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年一刻思远梦
炒掉许知远,自己开旧书铺的朱思远

朱思远,曾任职万圣书园采购、孔夫子旧书网采购、单向空间采购总监,如今在上海一家名人旧居张罗一家旧书铺,取名思远旧书铺。

2020年夏季,我从老家广西博白出门,远赴上海,与朱思远进行了一次长谈。与思远面谈的时候,思远旧书铺正在装修阶段,房东的电话和到来,两次打断我们的对话,似乎对应着朱思远两次变换东家而趋于熟练职业选书师和图书选品体系架构师的生涯。

2010年,家住杭州萧山的朱思远,正在广东某高校念大二,也是这一年,朱思远退学,北上,在京城开始了一段北漂生活。

这一刻,未知的人生图景像一张白纸打开,记忆在白纸上曲折行走,思远的人生轨迹犹如故人归来的耳语,声音蔓延成潮水,拍打彼此的心门。

退学青年朱思远,在风入松附近租房子,到北大听课,不听课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排自习课表。每周有两三天到北大里面的汉学书店上班,赶上老板进货的时候,便陪着老板一起到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进货。季羡林题写店名的汉学书店,老板搜罗东亚以及海外的学术著作,运输回韩国销售,这家店在博雅堂隔壁,主要销售学术、考古、古典文学研究,不卖文学书,曾是中华书局最大的私人客户。

2011年,朱思远远赴云南旅游散心。2012年,8月份,重回北京,经在豆瓣认识的张晓辉老师引荐,到万圣书园与刘苏里先生和张焕萍老师交流,有幸进入万圣书园采购经理梁军手下从事图书采购工作。这一年
,朱思远22岁。

朱思远遗憾地说,那个时候,也不太懂人情世故,也没有想过请张晓辉老师,吃个饭,答谢一下。偶尔遇上张老师在万圣新书台,打个照面,闲聊几句,也就这样了。

在万圣书园做采购的时候,朱思远负责边远地区的出版社的采购工作。主要深挖西南西北地区出版社的精品图书,比如像西北大学出版社的精神译丛。

朱思远坦诚地说,万圣书园的选品体系,之所以成为体系,关键是深挖那些边边角角领域的图书,也就是二八定律吧,用80%的时间去深挖那20%看似边角料的图书,并且还把那20%的图书挖掘过来形成自身的选品体系。而大多数的图书采购仅仅能够做到零散的挖掘,就像采茶一样掐尖,万圣书园的厉害之处,在于掐尖工作做得深入到位并形成学科&主题规模体系化。

在万圣书园两年多的业务历练,为朱思远夯实了自身在图书领域的基础。

2014年春季,经董明的介绍,朱思远进入孔夫子旧书网负责图书选品,主要负责常规图书采购以及把控哪些图书适合做毛边书和签名本。在孔夫子旧书网的工作经历,扩展了朱思远在旧书领域的专业知识。


2016年秋季,经安东引荐,国庆到单向空间做采购经理。当时,单向空间在北京有三家店,分别是花家地、爱琴海、大悦城。爱琴海主要销售生活类书;大悦城主要销售电影、艺术类书;花家地主要销售学术、冷门、小众书比较多;在单向空间任职采购经理工作,除了把控三家店全场的进销存退,一直也有采购助理帮忙打下手。朱思远说,对于图书的感知,两种感觉两种方式,一种是看书人的感觉,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图书便采购什么类型的图书,另一种是卖书人的感觉,你店里销售什么类型的图书便扩展什么类型的图书。也就是说,你是看书人,还是卖书人,两者是不同身份的定位。倘若你是看书人,仅仅卖自己喜欢看的书,那么,你开书店就很容易死掉。

万圣书园采购经理梁军老师曾说,朱思远在单向空间,就那几万品种的图书,就像玩儿似的,把几大出版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就搞定了。朱思远笑着说,对于梁老师这种级别的大咖来说,他说得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图书的选品体系,梁老师提及的都是高品控上的图书,比如北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三辉、理想国、汉唐阳光这类别的出版方。然而,独立书店图书的选品,体现独立书店自身的气质。青苑有万国英的气质,单向有许知远的气质,万圣有刘苏里的气质,先锋有钱小华的气质,学而优有陈定方的气质……不同的老板或者主理人赋予其书店空间不同的灵魂气质。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知到的一点是,图书的选品不在于控高线,而在于控底线,也就是我的基本盘,哪些低品控线的图书不能进入我的视野,不能进入我的空间。倘若有所缺漏,进入了我的空间,出现炸眼的图书,我们工作的同事也能发现并及时下架退回出版方。

2018年9月,单向空间阿那亚店开张,朱思远负责整个空间的图书选品和主题框架架构。同年年底,单向空间杭州店开张,朱思远说,阿那亚店是杭州店的低配版。在阿那亚店无法发挥的出来的优势,在杭州店都能够理想的发挥出来。(单向空间杭州店,详情请阅:如何正确打开一家书店)杭州店的主题创意框架,进而延伸到上海亚朵酒店单向空间联名店。

许知远,半夜三更给我发微信说,你别走!朱思远笑着说,我想想,还是要走,毕竟在图书领域这么多年,也就到顶峰了。再做几年,那就成为梁军老师那样子,也没有必要,想做自己的东西,也就是把自己之前的旧书旧物的业余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主业来做。

《我是个年轻人,我只想开书店》是朱思远与好友祝羽婕通信全文,在通信中,朱思远写道,“很多人世际遇,看似的巧合之中也恰恰显露了内在的必然,我想书店或许就是我们共同的气场归属。”

十年一刻思远梦。虽然朱思远不再为许知远打工了,自己当了老板,张罗自家的旧书铺。但是,朱思远依然全程为佳作书局乌镇店做了前期的筹备以及开张营业。

如今,朱思远,偶尔为某个书店做远程选品师,不再参与前期的筹备工作。一个最好的职业选书师,暂时逃匿到故纸堆去了。或许,有一天,朱思远能够重回新书领域。也许是明年,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阿威
写于2020年6月18日2点52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读书日,安利一波北京的大美书店
2021杭州书店指南:这里才是最好的精神避难所
几个案例看实体书店如何华丽转身
《中国独立书店》纪录片——布衣书局《收书记》
调查|书店倒闭屡现,谁还在固守着“爱书人的天堂”?
疫情下书店告急,在“书店重做”的命题上这里有份参考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