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闫永芳:人生在“熬”中度过
01


在中国民间,除夕夜有守岁的习惯,俗称“熬”年。儿时的记忆中,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们都会在小叔的带领下熬夜,等那零点的钟声敲响。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前半夜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只能无聊得听大人拉拉家常,叙叙旧。无数次地摸摸枕头边的新衣裳,拽拽袖。随着年夜的临近,我们开始不安,甚至骚动。小叔赶紧拿出他早早就就准备好的“大地红”,弟弟也按捺不住拉出他的“启明星”,更有爸爸的“二踢脚”登场。不大一会儿,大街小巷就一阵阵的轰鸣,一浪高过一浪,一阵涌过一阵,连空气都是红红的喜庆。


02

炮放完了,我们继续回到屋里熬夜守岁,每次总是在迷迷糊糊中新年就来了……
这一熬,就带着甜蜜,裹着幸福,透着喜悦,抱着期待,揣着美好。
我十岁那年,爷爷得了脑中风,嘴也歪了,手也抽了,家里人都吓坏了。四处奔走求医问药,中西医双管齐下。扎针输液喝中药,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点起色。可当了一辈子生产队长,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老实巴交胆小谨慎的爷爷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再也握不住他的大铁锹,写不出他的小楷稿。再出种不来他的蔬菜,侍弄不了他的秧苗。整日拖着半边失去知觉的身子,坐在大门口,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群,抑制不住内心的悲苦,偷偷地抹眼泪。


03

那时,二叔还没成家,小叔还在读大学,家一下子就变得风雨飘摇。记忆中上门给二叔提亲的媒婆来了一拔又一拔,相亲的姑娘却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爷爷无奈的叹息越来越多,常常两眼泪花,无声哽咽。可瘦小体弱的奶奶却从没有在家人面前掉过一滴眼泪,发过一句牢骚。只记得她常常小声地自言自语“熬一熬吧,熬过这一阵就好了。”
这一熬,就熬了好多年。带着辛酸,伴着无奈,藏着痛苦,透着坚强,写着坚持,等着希望。
还记得年少时,深夜灯下母亲熬夜为我们缝补衣裳,还记得多少次,针扎了母亲纤细的手指,我心疼地要哭,母亲却只顾给我轻轻把被角掖下。


04

还记得年少时,熬夜背单词,写小说,为了自己的梦想也曾努力前行,扬言再苦也不怕,再困也要坚持一下。
还记得儿子生病时,熬夜守着他,一遍又一遍喂他喝水,尽管两眼直打架,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当妈妈的有什么忍耐不下。
还记得亲人离去时,熬夜陪着他,一柱一柱香燃着,一盏一盏灯亮着,生死两隔,泪水交错,人生还有什么放不下。
还记得手术室门口煎熬的等待,还记得考场外煎熬的期待,还记得许多次难熬的日子……
熬吧,人生岂一个“熬”字了得,小媳妇终究是要熬成老太婆的。


05



作者简介:闫永芳,山西长治市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喜欢文学、绘画,热爱生活,追求完美,善于捕捉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根婶婶的惨淡人生
当老实人遇到世态炎凉
他,50多岁,娶了我妈;竟然对我做出这种事......
继父:只有关爱,才会亲近
一个老实人的世态炎凉
河南死亡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