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丨阜新】历彦军丨阜新红色矿山文化摇蓝解析



阜新红色矿山文化摇蓝解析

作者/历彦军


新邱是阜新市百里矿区的起点,是阜新红色矿山文化的摇蓝。阜新红色矿山文化以新邱为源头向四周幅射。新邱虽小却很有特色,我把它总结为两句话;小城不大,很有文化。岁月如歌,故事很多。新邱在阜新的历史上,曾经创造出许多阜新市的第一;阜新市第一锹煤挖掘的地方、阜新市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地方、阜新市街道级建立的第一个基层党委、阜新市第一条村级柏油公路、阜新市第一所私立学校、阜新市第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阜新市惟一的经济特区。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新邱发现煤矿并成规模地开采,对阜新市城市的形成功不可没,就如同没有港口就没有大连,没有鞍钢就没有鞍山一样,没有新邱也就没有阜新市。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邱矿区是东北重要的煤炭产地,当时新邱生产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北各地,化作钢铁和炮弹,有力地支援了东北各个战场,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为东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以“穷志气,穷琢磨,穷算计,穷划拉,穷嘀咕”和“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五穷一干”精神,创造出新邱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辉煌。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四个在阜新落地,其中就有一个在新邱。从1897年至2001年,小城新邱共开采出煤炭8.1亿吨,从新中国成立到2001年资源枯竭,三座国有煤矿破产关闭,新邱人民为国家开采出煤炭1.4亿吨,如果用一节载重60吨的火车车皮排列,那排列的车辆可以绕地球赤道五圈多。
阜新红色矿山文化分为三个阶段;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至今。阜新红色矿山文化中的内涵,就是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青蓝相济,薪火相传。在阜新的历史文化中,它们不仅是新邱的而且更是阜新的红色矿山文化的根和魂。老一代的新邱人在战争年代,积极参军,积极支前,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战争年代的英雄。当他们身上还带着尚未散尽的硝烟,复员转业到新邱矿区,挥汗奋战在千尺井下,露天深处,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共和国开采出成千上万吨的乌金,奉献出光和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和平年代里,他们仍然是英雄。从下菜园子抗日暴动开始,新邱经历了太多的挫折甚至是失败,下菜园子抗日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影响力留存久远。激励着后来的新邱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新邱人永远保持战争年代那么一种激情,一种革命热情,一种革命干劲。想事,谋事,干事,干成事。阜新红色矿山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新邱几代人。
1980年,新邱矿退休矿工吴树森在国家有关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政策的鼓舞下,勇于探索,大胆试水,带领22名待业青年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办起了新邱第一家民办集体企业——青年集体综合饭店,成为阜新市第一个个体工商户。安置了几十名待业青年,为党和政府分忧。
辽宁省优秀志愿者、区委理论宣讲员、党员志愿者高敬群同志,义务宣讲24年,从党的理论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从爱国主义到国防教育,从公民道德到法律法规,他都能用通俗化,接地气的语言阐释给基层的干部和群众。尽管他已经是耄耋之年,尽管他经历了儿子病故的打击,每天还要照顾患病卧床的老伴,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击倒他,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到基层进行理论宣讲,书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奉献。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朱德武同志多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党的政策和理论,特别注重在优秀历史文化中汲取知识力量。深入挖掘优秀红色基因他以评书的形式,为广大群众讲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先进人物的事迹,讲述阜新红色矿山文化及新邱红色特支,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习党的历史,家乡的历史,增添奋进的力量,被群众称为“红色说书人”
这三位都是矿工和矿工的后代,在新邱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他们是成千上万新邱人当中杰出的代表,是新邱人坚守文化自信自强的楷模。在他们的身后仍然有许多奋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奋进者。我不禁回想那十年中,我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新邱人。在2001年至2011年的那十年间,
我作为《阜新日报》、《阜新晚报》、阜新电台的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利用业余时间,采访了近百人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新邱人,他们当中有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炸碉的老战士、矢志不渝,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五十载的老教师;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十多年义务清扫公共厕所的老工人,自强不息,自谋职业的下岗矿工;无私奉献,甘做下岗职工二次创业铺路石的工会干部;退休不退志,发挥余然,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红色宣讲员,锲而不舍,坚定信念红色说书人;默默奉献,为民解忧排难的社区干部……与他们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行为性格中,折射出一种新邱身上特有的那种精神。那就是不怕失败,不服输的劲头。面对着困难,甚至是磨难,他们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凝聚着新邱人的特有的品质,那就是文化自信自强。因为他们坚信;别管今天有千难万苦,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有自己的努力,明天会更好。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新邱的未来,新邱的希望。
关于“四个自信”,四个自信中道路是前提,理论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没有了文化自信,那三个自信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
面对着资源枯竭,城区体量小,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等诸多不利因素,新邱人不等不靠,攻坚克难,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寄理想于行动,化梦想为现实,向世人展示了新邱速度,新邱力量,新邱形象,新邱精神,开启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充分彰显了新邱人身上那种百折不挠,东山再起的韧劲,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硬劲,咬定目标,永不松懈的狠劲,是新邱人身上禀持的文化自信自强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历史生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生活在历史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从阜新经济转型到进入伟大的新时代这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使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是这场巨变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有许多人是受益者。新邱是辽宁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阜新市经济转型先导区,正在着力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样板区,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在融入到辽宁全面振兴突破三年行动中,我们要拥有一份家国情怀,要传承弘扬阜新红色矿山文化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守新邱人的文化自信自强。讲好新邱故事,留下新邱记忆。



作者介绍


历彦军,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员工,中国煤矿文联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公安文联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会员、阜新市诗歌学会会员。阜新市新邱区文联作协主席、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出版诗集《思念的风笛》、报告文学《百姓良医》。2013年1月,被中共阜新市委宣传部授予阜新市优秀诗词作者称号。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平顶山市诗词楹联学会;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王海水

顾    问:叶建华

主    编: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阜新市的蒸汽机车
记录灿烂文明,共品《大辽诗后》
煤城往事——阜新的成长之路
阜新市新邱诗词第153期同题:题美人蕉图
评书连播《阜新故事》第一集:三一八丰碑
红色摇蓝井冈山掠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