱峰虽名为峰,却真如一支石柱直插云霄,孤干高耸别无依凭,也无路径可以攀登,而岩崖绝壁之上却有大小不一的奇树顽强生长。

       天柱峰四周已是人迹罕至,而居高眺望,后山延绵逶迤,群峰插云,那些应该是乌山山脉的所在。而最近的对面山巅,飞来石如天外来客高悬于顶,参照山巅游客小如蚁群,可见石之巨大,从这个角度看,飞来石却方圆如鼓。

        从天柱峰到飞来石却颇费周折,需沿着山脊光滑的岩石一路溜下半山山谷,从茂密松林和灌木丛中穿行,越过清流溅溅的山涧,再沿一条岔路爬上数百级台阶。这一段山路甚是辛苦,所幸山风清凉,山泉清冽,山石奇兀,亦得清趣。

       终于来到了飞来石下。这块正面看犹如一个无比硕大的元宝、更像一个天然大水饺的巨石,重逾千吨,却两头悬空,只靠底部与山巅接合。而岩石的山顶也神奇地收缩成一个小小的平台,顶起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水饺。似乎毫不靠谱,却这么一直不靠谱地支撑了千万年。

      同样不靠谱的还有这块歪在陡峭石壁上的风动石。闽南的风动石很多,但无论体型巨大、坡度陡峭,这一块都可以名列前茅。漳州云洞岩顶上也有一块很相像,但相比之下还是显得逊色。至于东山岛那块,就差得更远了。

      真心羡慕这几位散仙,居然就藏在风动石底下悠哉悠哉地泡起了功夫茶,泰山压顶而色不变,天风浩荡品茗香。这逼格,必须满分啊!

       从飞来石下山,折返数十米,穿过山崖夹峙的幽隙,另一座山顶平台上,花岗岩石的表面却凭空长出几个数尺长的凹坑,形同脚印,遂有附会曰“仙人足”。

      半山回看,飞来石颤颤巍巍,天柱峰凌霄拔起,千岩竞秀,万壑葱茏,九侯山被誉为闽南第一峰,名不虚传!

      回到九侯禅寺,三位美女早已在五儒书室等候多时,并帮我留好了寺中的斋饭。用过餐,坐石室中小憩,凉气袭人,似有前朝书声。

      午后2:30启程下山,顺着寺前水泥公路至半山停车场,恰好是一个环线。沿途溪流淙淙,奇石错落。如卧牛,如大鱼,如飞船回收舱……凡此种种,足可会心一笑。

        在这样艳丽的春日,邂逅这样秀丽奇特的名山,不虚此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诏安九侯山游记
天柱山之行
戏说飞来石的传说
山奇水秀--九侯山(旅游览胜)
郑德鸿:漳州风景名胜——诏安九侯山游记
安徽安庆:三大名山古南岳天柱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