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李建设:长篇散文连载《天路见闻》【之八】

西藏的江南(川藏线观光)

如果说粗犷苍茫的青藏线像一个莽撞豪爽的大汉,那么,无限秀美的川藏线,就像一位漂亮的小家碧玉。

川藏公路(拉萨到成都)是318国道的一部分,在西藏境内1285公里。都说318国道是中国的景观大道,川藏部分是其中的精华。川藏公路迂回在高山巨壑和湖泽谷地之间,穿过莽莽原始森林和无数险峻地段。沿途风景秀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川藏公路建成通车以后,为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西南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藏东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西藏连结西南各省区的纽带,也是藏东地区的经济命脉。

    我们离开拉萨,走川藏线(国道318)东行。过了达孜县,就到墨竹工卡县甲玛乡的隆达村,这是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松赞干布出生的地方。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在吐蕃王朝时期,是王室大臣会盟、征战、兼并的活动中心。这里群山环绕、水草丰足,是西藏江南的粮仓。松赞干布和他的父亲两代藏王曾在甲玛乡执政,后代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岁月漫长,历史上曾经辉煌的藏王宫殿、贵族住宅、军队练兵场、寺庙、佛塔、城堡等建筑只留下一些残缺不全的痕迹,其主要的建筑都随着岁月更迭而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2008年6月,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的江苏省,开始建设藏王松赞干布出生地景区。整个景区按照4A级标准设计,主要工程包括松赞干布纪念馆、古城墙以及松赞圣泉等,集旅游观光、文化博览和学术交流于一体,整个景区在2010年下半年开门迎客。

    松赞干布纪念馆按照雅砻部落的崛起、一统高原、革新立法、唐蕃和亲等4个板块、12个展厅进行布展,展厅采用文物复原以及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盛况。

    离开松赞干布出生地继续东行,就开始翻越米拉山。米拉山是拉萨市与林芝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旅途中的一个休憩站点。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是拉萨河水系与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分界线。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

翻过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路边的河流不再是拉萨河,而是尼洋河,沿着这条河,一路到林芝。尼洋河也是雅鲁藏布江支流之一,只是拉萨河流向自东向西,流经拉萨市之后在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而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尼洋河则由西向东流,经过工布江达县之后在林芝县汇入雅鲁藏布江。奔腾的尼洋河中央,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叫做“中流砥柱”。据说,这块大石是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坐禅念经时的座椅。贡色德姆她悯怜百姓,遇到干旱就洒泪求雨,是传说中的保护神,所以尼洋河又称母亲河,大石被当地人供为“守护神”。每逢佳节或农闲时,周边群众就来此烧香朝拜,以求世间万物生灵平安、吉祥。

    离中流砥柱不远的地方,有个村落叫阿沛村,这里是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阿沛?阿旺晋美的家乡。阿沛?阿旺晋美曾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一代历史名人。民俗文化村以此为依托,集中展示了工布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走进阿沛新村,一排排高大宽敞的两层藏式楼房漂亮整洁、装饰一新,在高高飘扬的国旗下显得格外豪华和气派;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草和果树,点缀着美丽的家园。走进村里的藏民家,房屋宽敞、清洁、明亮,各种现代化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梁柱、墙壁、屋顶经过装饰和组合,无不透出浓厚的藏族传统文化文化气息。

沿尼洋河继续东行,河面越流越宽,水流也渐渐平缓了下来,尼洋河渐入佳境。尼洋河之美,美在它的水色:清澈、翠绿,美在那一串串飞溅的浪花:优雅、洁白。在传说中,尼洋河是神山流出的悲伤的眼泪,但在我看来,她却一路唱着欢快的歌。河谷宽阔地带,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河中,一派江南风光。

在距八一镇2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景点叫卡定天佛瀑布。传说格萨尔王来此降妖伏魔时,一箭将此山射开,分立两边,形成嘎定沟,近年,当地将这里开发成嘎定沟景区。嘎定沟山势险要,高耸入云,是典型的花岗岩峡谷地貌。峡谷两侧,山高崖陡,叠嶂起伏,奇峰异石,古树参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落差200米左右的天佛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一年四季水流不断。更为神奇的是,瀑布中有一尊天然形成的佛像,她头戴面纱,身穿长袍,腰系丝带,手持佛珠,令人叫绝,天佛瀑布正是由此而得名。远看,瀑布被山岩遮挡,“犹抱琵琶半遮面”,当踏着林荫小径进入山谷登上观景台,瀑布方显“庐山真面目”:瀑布呈扇状从200米高的山巅凹处汹涌飞溅而下,激石轰响震耳,水雾弥散飘逸,正所谓“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虚空泉落千仞直,今古长如白练飞”。山崖间,还有很多天然形成的景观:圣水观音、护法神像、神童护灯、神鹰献宝、镇山神龟、济公拜佛、好汉攀岩,仔细看来,惟妙惟肖。这里气候温湿宜人,雨水充沛,森林茂密,空气清新,不失为攀岩探险、休闲避暑、亲近自然的一个好去处。

    拉萨到林芝之间的高速公路已经全线开工,新的公路基本都是沿整个拉萨河和尼洋河的河谷铺设。318线上的旅游车、卡车和工程车交织在一起,经常出现堵车或放单行,到林芝八一镇,已是华灯初上。

林芝古柏

    林芝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八一镇是林芝地区首府,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此建镇,故得名。该镇最初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如今,镇上商店林立,集市热闹,食宿方便。雪山、深谷、森林,构成了林芝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远山雪峰突立,阳光映照下,无数银光在蓝天下闪烁;接近峡谷处,山峦起伏跌宕,纵横交错,林海茫茫,松柏参天,满目清翠,层林尽染;山脚,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飘香百里,引来蜂蝶飞舞,真是一幅“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妙山水画。俨然一座小城市,被誉为高原明珠。   

    在距八一镇东南方向8公里318国道旁边的巴结村,有世界柏树王园林——悠悠岁月中最沧桑的容颜;高原山水中最永远的经典;历史中最浓缩的奇观,就是这颗世界柏树王。这棵柏树,树高57米,直径5.8米,树冠投影面积一亩有余,树干要二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距今2600多年,被称为神树。传说只要在这棵柏树王下待上一秒钟即可长寿,这棵树芸芸众生朝拜的神树上下挂满了哈达,缠挂着五彩风马旗,园林的空地上还能看到一座座玛尼堆。

两天时间里,从日光城拉萨到“江南”林芝,时散时聚的云雾,时隐时现的雪山,时翠时幽的林海,时断时续的车流.....我们穿梭其间,心情格外舒畅。在青藏高原上看多了冰雪、岩溶、风沙、火山等地貌,猛然转换成满眼的绿和遍地的花,实在是有几分惊喜,上天纵然把西藏打扮的如此多姿多彩。前往林海的路上,仿佛穿行在仙境中,茂盛的草甸,蜿蜒的溪流,各式的木屋、木篱笆,星罗棋布的牧民的村落,还能找到比这更恬静,更优美的“山居图”吗?

天险通麦

    川藏线需要翻越18座大山垭口,8个大峡谷。途经雪山垭口、高原湖泊、三江流域。有秀丽多姿的八一镇,有高山垂带的色季拉山,有平静优雅的然乌湖,有烟雨蒙蒙的波密,还有跑马溜溜的康定......

通麦镇位于林芝八一镇到波密县之间,这里山体疏松,雨水充沛,经常发生泥石流,是世界上第二大泥石流群。这段在山体上开凿出的路,窄窄的路基下面是汹涌咆哮的帕隆藏布江。受大车碾压,路基软化,泥石流和塌方频发,称为“通麦天险”,我们心里蹦紧了弦。

前面有个交通卡子,车辆都被堵在路上,路边告知牌上提示说修路时间段禁止通行,算一算时间还得在这里呆好长时间,路边正好有个饭店,三大间,全部是用木板做的,像个大阁楼,和周围的大山、河流十分协调。饭店里面有奶茶、米饭,也做小菜,开水随便喝,内外都是木凳子,供客人休息。叶县人好吃面条,老板用高压锅为我们做了鸡蛋番茄面,因为做面条费时,挣钱少,一般的饭店都不做。不知道老板娘的技术好,还是今天还没有吃东西,只觉得面条做的真好吃。

过了3个多小时,车辆放行,两车交汇,是考验司机技术的。尤其是行驶在沿江一侧的车辆,必须保证外侧车胎不陷入路边松软地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塌方和施工,这段路需单向通过。在无人指挥交通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判断是停还是前行,判断不对,就会造成拥堵。通麦是扼守川藏线的一个瓶颈,即使在不下雨、不发生堵车的情况下,也要用一个小时才能通过。我在颠簸的路上左摇右晃,身体和头部频繁的和车门、车顶进行着亲密接触,发出的声音深深刺痛着我柔弱的心灵。

   通麦天险咽喉处还有跨越帕隆藏布江上的易贡藏布通麦大桥,这里有三座大桥,第一座勉强能过人,第三座正在修建,正在通行的铁索桥已使用了十年。这座大桥有武警部队常年驻守,大桥两头都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每次只限一部车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

    我们看到耸立在江边的几个大型吊车,正在吊运预制构件,一座钢筋水泥斜拉桥即将合龙,据悉该桥设计为双塔双跨悬索桥,全长258米,主跨为210米,高31.5米,大桥一头在江面上,另一头钻入穿山隧道,以后这一段路将会有五座隧道避开通麦天险,当我们再次经过此地,仅用10分钟时间即可抵达大山那一边的美丽新世界,天险变通途,已见曙光。不过眼前道路因为施工变得更加难走,坑洼不平的路面,一个接一个的弯道,两车交会,操作不当就会掉进悬崖下的帕隆藏布江峡谷中。坐在车里手心都捏了一把汗,恨不得插翅飞过去。而乔师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保持车速提防山上滚落的飞石,又观察路面宽窄和即将交汇的车辆,比我们辛苦多了。

通麦天险这段复杂的山路,危险程度不知道超出意料多少倍,回想起来不寒而栗。据当地人介绍,通麦天险就是一个大坟场。在这段14公里的道路上,每天都有事故发生,每年都有车辆坠崖,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麦大桥不远处的“通麦天险路桥纪念碑”,就是纪念人们在这段路上牺牲的解放军官兵和逝去的亡灵

再见了通麦,假如我有机会再开看你,希望你真的天堑变通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从拉萨到林芝500公里看不尽的美景
游记
一个人行走西藏-林芝游记
飞驰川藏线:三千公里尘与土,四千米上云和岳【末】抵萨
【图】去雅鲁藏布江看桃花
2017西藏行(21)林芝●尼洋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