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梅艳芳:从底层歌女到一代歌后,光鲜亮丽背后是难言的隐痛

从遭受欺凌的底层歌女,到备受尊重的一代歌后。梅艳芳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一生,不仅励志而且充满传奇。但是在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隐痛与心酸呢?

01-坎坷童年

1963年10月10日,梅艳芳出生在香港旺角。她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梅艳芳是家里排行最小的一个。老爸死得早,母亲覃美金一个人独立抚养四个子女,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全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经营的一个破旧的歌舞团维持。小小年纪的梅艳芳耳濡目染之下,拥有过人的表演欲望和音乐天赋。4岁那年,梅艳芳就和姐姐梅爱芳一起登台演出,过早地开始了演艺之路。

与其说是爱表演,不如说是为了生活。梅艳芳从未正式拜师学艺,舞台就是她最好的老师,童年的表演经历给她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梅艳芳一开始很喜欢登台表演,但是上学之后,她就有了烦恼。登台表演的同时又要兼顾学业,这让她和姐姐的童年生活变得十分不快乐。或者说,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之下,她们压根就没有童年。

梅艳芳去上学,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在那个年代,艺人还不是一个被万人追捧的职业。因为她是个歌女,就被同学们嘲笑成没出息的孩子。梅艳芳回忆:

“以前艺人不受尊重,被人们呼为歌女、戏子,在他们眼里歌女是个不正经的行业,于是老师便阻止了同学与我来往,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感觉十分孤单。”

从这段话中也能看出,就算过了几十年之后梅艳芳回忆起曾经的童年生活,依然是一片心酸。

为了赚钱养家,梅艳芳和姐姐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她们出入最多的不是学校,而是大大小小的歌舞厅。有时候,甚至要在街头献唱。

如果时光能倒流,梅艳芳曾坦言希望能多读点书。姐妹俩同台表演,还经常遭到别人的欺侮和白眼,甚至因为家里穷而忍饥挨饿。

母亲的歌舞团因为一场火灾被烧掉后,一家人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为了赚钱还债,梅艳芳和姐姐被迫辍学。这一段坎坷的人生境遇,也造就了梅艳芳侠义豪爽的性格和历经沧桑的气质。

1981年,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梅艳芳和姐姐都报了名。最终,梅艳芳一路过关斩将晋级决赛,姐姐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第二年,梅艳芳就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大赛冠军。她低沉而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也给评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作曲家黄霑直接打出了满分。

刚刚19岁的梅艳芳崭露头角,不久就与华星娱乐公司签约,推出个人首张专辑《心债》,正式出道。但是梅艳芳的星途并非一帆风顺,她的长相太过老气,有人说她气质沧桑,很难大红大紫。面对重重的压力,梅艳芳还是坚信自己没有走错路。

02-如日中天

1983年,梅艳芳推出个人第二张专辑《赤色梅艳芳》,一炮而红。设计师刘培基为她精心打造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梅艳芳也在此后,与刘培基成为相交一生的挚友。

梅艳芳的音乐天赋渐渐得到认可,她也在当年的东京音乐节上获奖,成为备受瞩目的乐坛新星。1984年,梅艳芳推出个人第三张专辑《飞跃舞台》。与三十年代的哀怨音乐风相比,她的演唱风格更多地体现了八十年代的时尚和新潮。

旗帜鲜明的形象已经展现在初出茅庐的梅艳芳身上。无论你的生命中经历过多少风雨,终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1985年对梅艳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走过生命中那些黑暗的岁月,她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

在刘培基的帮助下,梅艳芳推出专辑《似水流年》。梅艳芳剪去了长发,成了一个男孩子的模样。身穿西装、戴着墨镜,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女孩子温情脉脉的形象。梅艳芳的潇洒与豪迈,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紧接着,梅艳芳又推出了新专辑《坏女孩》。从服装设计到演唱风格,几乎走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歌词大胆,曲风张扬,梅艳芳狂放不羁,劲歌热舞给人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坏女孩》在香港引起轰动,也让梅艳芳红透半边天,成为当之无愧的“乐坛一姐”。但是因为歌词中一些挑战传统的尝试,一度遭到电视台的禁播。但是这张专辑在公众那里广受欢迎,成为当时香港最畅销的唱片之一。

梅艳芳任性不羁的造型和浓重的妆容,也成为港圈的时尚潮流。很多香港女孩,都开始模仿她的造型和穿衣风格。

伴随着香港流行音乐黄金时期的到来,一代巨星就此冉冉升起。在粤语风潮的影响下,梅艳芳的舞台形象从早期的一反传统到后期的高贵华丽,她凭借精湛的歌唱功底和多变的表演风格,开创了当时香港粤语歌曲演唱的新潮流。

以前的华语乐坛以周旋、邓丽君等甜美细腻的风格为主,梅艳芳的出现则打破了传统,她放荡不羁的形象和大胆前卫的表演,一时之间红透香江两岸。这也让她赢得了“百变天后”、“东方麦当娜”等称号,得到媒体的广泛赞誉。

同年12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15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个个人演唱会的场次纪录,风头之盛一时无两。从《坏女孩》开始,梅艳芳也逐渐显露出她具有无限可塑性的气质。

1986年,梅艳芳推出专辑《妖女》,打破传统的性感形象,配合梅艳芳的表演天赋和磁性嗓音,一反传统的时代潮流就此开启。此后两年,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28场演唱会的记录。

1985年到1990年,梅艳芳的事业一直处于巅峰。当时正值香港乐坛的辉煌时期,资深歌手云集,后辈新人也同样很猛,竞争极其激烈,但是梅艳芳却稳坐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星”的宝座五年之久。

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梅艳芳,感情之路却一直走得很艰难。

03-情路艰难

在梅艳芳的一生中,有3个至关重要的男人。刘培基是梅艳芳一生的挚友,为她的事业带来了很多的助力,但是两人之间只是单纯的朋友。

梅艳芳生命中绕不开的是张国荣,在演艺生涯最开始的时候,梅艳芳和张国荣就已经相识了。张国荣给梅艳芳的印象是十分冷淡,不怎么爱说话。最初两人只是普通的朋友,见面问个好而已。

他们都在同一家公司,华星娱乐有意将他们两人分别打造成华星的男女头把交椅。因为工作的原因,两人接触多了,自然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梅艳芳曾经开玩笑说他们是“青梅竹马”,张国荣也公开承认他们是“舞台情侣”。两人就像一对金童玉女,甚至他们同台演出时,观众都会大喊“在一起”。但是朋友仅仅是朋友,友情之上,恋人未达。就算是有媒体拍到两人一起在泰国牵手逛街,他们也只是淡然回应。

1988年,梅艳芳和张国荣合作的电影《胭脂扣》上映,轰动整个香港。凭借这部电影,梅艳芳一举拿下了包括金像奖在内的四大电影奖项。很可惜,张国荣却未能因此而获奖,这也一度让他非常失落。

《胭脂扣》的成功,让梅艳芳成为歌坛、影坛双栖巨星,她不仅赢得了“歌后”的美名,也赢得了“影后”的荣誉。

2004年4月1日,张国荣因为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而坠楼身亡。消息传来,梅艳芳悲痛欲绝。然而谁又能想到,此时她已经疾病缠身,将不久于人世。命运弄人,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而他们,竟然在同一年去世,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也有人说,其实梅艳芳心里喜欢的人是刘德华。多年前,在一次采访中她曾经对媒体毫不避讳地说,她一直暗恋着刘德华。能够和华仔拍拖,是她好多年以来的梦想。

年轻时的刘德华,不知俘获了多少青春少女的芳心。梅艳芳对媒体说的,也许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刘德华也表示,自己喜欢长发披肩、个性温婉的女子,梅艳芳并不适合他。和张国荣一样,他们只是关系十分亲密的朋友而已。因为是朋友,所以很多话都不避讳,而所谓的“恋情”其实都没有。

在纷纷扰扰的娱乐圈,想要寻觅一份真挚的爱情,犹如大海捞针。梅艳芳遇到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男人,但是最终都没有一个人陪她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而在所有的恋人之中,令她最为难忘的莫过于赵文卓。

1992年,学习武术出身的赵文卓来到香港电影圈闯荡。在张国荣的介绍下,梅艳芳与赵文卓相识。在后来的相处中,两人暗生情愫。不久,两人就传出了恋情。当时赵文卓只有22岁,在香港电影圈默默为无名,梅艳芳成名已久,而且比赵文卓大了11岁。

年龄和身份的差距,始终是横在两人之间的一道坎。尽管梅艳芳对赵文卓一往情深,但是因为性格、经历等差异,两人还是闹了不少误会和矛盾。最终这段一度被看好的恋情,还是没有走到终点。

两人分手后,梅艳芳曾经遗憾地说:“我相信缘分,我也想过要天长地久,可是我做不到。经历过这么多事,我才明白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赵文卓也曾承认,两人之间的分手是因为一些误会,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他并没有说。回忆起那段时光,他告诉朋友,那时候一听到梅艳芳的名字就心如刀绞。后来梅艳芳病重,赵文卓痛心不已。梅艳芳病逝,赵文卓写了一句话:“此生至爱,一路走好”。

04-巨星陨落

2002年,《男人四十》成了梅艳芳生前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她饰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刻画出女主角平淡而又细腻的内心。此时的梅艳芳对于文艺片,早已驾轻就熟,这部电影也一举夺得长春电影节的奖项。

无论在音乐领域,还是在影视领域,梅艳芳都是当之无愧的“百变天后”,是值得无数人敬仰的“香港的女儿”。

可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事业的她,却被病魔夺走了最为灿烂的生命。2004年9月,梅艳芳被查出罹患癌症,她的生命只剩下短短的3个月。她的姐姐梅爱芳,就是因为癌症在2000年去世,梅艳芳悲痛不已。

这一次,厄运降临在她的头上,但是留给她的时间却不多了。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梅艳芳还是坚持带病工作。她带着病,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演唱会,原计划的4场演唱会,被增加到8场。

在演唱会期间,为了保证质量,梅艳芳暂停了化疗,这对她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就算是这样,她也坚持带病前往日本拍摄瘦身广告和写真集。原本都是可以取消的商业活动,但是她的性格就是这样,偏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她没事。

11月26日,在日本拍摄广告期间,梅艳芳的病情突然恶化。她的神情显得非常疲惫,医生也一再叮嘱她要注意休息。但是不完成拍摄,就要面临赔偿,毕竟事先已经签好了合同。没有办法,她仍然坚持工作,以致于劳累过度。

其实在11月份,演唱会开到第二场的时候,她的病情就已经变得很差了。在舞台上,梅艳芳身穿过重的宫廷服和高跟鞋,她甚至在做出一个动作之后就双脚发抖。

当有朋友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坚持拍摄,她回答:“美丽对我的定义就是信心。”童年经历的坎坷,以及豪放不羁的性格,让她变得过于要强,过于倔强,这样的性格也导致她的病情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梅艳芳说:

“我觉得现在对美这个东西,大家的定义和以前不太一样。现在的美是个性的美,而不是统一的样子。我自己会比较欣赏性格美和内在的美,给人一种很舒适、很自然的感觉,天生丽质就是美。”

梅艳芳不希望因为生病而对自己有任何改变,但是很显然她低估了病魔的威力。始终,她都是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家。

从日本回到香港之后,她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病情急剧恶化。梅艳芳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到了12月29日,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一向重情重义的梅艳芳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吩咐助理把一众亲朋好友都召集到病房,做最后的诀别。

在亲朋好友的相送下,梅艳芳含笑而去。2003年12月30日凌晨4点,好友刘培基对外宣布,梅艳芳因病去世,时年40岁。记者会上,谭咏麟一再向大家解释,梅姐的遗愿是不希望大家因为她的去世而太过伤心。凌晨5点,前往医院探望的亲友纷纷离开,最后离开的那个人,是谢霆锋。

05-音容宛在

芳魂陨落,如同一支凋谢的玫瑰。梅艳芳去世的消息传来,很多歌迷都不愿意相信。昨天还在听她的歌,怎么人就不在了呢?

2004年1月10日,香格里拉大饭店的宴会厅里,梅艳芳的生前好友聚在一起,在《女人花》的旋律中,共同追思这位挚友。到场的嘉宾都身穿黑衣,手拿白色的玫瑰花,整个大厅充满了肃穆与凝重。

1月11日傍晚,香港为这个传奇的女子举行了公祭仪式。现场有7000多名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歌迷以及社会名流,来送梅艳芳最后一程。巨大的悲伤笼罩着所有人,“香港的女儿”梅艳芳,永远离开了。

葬礼当日,刘德华、刘培基、梁朝伟、连延辉、苏孝良、张敏仪、杨紫琼、陶喆8位巨星为梅艳芳扶灵,谢霆锋亲自为她手捧遗像。与此同时,内陆的艺人也为梅艳芳举行了追思会。

几乎全香港的艺人都出席了梅艳芳的葬礼,近万名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梅艳芳的去世,刺痛了整个香港,也刺痛了千千万万歌迷的心。他们为她哀恸,为她哭泣,熟悉的旋律中她的声音如旧,只是人已不在。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评论推荐三连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艳芳尘封16年的秘密,感动无数人:永远的女人花,永远的香港女儿
那是1999年的一天,梅艳芳很美,张国荣还在
梅艳芳的坎坷情路:赵文卓不堪压力无奈退出,和哥哥就是灵魂伴侣
凄凉的梅艳芳:没嫁赵文卓,错爱刘德华,5次情断一生未嫁终成遗憾
文卓追忆前女友梅艳芳
揭秘张国荣做梅艳芳赵文卓媒人内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