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年建成百座加氢站,千亿市场规模!武汉决定申报燃料电池推广示范城市


近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并提出将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会上,武汉市科技局介绍了《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会上介绍重点推动十大高端产业发展。 发展氢能源产业,做大燃料电池产业,布局整车整机产业,加快国家氢能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城市。

氢云链了解到,武汉是国内较早探索氢能应用的地区之一,东风汽车更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武汉是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但在纯电动汽车赛道上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武汉市已经率先形成了产业集聚,是国内主要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集群之一。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有助于武汉进一步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

在9月4日,黄冈市曾向湖北省四省厅提出希望与武汉市在氢能产业开展合作的请求,湖北省襄阳、襄樊等地对于氢能产业同样十分重视。湖北省是否可能出现由武汉牵头,以城市群名义进行申报推广示范城市的情况?




●1、武汉燃料电池产业政策情况



武汉在政策方面给予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高度重视。根据氢云链数据库显示,武汉已经出台了多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扶持政策,具体见表1。以加氢站政策为例,武汉发布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是国内最早发布地方性加氢站审批管理办法的地区,足以显示武汉对于氢能产业的重视程度。

表1 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

在氢产业规划方面,2018年将在东湖高新区建成首座示范加氢站,并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湖北省、武汉市建设21座加氢站。

2018-2020年,在研发层面,实现制储氢、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制储氢基础设施层面,研究适宜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形成制、储、运氢的示范化应用,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园,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在基础设施与示范推广层面,建设5-20座加氢站,在轮船、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形成小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000-3000辆。

到2025年,武汉将产生3-5家氢能国际领军企业,建成加氢站30-100座,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总计1-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2、武汉重点氢能企业情况


而在企业方面,武汉拥有泰歌氢能、武汉理工、众宇动力、喜马拉雅氢电、中极氢能等知名的燃料电池企业,并且大洋电机、雄韬股份等企业在武汉有项目布局。

大洋电机决定通过子公司武汉大洋电机在湖北省孝昌县投资建设年产1.7万套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4,143.00万元,建设期为24个月,项目建设完成达产后,将形成1.7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业务涵盖氢燃料电池模块组装以及供氧、供氢、冷却等辅助系统的制造,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过80亿元。

雄韬股份投资不少于50亿元,将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建设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园,主要从事氢燃料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建成后将形成每年350亿元的产值,计划在3~5年内建成年产能不少于10万套的氢燃料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并在湖北省范围内推广不少于5000辆氢燃料整车。

泰歌氢能汽车公司与武汉开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两年内联合生产制造销售3000台“开沃·泰歌号”氢能汽车,以武汉为起步区,逐步推广到上海、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地,同时泰歌氢能汽车公司和圣天美达签订了100台氢能汽车订单。

武汉资环工研院同时与中石油湖北公司签订了联合建设加氢站的战略合作协议。

编辑:陈丹  校对:杨东川  审核:杨东川

来源:氢云链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T氢燃料】武汉市首批氢燃料电池动力公交车上路
一文看懂中国氢能源产业布局
我国加氢站分布情况及补贴政策一览!
氢能促进我国能源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应用及进展
2020年3月15日-3月21日「氢云周报」
2021年全国及部分省市助推加氢站建设相关政策规划以及发展目标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